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 第四章 谈生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谈生意(2 / 2)

谈判开始更近似于一场交易,那个莱芜来使反而没有一开始心惊胆颤,甚至还起价来游刃有余,实在让人想不透这到底是大明的官吏,还是追逐小利的商户。

莱芜城里虽然有私铸兵器,但也仅仅限于短兵器,也就是大明步兵制式兵器戚家刀,这种刀仿制于倭刀,由抗倭英雄戚继光推广为大明的制式短兵器,不但适合步兵,也适合骑兵,卖与陕甘流民的也都是这些,根本拿不出方生所需要的枪和火铳,而弩更是大明管制中的管制品,虽然功能上逐渐被火铳和鸟铳代替,大明军队很少见到,可这不见得莱芜矿监丁旭手上会有。

至于船,那就简单的多,莱芜虽然靠海,却根本没有水师,只有几艘两桅福船,还是登州水师停泊在这里的,莱芜来使不敢轻易答应,只答应回去问问。

莱芜来使的滔滔不绝让方生哭笑不得,原以为商人逐利,结果这大明的官吏也如此争逐利益,怪不得老大的大明王朝会跨的那般快,只是自己的如意算盘,算是彻底打了个空,这番装腔作势也白做了。

好在一开始的收获颇丰,交代一些能够要到手的,方生就把莱芜使者安安稳稳的送了回去,然后等着城里的答复,如果一个时辰内没有结果,那么进了莱芜城那就不会那么好说话了。

这一番话比先前所有类似于谈生意的谈判更加奏效,刚刚还口若悬河的莱芜来使狼狈的返回了莱芜城。

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向莱芜矿监丁旭回报了出城与叛贼‘争辩’来的结果,刚刚在城外还泪水横流的使者此时倒像是凯旋而归,但至少莱芜城里众位大人松了口气,这些闹事的叛贼有条件就好,有的谈就说明能保住性命,保得住姓名那收拢钱财更是小事。

至于两万两白银,一千石的粮草,这在莱芜城众人看来根本是小菜一碟,先不说一千石粮草是城中大户捐出来的,不用花自己的,两万两白银分摊到城中四十多个官吏手中也只有每人五百两,这个数目还不够回到京城里胡天黑地一夜,拿来买命就更不是问题。

一帮泥腿子,众位大人纷纷对城外的叛贼表示藐视,但能少拿一些银两依旧是好事,所以从城外回来的那个小吏迅速从九品官升一级,表示嘉奖。

至于两万两怎么分担,本来自然应当按照官场的规矩来办,可矿监丁旭只说了一句话,让城里一众人感恩戴德。

“咱家会拿出一万两,其余的尔等自筹集。”丁旭笑眯眯的一句话。

拿一万两白银让莱芜城里的一众人感激不尽,顺带也能封住这些人的嘴,省的有人勤快的太过,向上漏了口风,说得好听点,在给朝廷的奏疏上肯定写着报捷,击退流贼若干,难听点,这可就是实打实的资敌。

他们可不会知道城外的叛贼会不会攻城,一个时辰后城里的东西送不到也没事,方生只会最快的逃跑,而不是去制造建议云梯,然后等着山东总兵邱磊回援把自己杀的一干二净。

于是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城中的官吏和城外的叛贼迅速达成了和谈,莱芜矿监丁旭免费赠送福船四艘,并且搭送了所有的水手,这些人本身就是累赘,如今登州被逆贼孔有德围的死死的,登州水师无家可归,官兵全被调走,这些水手拿来做矿徒又可惜了些,如今连船带人送出去倒也省事。

这种办事效率一出大明官吏的寻常,仅仅一个时辰后,包括四艘福船都已经停在港口,船上就是两万两银两和一千石的粮草。

闹事的叛贼很快从莱芜县城外围退走,包括矿监丁旭,所有莱芜城里官吏通通把心放回肚子里,但这伙流贼仅仅走到了莱芜城的港口就停了脚步,所有人这又把所有的心提到嗓子里,这些流贼并没有上船,而是在沿岸停下脚步,更是让丁旭等人忐忑不安,心里不断的骂着这帮流贼不讲信义。

城里众人已经从昨晚的惊吓从醒来,这些流贼缺少攻城器械,但这并不妨碍鱼死网破,所以他们也不敢反悔,只能指望这些流贼能走多远走多远。

至于方生为什么停下脚步,是因为他要整顿一下人马,昨天一夜的起事,至少方生的主心骨形象已经竖立起来,不管是刘四还是李焦都很顺从方生,一起跟着闹事的三十四个人原先就是以方生为首,连带着在一个矿里自然紧随那三十四人之后,至于其他矿上的人就不能保证了,昨夜趁乱逃走的将近三百人就是明证,至于剩下的,无家可归,再加上方生虽然没能洗劫了莱芜城,可莱芜城里出来的使者可是所有人都看得清楚的,今早又传来消息莱芜城供应了粮草物资,所以剩下的人才会跟着方生。

到了福船停泊的港口,方生成功接收了两万两银两和所有粮草,并且将前来交接的莱芜官吏驱赶走,然后让刘四,李焦从船上搬下来五千两白银,摆放在沿岸。

刘四,李焦虽然奇怪,但他们并不笨,依言从床上搬下来五千斤的白银,白晃晃的银子,在烈日的照耀下,散发着闪耀的光泽,足足的五百斤的银子,上千锭。

刘四,李焦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多银两,所有人都是。

&#20116;&#21315;&#20004;&#65292;&#30475;&#30528;&#37117;&#26179;&#33457;&#20102;&#30524;&#12290;<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