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和王先生葬身火海,福根连骨灰都没有找到,无奈之下,只能将手头有关他们两人的物件埋在了郊外,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好有个祭拜的地方。
“好,我也去。其实我应该早去嫂子坟头看看,给嫂子烧点纸,上点香的……”乔晓静说话的时候,柴火从灶炉掉了下来,她连忙伸脚踩灭了柴火。
“明天去也不晚。你给翠玉喂点儿稀饭,咱们早去早回,应该误不了照顾翠玉。”福根很爽快同意了乔晓静的想法,边说边上了楼去。
第二天一大早,鸡鸣声响,乔晓静便起来了。
迎着灰青的天色和若隐若现的鸡鸣声,乔晓静系上围裙,匆匆忙忙开始生火做饭,整个屋子很快弥漫在了从灶炉里窜出来的浓烟之中,乔晓静被浓烟包裹着,如果不是她不停的咳嗽声,相信很难有人能够找到她的所在。
早饭做好,乔晓静顾不上吃饭,先给翠玉喂过饭后,又叫起了福根,草草吃了几口,便收拾了碗筷,锁好大门,便朝正街走去。
为了节省时间,福根在一家租马车的店铺租来了一辆马车。
对穷苦惯了的乔晓静来说,福根的这一举动多少还是令她有些诧异,毕竟都是穷苦之人,步行就可以了,怎么能花钱租车呢?不过她没有将心里话说出来。
乔晓静哪里知道,这福根已经不再是往昔的那个福根了,自从入住小木楼,他“意外”获得大笔财富,打车这点小钱已经不再是什么能让他心痛的事情了。
载着乔晓静和福根的马车很快奔跑起来,一路上,乔晓静和福根各自掀起靠近自己的帘子向外望着,时不时就有端着刺刀在街上溜达的鬼子映入眼帘。
大街上行人稀少,很多人都耷拉着脑袋走路,但凡遇上端着刺刀的日本鬼子,乡亲们无不微弯身躯,紧贴墙皮,颤颤巍巍站立着,双目不敢正视鬼子,待日本鬼子过去才敢走动,看之,令人凄楚,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叹息了几声。
车夫却一个劲地抽打着马背,不停地叫喊着:“驾,驾,驾……”
马车进入郊区,车后尘土飞扬,黄沙漫道。
福根和乔晓静怀着无限悲伤的心情来到了埋藏爱莲和王先生的荒坡,坟堆早已经被雨水冲刷平。福根好不容易通过印迹找到了这两座坟堆,与乔晓静一起焚香祭拜一番。
而后福根含着泪水,带着哭腔,用手抛土,重又慢慢将坟头堆了起来。
就在这时,四五个日本鬼子组成的小队端着带刺刀的枪,来到了小木楼所在的胡同,他们左顾右盼转悠着,时而用枪托砸砸东家门,时而又用脚踹两下西家门……
当来到小木楼的大门口时,这几个鬼子都停下来脚步,你一言他一语,一通“鸟语”之后,有一个鬼子冲到了门前,又用枪托砸门又用脚踹门,还夹带着鸟语叫门,直到另一个鬼子用刺刀戳了一下门头上的锁,这个鬼子才停了下来,其他鬼子则发出了嘲笑声。
当这帮家伙要离开的时候,受到戏弄的那个鬼子又气又恨,抡起枪托又狠狠地砸了几下大门方才离开。
而在那荒野,福根和乔晓静已经将坟头堆起,福根将杀死恶妇、夺回小木楼的经过前前后后念叨了一遍,两人这才三步一回头,走下了荒坡,坐上马车朝小木楼方向驶来。
在回家的路上,福根和乔晓静都要求车夫避开正街而走,这样可以避免碰上鬼子,谁也没有想到,背街上依然看到了一幕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日本鬼子将唯唯诺诺的乡亲们逼到墙根,不停地在乡亲们面前挥动长枪,枪头上的刺刀闪烁着刺眼的寒光。他们挥动着刺刀,不时做出向下砍头、直刺向心脏或剁掉四肢的动作,乡亲们因为恐惧而本能的做出躲避的动作。
鬼子们看到乡亲们的这些反应,就像看到了动物表演一样,一个笑得合不拢嘴,有的鬼子竟然笑得前仰后合,差点儿将手中的刺刀掉落。
这些被鬼子当成取乐工具的乡亲们看到鬼子大笑不止,他们也呲着嘴淡淡的笑着,这麻木不仁的一幕让鬼子笑得更加厉害了……
一路上,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乔晓静他们遇上了好几起。
“为什么日本人越来越多了?”乔晓静愁眉苦脸的叹道。
“谁知道啊?”福根倒是有些漠不关心。
“听说国民党的部队连打败仗,日本人得寸进尺,这不来咱这儿了。”那车夫也是满腹怨言,边说边摇头叹息。
马车刚拐进胡同,便传来了女人苦苦求饶的声音和男子轻浮ydang的笑声,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两个鬼子兽性大发欲糟蹋一个少妇。
看到这一幕,车夫、福根和乔晓静无不感到愤怒,乔晓静想跳下去帮那少妇却被福根和车夫拦住了,最终只能躲在马车上小声咒骂这两个鬼子的祖宗八代。
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有两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