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第二百五十四章工作报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四章工作报告(2 / 2)

经济方面,天帝五年大唐国库收入超过八百二十万贯,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商税、盐铁专营和大唐外贸的进出口收入,大唐十六金刚和未来城、灞桥工业区缴纳的税款就达到了五百四十五万贯,土地和农业税收占比断崖式的下降。</p>

天帝四年的西域之战军费开支和天帝五年的财政开支加在一起有六百多万贯,国库的结余有两百多万贯,各地的粮仓都已经堆满了,就算天帝六年大唐颗粒无收也能保证不会饿死人。</p>

工业方面,天帝五年的钢铁产量接近二十万吨,比四年略有增加。</p>

主要是后续的高炉建设因为战争而延误了近十个月的时间,否则天帝五年的钢铁产量至少应该翻一倍。</p>

水泥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国各地新建水泥厂百余座,但是出产的水泥仍然不够消耗所需,天帝六年,朝廷计划再新建七十座水泥厂来满足各地的基建需求。</p>

机器制造方面,大唐已经可以生产许多基础的工业机械,例如初级的钻床、镗床、刨床、拉伸机、冲压机等,只不过由于产量和工业规模的限制,本土的机械产量还没办法满足需求,仍然需要从其他世界采购。</p>

动力机械制造方面,未来城的工厂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二十三匹、五十六匹、一百八十匹、三百五十匹以及五百匹马力的工业用蒸汽机和船用蒸汽机,内燃机只能通过手工打造,生产效率极低,产量极少,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p>

同样是受限于产能,大唐的大部分动力机械仍然要靠李元喆的进口来满足。</p>

大唐现在唯一能大量量产的工业品是自行车和四轮马车,天帝五年,未来城和灞桥工业区的车辆生产厂一共生产了五千辆自行车,三千辆人力三轮车和四千多辆各种型号的载重马车。</p>

虽然产量不大,但是自行车和四轮马车的量产、蒸汽机的生产和初级机床的生产标志着大唐有了自己的初步的工业自给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大唐的工业开始正是起步。</p>

在民用工业领域,受到战争的刺激,大唐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建立起了十多家罐头厂、五十多家成衣厂和十几家纺织厂,这些工厂在战后转向民用市场,每年可以向市场提供超过两百万听各种罐头,接近三百万套衣物,十几万匹各种布料。</p>

这些工厂的产能加在一起放在后世可能还比不过一个南方的小镇,但是却向唐人展示了工业生产的强大吸金能力,吸引着很多人的关注,只要相应的生产设备能跟上,用不了多久,这些行业就会遍地开花,成为大唐经济发展的增速器。</p>

灞桥工业区的化工厂刚刚建成没多久,不过却已经向未来城的兵工厂、制药厂和工业区的日化厂提供了不少的原料,三酸两碱的产量会在未来几年有一次爆发式的增长。</p>

通讯方面,大唐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建立起了长安到玉门、长安到洛阳、长安到沽口、长安到松州、洛阳到杭州等五条有线电报线路,偏远地区和重要边镇、港口,也设立了无线电通讯的中继站和终端,大唐境内的任何信息都可以在一天之内传递到长安,极大的增强了中枢对地方的掌控力。</p>

有线电报网已经投入商用,仅仅是天帝五年就收回了三分之一的建设成本。</p>

当然,大唐的有线电报网的线路、电报机、发电机、中继设备都是从李晓峰的世界订购的,是李元喆私人掏的腰包,朝廷只是付出了电线杆和建设的人工,否则电报线路想要回本会变得遥遥无期。</p>

电报通讯前期真的不赚什么钱,全靠其配套的服务和商业设施赚钱的。</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