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 第一百七十五章 郑家的反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五章 郑家的反应(2 / 2)

与其把车晚真调来换掉徐太拙,干脆就让车晚真过来,让徐太拙给他当副手,也算是小惩大戒,至少有毛承禄领睚眦军在外,方成还打算在台湾岛常驻一只步卒,只是现如今由谁领军还没决定,但这样一安排,至少徐太拙是不可能再折腾出什么事来。

方成让徐太拙到台湾岛来,而不是车晚真,原因倒是简单,毕竟车晚真是朝鲜人,拿来用可以,但拿到台湾来用,总归都比不上徐太拙这个汉人身份来的光明正大,没想到安分了许久的徐太拙竟然借机折腾。

在徐太拙把奏章以东江镇总兵的名义往登州送,福建的郑家也已经姗姗来迟的得到了消息。

并不是郑家这个海上一霸突然之间耳聋了,而是因为耽罗府崛起的时间毕竟不长,在南洋一带的势力也几乎为零,与郑家这等海上一霸相比,耽罗府更多的是靠盐货的走俏来获得利润,而不是海上贸易。

而且大多数势力都在大明的北方海岸,而不是郑家所在的大明南方,除了去年帮着郑家剿灭了刘香,郑家这才派郑彩北上。

郑彩回去后把事情一说,郑家听说这股来自大明北方的海上势力都能把女真人屡败,那岂不是不一般的强悍?虽说不至于赶紧巴结着,那也是双方友好,平日里还算和睦,海上贸易不断。

郑家偶尔也会从耽罗府买些稀奇东西,甚至方成还特许卖给了郑家五百杆前膛火枪,有心拉拢郑家,这些都被郑彩私下买了下来,而不是郑芝龙买的,这就出乎方成的意料了。

实际上,郑家对耽罗府的了解,也就郑彩一人而已,其他都是知道了一半,这知道的一半里,又肯只相信一半而已!所以,相对于方成的重视,郑家对耽罗府的重视也就郑彩一人而已。

同样的,也是因为郑彩毕竟不是郑家的嫡系子孙,只是外门子侄,所以他的话,郑芝龙信,也不全信,反正你耽罗府远在北边,而郑家在南边,扯不上什么关系,所以这才搁置一边,只是在商业上有所往来,关系也不算多亲密。

谁都没想到,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不到,那耽罗府就从北边打到了南边,而且还得了大明的册封,成了一任总兵,郑家投靠了大明七年有余,这还一直在游击将军的位置上打转,至于总兵?那可是遥遥无期。

至于大员岛,当初郑家也一样和荷兰人打过一仗,虽说是郑家胜了,但那也是惨胜,之后更是被荷兰人和刘香合伙烧了老巢里的几十艘船,这要不是家大业大,还真可能阴沟里翻船了。

之后剿了刘香,击败了荷兰人,都有耽罗府插上一脚,这次郑家虽然在早些时候就知道荷兰人被围在了岛上,不过当时方成打的是倭国人的名义,郑家又没亲眼看见耽罗府的水师,所以也就以讹传讹的信了荷兰人的话,本来郑芝龙还想领兵驱散倭人,倭人水师势力不大,和郑芝龙没得比,郑芝龙自然是不想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被人插手,大员岛虽然不是郑芝龙的,但他也不允许被别人染指了去。

郑芝龙正准备让儿子郑森领兵从安庆出发,郑彩急匆匆的从厦门赶来求见郑芝龙,不同于郑家整体对于耽罗府的轻视,郑彩是见识过耽罗府的实力的,而且又心知耽罗府水师不弱,怕是不会屈居于大明北方,只是他也没想到,竟然就这么快,当郑彩得知耽罗府兵围大员岛时,目瞪口呆。

郑彩也如实汇报过实情,只是当时郑家没人信,郑芝龙不肯信,其他郑家人就一个都不信,要说海上大鳄,郑家自己就是,可那是凭借几十年的累积这才有了这一份家业,那耽罗府才崛起多久?就那几年时间,又没和郑家一样靠的是南洋贸易赚钱,怎么可能短短时间内闯出那么大的声势?

兼听则明,就一个郑彩说破了嘴皮也没用,更别提郑彩也不是郑家的嫡系子孙,虽然得郑芝龙的重用,但那也毕竟是外门子弟。

郑芝龙见了郑彩,听了郑彩的一席话,郑家老少上下几百号人,马上就站成了两派,一边不同意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的大员岛被别人给占了,再说那个什么耽罗府又是什么东西,听都没听过,这一派大多是郑家的老人,自认南洋就是佛郎机人都不是郑家对手,凭什么大员岛要让给别人?还不如郑家取了来。

至于另一边,人数不多,倒大多数是以郑彩为首的外门子弟,虽说一样姓郑,不过这些人大多数是归顺了郑家后改的姓,郑彩虽然是名副其实的郑家人,不过区别就在于郑彩的祖辈早年和郑芝龙一伙人分道扬镳,如今郑彩也只能以郑芝龙侄子的身份待在外门子弟那里头,算不上嫡系。

PS:&#25910;&#34255;~~&#25512;&#33616;~~&#38190;&#30424;&#22351;&#20102;&#65292;W&#25353;&#19981;&#20102;&#65292;&#20170;&#19979;&#21320;&#25343;&#21435;&#20462;&#12290;.<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