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皇位继承人制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六章皇位继承人制度(2 / 2)

“大唐皇帝制曰:朕于天帝处得良种若干,其中高产作物红薯已培育成功,大唐南北之地尽可播种,亩产两千斤以上,特此告与天下黎民,天帝三年起,红薯将在全国推广,首于关中推广种植,其中官田种植五十万亩,河南府官田两万亩,河北道两千亩,私田者可与大唐皇家商行订购红薯种苗。钦此!”</p>

这是在说明红薯的来历和大致的推广方案,也是在告诉那些心存疑虑之人......老子都准备大面积推广了,你们还怀疑个屁!</p>

接着是两道册封旨意。</p>

第一道是表扬杜如晦的育种之功,加封杜如晦为韩国公,直接让杜如晦的爵位达到了顶点,算是肯定了老杜在地头忙活一年多的辛苦。</p>

第二道是追封冼夫人为“岭南圣母”,在岭南立圣母庙以示缅怀,算是从官方正式认可了冼夫人的地位。</p>

李元喆没有直接封赏冯盎,占城稻的消息是他告诉冯盎的,冯盎最多就是跑了一下腿,和杜如晦那种搞出了一整套新作物的方式的功劳没法比,而且有冼夫人的威名护着,足够保证冯家三代无忧了。</p>

冯盎也是知足的人,看过近卫军那种远超时代的毁灭性武器之后,他就知道皇帝想要武力拿下岭南根本就是个时间问题,能给冯家一个体面的结局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p>

而且皇帝已经在和他商谈在广州建立军港的事宜了,说明皇帝还是给了冯家一条出路,陆地上有朝廷在,冯家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但是海外呢?</p>

从小生活在广州的冯盎可不是长安的那些土包子,海外的财富和广阔他很早就有想法了,只不过限于冯家大部分的力量都被用来威服山越各族了,分不出力量去大力开发海外。</p>

如今朝廷接手岭南,他正好可以腾出手来跟在朝廷海军的屁股后面去海外折腾一番。</p>

杜如晦很是激动,韩国公,那可是一个从一品的爵位,可以说是异姓王之下最高的爵位了,在这个时代封异姓王可能会死,封一品国公则不同,只要他杜家不作死,爵位就可以一直传承下去。</p>

冯盎替祖母向皇帝表示了感谢,并表示愿意将岭南的所有兵力交给朝廷。</p>

李元喆乐呵呵的接手了岭南的兵权,投桃报李,他封了冯盎的长子为南洋舰队琼州分舰队副司令,给了冯家参与海外开发的门票。</p>

大朝会到这个时候已经进行了大半,国内的事情只剩下一个牵连甚广的问题,也是本次朝会最重要的一个议题。</p>

——皇位继承人的确立。</p>

通俗的讲就是皇帝要不要立太子。</p>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p>

李元喆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过要立太子,而是经过多次与群员的沟通,经过与李渊和杨珪媚的商议,他最终确定了一套新的皇位继承人制度,放弃了立嫡立长的传统。</p>

杨珪媚说的很对,因为有太多的人想要投机,想要走捷径,会想尽办法接近各个继承人,挑拨继承人争夺皇位,</p>

所以这套皇位继承人制度的关键是如何消除那些想要所谓“从龙”的家伙对继承人的影响。</p>

李元喆就想了到如何打破这些人的妄想。</p>

他对杨珪媚说过,准备让孩子们先学习天帝一系的学问,建立起对世界的基本认知,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对政事感兴趣的就重点培养,对政事不感兴趣的就培养他们的兴趣,到时候自然能选出合适的继承人。</p>

说的简单,可做起来就有些麻烦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