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复州之战(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复州之战(三)(2 / 2)

至于那些鸟铳兵那就更不可能了,大明每次出征都是鸟铳兵为主,也是能给八旗带来杀伤最大的一种兵器,几排齐射就能让八旗折损个几十上百的,但也仅此而已,大明的鸟铳手击发完一次就要从新装填火药,这个时间就足够女真骑兵冲的近,普通步卒又不经用,冲近了抵挡不了几下就转身就跑,到时候又会连带着身后的鸟铳手都被冲散,每每如此,这才让女真人上下没人看得起明军步卒。

一犹豫间,那些铁甲骑兵已经退回了复州城里,那些步卒还留在城外,却摆出了出乎意料的姿态!

让另一边准备发动冲锋的多尔衮目瞪口呆。

因为眼前的这些步卒,竟然摆出了进攻的姿态,也就是说步卒竟然向骑兵发动反冲锋!这种事,也太荒谬了!也许可以这么说,今个一天起,就再没什么合常理的事!

先是两白旗被上万人被几百人一冲而散,再然后是多铎领着的三千骑兵三下两下被解决了个一干二净,但那好歹耗掉了对方最强的战力,落了点用处,如今,却是以区区不足万的步卒对两白旗发动反冲锋,这让多尔衮彻底无话可说了,要是摆在往日,非得笑骂不可,现如今想笑也笑不出来啊,到现在折损最大的那也是自己这边!对方也不像是会做出这般蠢事的人!

多尔衮还没回过神,一排鸟铳枪响就打了过来,二三十个躲避不及的女真骑兵被打下了马,连带着还有蒙古游骑都面露几分慌张,他们刚刚被部落首领们驱赶过来站稳脚跟,压根没想到迎头而来就是一排枪撂倒了不少。

多尔衮督促麾下兵马总攻,一边的多铎牵过一匹马就想往前冲,那是打算报仇去的,三千兵都让他丢了,就算是多尔衮不责怪,那他多铎也不肯饶了自己去,却被多尔衮一把拉住了缰绳。

这次让那些蒙古贝勒们去,你就给我老实呆着!

多尔衮确实打算让那个那些蒙古游骑兵们去挡住那些复州城里涌出来的步卒,反正这些个蒙古人不用白不用,一直到现在这些个新晋的贝勒、贝子们都在给自己添乱,如今贝勒、贝子们也约束好了自己的部署,让他们冲上一阵也好,冲完再说!

多尔衮打的主意精,多铎却不领情,一听自家十四哥这话时打定了主意,哪里肯依。

十四哥,那些蒙古人顶个什么用,要是拿不下来,那可就没了机会了啊。多铎的话也在理,这要是蒙古人没能击败眼前的七八千步卒,那到时候自己这边士气已失,再加上中间还有蒙古游骑隔着追不上去,也就功亏一篑了!

好歹蒙古人也是草原上骑着马背玩耍大的,难不成还对付不了明军步卒。多尔衮皱了皱眉头,驳回了多铎的话。

他现在明军步卒也叫习惯了,眼前这些耽罗府兵马已经投了大明,就跟以前的毛文龙一样,当然都是明军。

多铎被多尔衮的话弄得一窒,答不上话来,蒙古人废那是废了点,但那也没给明军用步卒打败过,就是大明开国的那些年,蒙古人抱头鼠窜,也都是被一样的大明骑兵打败的。

多尔衮不让多铎上阵,多铎只得一边气鼓鼓的待着,另一边的蒙古部落分封的一堆贝勒、贝子们正凑在一块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才决定各家出个几百骑兵,把暂时能收拢的到的部署都砸上,凑出个五千人冲上一阵。

在这些蒙古贵人看来,虽说蒙古是衰弱了,如今还得在女真人底下混饭吃,但那是女真人有倚重他们的地方!至于对付明军步卒,这要是都一溃而散,那长生天都会发怒的!

蒙古贵人们给各自的部落下令,这五千名蒙古游骑,大约来自七八个部落,也不知道这些贵人们用的什么法子,一时间这些一直萎靡不振的蒙古牧民开始聒噪起来,举着弯刀喊叫,至少比刚刚好多了。

五千人的们蒙古牧民,迎着发起反冲锋的耽罗府步卒就冲了过去,耽罗府的八千五百步卒以身穿重甲的步卒举盾在前,之后是手持长矛的步卒,连着好几波都是披甲持矛的步卒之后才是手持鸟铳,腰挎戚家刀的鸟铳手,这部分也是杀伤力最大的,黑黝黝的鸟铳口有着十足的杀伤力。

噢噢噢!

蒙古人毕竟和大明打了三四百年的交道,这些成吉思汗的子孙衰败是衰败,但也没忘了祖宗的叮嘱,那就是大明的军队鸟铳手厉害,蒙古人的弓箭射不过,所以这些蒙古勇士们噢噢的直叫,打的主意就是冲溃挡在前面的步卒,然后把那些鸟铳手当牲口一样围住了宰杀就行!

主意打的不错,要真对阵的大明的普通军队,还真说不定能一冲而胜,这些年大明确实在关外屡战屡败,成建制的出关都很少见,别说大胜了,在辽东,明军都是一败再败,丢盔弃甲还丢了上千里河山!

最先发威的自然是鸟铳,出乎意料的是鸟铳并未像往常只打了一两发就哑了火,而是连续扫落了五六百人的蒙古人,这才让蒙古骑兵冲近。

用现代军纪约束的耽罗府步卒对阵旧日的辉煌蒙古骑兵!

当先蒙古贵人一脸的杀气,对于已经相距不远汉人军阵,这些蒙古贵人自以为只要冲近了那就毫无悬念,这也是与明军作战的常识,往常向来如此,只是耽罗府步卒显然出了蒙古贵人们的意料,不但没被一下子冲散,而是冲的快的蒙古骑兵被铁盾砸在马上,然后重重的摔在地上。

这些都是重步兵的杰作,穿着全身制式铁甲的重步兵是每个团都会标配三百人,这类重步兵实际上并不算是实打实的,而是一种外批棉甲,内里镶嵌一块铁皮,一手持重盾,一手持长矛的步卒,东方人的体力使得三四十斤的全身铁甲压根不现实,不像板甲骑兵那样有着马匹驮着,重步兵完全是凭着两条腿走路,铁甲过于沉重而导致移动速度缓慢,在和骑兵对阵中实用性并不大,骑兵的机动性将完全压制重步兵,重步兵改用棉甲代替铁甲,只要挑选身强体壮者就能背负,多出来的可以携带重铁盾,这样就可以抵御一部分蒙古骑兵的冲击力。

不止是这些重步兵,其余鸟铳手也都装备了棉甲,只是因为重量不同而有各自规格,棉甲的式样有几分不伦不类,和大明的制式盔甲有些相像,但也少了一些地方,比如这些棉甲的衣领以及袖口都很短,看上去简洁很多。

两个团共计六百人的重步兵站在最前,虽说不算稳稳的挡住了蒙古鞑子的冲锋,但也止住了被冲进鸟铳手里的可能。

只要外围的重步兵不会被冲开,这些蒙古骑兵也就是时间问题,一波鸟铳打不散,那就多来上几发就是!

只是六百人的重步兵实在是太少,远远挡不住五千骑的蒙古骑兵的冲锋,偶也有冲破了阻碍进来了的,大多数被剩下的长矛手从马上勾下来刺死,时间过得越久,能冲的进来的蒙古骑兵也越多,局面远不如一开始那般顺畅,至少在蒙古贵人们看来,冲破了最外围手持重盾的步卒,剩下的那就再简单不过了!

&#22823;&#26126;&#20891;&#38431;&#65292;&#36825;&#20010;&#26102;&#20505;&#24046;&#19981;&#22810;&#20063;&#35813;&#28291;&#25955;&#20102;&#65281;<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