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 第一百零四章利益掺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利益掺杂(2 / 2)

和五姓七望做生意只是让他们在与自己发生小摩擦时有所顾忌,还不足以让他们翻脸时有所忌惮,进一步进行利益捆绑的效果也有限,因为在皇权威胁到他们的根本利益时所有的经济利益都是可以抛弃的,他们只需要保证自己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权,但进一步的利益捆绑却能起到麻痹他们的作用,虽然明知效果有限,李元喆还是按照文总的方法去做了。</p>

他做的很彻底,不仅通过各种关系联络了几大世家和关中各地方的官府,还把勋贵皇族和几个排的上号的士族都给拉了进来,原因是不止几大世家和地方官府手里有大量的工匠,勋贵皇族和许多士族手里也有不少的工匠,李元喆等着用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些人。</p>

李元喆的消息一放出来,很多人就不断以各种名义联络大唐皇家商行,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和大唐皇家商行达成了租借工匠的协议。</p>

天帝元年四月中旬的《大唐旬报》和《学子周报》上同时刊登了“大唐工匠协会”成立的消息,并宣布了一长串协会成员的名字,虽然各家都用了看似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商行甚至是马队商帮和店铺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知晓工匠协会背后的东主是哪些势力。</p>

与“大唐工匠协会”成立的消息一起刊登的还有大唐皇家商行灞桥工业区的招工告示和大唐第一技术学院的新招生简章。</p>

灞桥工业区对不同的工种开出不同的待遇,薪资最低的烧砖工都有每月六百文和一担粟米,最高的琉璃匠和冶铁大师傅能给到每月两贯钱和两担稻米,而此时长安城内的平均收入还不到每人每月六百文,更别提进入灞桥工业区就相当于在给皇帝打工,即便是普通匠人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不少。</p>

再说了,皇帝还承诺所有被录用的匠人都会包吃包住,还能收他们的孩子到大唐第一技术学院读书,顺便解决孩子的长安户籍,这更是解决了不知多少人的后顾之忧。</p>

这份招工告示一出,长安城及其周边的匠人闻风而动,纷纷涌向即将竣工的灞桥工业区。</p>

灞桥工业区的用工问题迎刃而解。</p>

学院新的招生简章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不仅让学生免费吃住读书,还可以按照其成绩每月给与五十文到三百文不等的助学金,并承诺学生毕业之后优先录用到大唐皇家商行和灞桥工业区。</p>

免费吃住读书有钱拿,最后还包分配,这等好事千年未见,学院对普通百姓的吸引力一下子翻了好几倍,只是三天的时间就有近三千人报名,学院招生难的问题也解决了。</p>

李元喆最后在近三千的报名学童之中选了八百人入学,不是他不想多招收一些,而是学院现在的师资力量确实不足,而且他还要留出一些名额给西征军官兵的子弟。</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