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 第二十二章 孙和斗(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孙和斗(下)(2 / 2)

“哼哼、若是朝中诸公真如此有用,何必让建奴做大,几次叩关,反贼也日益增多,与关外建奴成牵制之势,反倒是大明朝廷,却是一日不如一日。”

“你……这是谬论。”孙和斗大声嚷嚷道,恼羞成怒道:“我大明传承两百余年,岂可会被区区女真蛮夷欺压,当今陛下乃圣明天子,定会从复成祖威风。”

这话说的是成祖三征蒙古,打的蒙古人的鞑靼、瓦拉两大部落归附,朵颜三卫更是至今还给大明守着边关,只是如今是什么年间?那都两百年前的陈年旧事了,怎么能拿出来说。

孙和斗自然看得出来方生的心思,所以他只能拿别的事出来举例。

“先帝三大征,嘉庆年间的抗倭,哪个不是赫赫功绩,岂是一个小小建奴能比的。”孙和斗说完这几句,倒是有自信很多。

“小小建奴?”方生轻蔑的继续反驳孙和斗的自我安慰:“小小建奴能将大明打得丢了辽东辽西,小小建奴就能让朝中那些个重臣们死了一茬又一茬,真似一堆韭菜了。”

方生的语气嘲讽十足,更是将朝中诸公比做了韭菜,这已经不仅仅是狂言了,更是狂妄。

“小小建奴就能让大明闭关自守,呵。”方生的表情逐渐严厉,甚至于怒叱:“万历三大征,除却一个朝鲜之役,其他的却是个笑话,最最可笑的却是那些个史家,竟然奉承至此,只知道捧着万历老儿的臭脚丫,至于嘉庆、”

方生微微一顿,孙和斗只以为方生无所可辩,毕竟嘉庆年间戚继光、俞大猷将浙江,福州一带的倭寇清扫一空也是事实,反倒是方生话语中对万历先帝的不敬被孙和斗无意中忽略了。

“戚少保民族英雄,不可不敬,俞将军抗倭有功,流芳百世。”

方生不容孙和斗插话,继续朗声道:“此为武将之责,戚少保在世之时尚且没有四处宣扬,也要不得后人给他歌功颂德,只是倭奴侵我沿海,虽被杀尽,可若是这都算是大明的战功,那江浙数十万枉死者岂非白死,岂不知,到底谁是谬论!”

方生一番连消带打,孙和斗的例子有的是史家吹嘘,但也有不少实情,只是三言两句就被方生一棍子打倒,真的埋在假的里,那也不可信了。

总之方生就那一句话,戚少保是民族英雄,俞大猷尽到武将之责,唯保家护国四个字,可你要他方生多夸那两句,那是没门。

不是他方生不认可戚少保,俞大猷战功无数,只是即使斩首再多,那也是武将之责而已,根本谈不上大明的功业,最多是这两个人的功绩。

方生把朝廷和臣工给分开来讲,孙和斗算是被他蒙骗过去了,孙和斗根本没意思到这本身就是大不敬,朝廷与臣工在孙和斗看来本身就是一体的,至于意图,倒是明显的很。

至于方生对这两人真实的态度,光是后世方生最喜欢的就是抱着本《纪效新书》啃上一啃这就够说明问题了。

更别说方生搬出了平民百姓,想孙和斗虽然崇尚西学,说到底也是儒学子弟,不管是阳明学还是朝廷正统的朱程理学,他孙和斗也得承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打蛇打七寸,这番针对孙和斗的辩驳从根本上推翻了孙和斗的理论,总不能让孙和斗摆明了承认大明是君大于那些子升斗小民吧,这莫不是直接打了历代先辈大儒的嘴脸,所以孙和斗憋红了脸,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

“莽夫之见!”孙和斗憋了半天,扔下这句话就想转身就走,只是心中甚是不甘,迟疑着没有挪动脚步。

方生也没因为孙和斗的怒斥而发火,反而一反刚刚的激动,甚至有闲心拿起茶杯小泯了一口。

&#24736;&#21705;&#12289;&#24736;&#21705;&#33324;&#27169;&#26679;&#65292;&#23601;&#24439;&#22914;&#21018;&#21018;&#19968;&#24109;&#35805;&#21387;&#26681;&#19981;&#26159;&#20986;&#33258;&#20182;&#30340;&#21475;&#20013;&#65292;&#32780;&#26159;&#32982;&#20154;&#22312;&#22823;&#25918;&#21413;&#35789;&#33324;&#12290;<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