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幸福武侠> 第一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目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目的(2 / 2)

西夏十万军挥戈东下,这消息也在报上登出。而后一期期报纸不时将西夏、种家军,各讨伐军行程公布,众人现,十万西夏人马并没有攻打大宋其他城池,而是像种谔一样。绕过大中城市,取粮于小城池。</p>

无疑,西夏军的目的并非地盘,那么他们目的何在?</p>

报上很快做了分析——西夏已经与讨伐新朝廷的兵马联合起来了。而这一期报后,接下一期报上再次刊出一则更轰动天下的报道——辽军寇边,已经攻克数座关卡。</p>

一时间整个大宋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气氛。</p>

郑州。</p>

“辽国肯定也与那些讨伐军联手了。”华平愤愤道,眼里闪过一丝忧色。能够不顾整个天下苍生意愿,执意反抗新政府的将领,可以说都是一方名人,能人,这一些将领个个都驭军有方,毕竟没那能力,在民意倒宋之下,他们根本就管束不住手下兵马。</p>

此时这些人齐齐讨伐新朝廷,偏偏新华民国根基未稳,若只是这样也罢。现在连西夏、辽国也闯了进来。</p>

西夏、辽国论真实战力是远在大宋军队之上的,毕竟大宋能顶住西夏、辽**队靠的往往是防守,这能借地势之利,倘若打野战,还不知会败成什么样。</p>

华平知道这些岂能不担忧。</p>

“时机这么巧,就算没联手,也会进来分一杯的。”秦朝淡淡道。</p>

“那……我们能不能?”华平咬唇道。</p>

秦朝扫了华平一眼:“民心可用,在把人民的力量都动起来了的情况下,那些兵马都是纸老虎,真打下去。最后赢的必定是我们,不过,这样值得么?”秦朝摇了摇头,手一翻。手心出现一张纸笺:“华平,把这篇文章到报纸上,全国刊登吧。”</p>

“东家的新文章?”华平眼睛一下亮了。</p>

“东家的文章一出,必定有大动作,这一次怕是针对这西夏、辽国、种家军等人出的。”华平连接过纸笺,翻了开来。目光往上一扫,便微微一愣,看了片刻,嘴都张开了。</p>

“东家,你这是要让步?”</p>

“龙椅都已经准备好了,你怎么突然……”华平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不敢置信的看着秦朝。</p>

秦朝微微一笑,这篇文章中说得很多,可主要一点就是,秦朝宣布愿意稍微退一步,以便消除内战,一致对外。</p>

华平的震惊秦朝自然明白,若是处于下风,秦朝退让还可以说得过去,可现在……秦朝刚刚都说了,讨伐新政府的军队必败。</p>

而华平自己也能看得明白,西夏、辽国、以及种家军为的讨伐大军看似强大,可是种谔的军队连新华民国正规军都没碰上,便被自组成的老百姓民兵给弄得几近崩溃。</p>

一叶知秋。</p>

就算类似种家军那样的人马多一些,又能增加多少危险?</p>

“动全面战争,灭掉讨伐军不是不行,可是……”秦朝心中感慨,战争是能赢,可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损失绝不可能小得了。“战争里没有胜者,没必要把天下拖入战争泥潭,更何况,我的根基实在太差……”秦朝明白自己倘若当真这么走下去,所临的困境与后世民国时的蒋.介石会差不多。</p>

蒋介石真的不知当时社会土改的重要么?不是不知道,而是上位太快,太容易,组建的班子先天不良,所以很多政策根本执行不好,不仅经济上执行不好,战争上同样,所以战争上以大炮打蚊子,泰山压顶般的实力依然奈何不了共.产.党,经济上更是一团糟,天下民心尽去。</p>

“蒋介石好歹还有民国大师支持。”</p>

民国时期,虽然国家穷,可是乱世出英雄,值此新旧交替,西方与东方思想碰撞之际,再加上战乱亡国的危机逼迫,反而是大师迭出的年代。</p>

而这些大师们又因为孙中山,因为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因为国民党毕竟是名义上统治了整个中国,有着正统地位,很多大师即便内心不怎么感冒国民党,也会尽力为国做事。</p>

“因为要救国,那个时期无数人才留学西洋,留学西洋进入高等学府的,尤其是物理化、生物、医学等等,就算这些人才学到的不是很多,可对于一个科技极度落后的国家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茅以升、李四光、竺可桢、周仁、姜立夫、华罗庚、苏步青……近百位院士,很多拿到国际上,都是极度抢手的人才。”</p>

“蒋介石要什么人才,就有什么人才,虽然他未必满意,可我……”</p>

秦朝心头苦笑,秦朝能有什么人才?物理、生物、化学、医药、文化、经济、政治、教育……几乎可以说要什么缺什么。</p>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p>

没有足够的科技人才,如何让子民生活快改善?</p>

“除却这些人才,国民党还有美国输血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援,有洋务运动打下的工业基础,有爱国华侨的支援,甚至抗日时,连黑帮都给钱支援前线。”</p>

“国民党如此,共.产.党也有各方人才支持,建新中国后,可是有6o多个院士留在内地,再加上因新中国建立,从西方想方设法回国的各学科人才,再加上因替苏联出兵帮着打朝鲜战争,苏联感动之下真正铁下心支援新中国,156个援建工程,各级专家全都到位。”</p>

正因为科技人才帮助,因为苏联援助和专家帮助,加上借鉴苏联经验,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才额完成,打下了稳健的工业基础第一步。</p>

这些秦朝不可能选择性失明。</p>

“没那金钢钻,不揽瓷器活,人贵有自知之明,当然,我这一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接整个大宋的地盘,只取一小部分,最大的原因不是揽不了那瓷器活,而是向邓公学习……”</p>

怎样让经济快展?</p>

后世很多国家在基础打好后,都会向一个人学习——邓公。</p>

“改革开放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建立特区,深圳特区的成功刺激了当时的整个世界,引起一轮又一轮的向中国学习潮,特别是学习建立特区。”</p>

“全球甚至出现了43oo个特区,印度就失败了数百个。”</p>

“改革开放?大宋本就是开放的,我能学什么?”</p>

“所以,能学的就只有特区。”</p>

“特区之所是特区,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特殊政策,更是因为聚焦,太阳光通过放大镜都能引火,几乎举国之力投入到深圳,这样的特区岂能不崛起?”</p>

“我写,人们信,可一旦真正治国人民生活没有明显的改善,这偌大的名声便成了拖累,而且司马光、程颐、吕公著、孙固……那些人岂会不说闲话?”</p>

“有这些人以及他们的拥趸者闲言风语,老百姓岂能不怀疑?”</p>

“而要让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必须举整个大宋之力建一地。”</p>

“让我秦仙傲掌管的地方,成为大宋的广州,大宋的深圳!”</p>

……</p>

很快秦仙傲新的文章出现在报纸上,占着上风时,居然主动退让,文章一出,无数百姓懵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