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隋唐国医> 一 春季食用药膳集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 春季食用药膳集锦(1 / 2)

 春季食用药膳集锦

一,春季养生

1,素馨黄花菜煲瘦肉

原料:猪瘦肉200克,黄花菜20克,素馨花20克

制作:1,将黄花菜用清水①将黄花菜用清水浸软,挤去水分,切段素馨花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②把猪瘦肉、黄花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然后下素馨花略煮5分钟,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清热祛湿,疏肝解郁。适用于春季慢性肝炎属肝郁有热者,症见胁肋胀痛、脘腹微胀、食欲不振、胀痛发作,每与情志有关,或yue经不调。

①素馨花为木犀科植物素馨的花蕾,又称素馨针,性味苦平,芳香透达,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善治肝郁胁痛之症,民间常用之泡茶服,以治肝病胁痛、yue经不调。素馨花含挥发油,不宜久煎,以免影响效果。如无素馨花,亦可用玫瑰或合欢花代之,其功用相似。

2,杞芍归参母鸡汤

原料】当归、党参、枸杞子、白芍,各12克,母鸡一只,大葱、生姜、料酒、食盐各适量。

①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当归、党参、枸杞子、白芍放入鸡腹内,再将鸡放入沙锅,加入、生姜、料酒、食盐、清水各适量;将沙锅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煨炖,直至鸡肉熟烂即成。

补血壮体。适用于春季肝脾血虚之慢性肝炎和各种贫血。

书中颜舜华为尉迟氏炖的补血气的母鸡就是用这个方

3,薏苡仁扁豆猪肉汤

原料】生薏苡仁20克,炒扁豆15克,陈皮10克,老黄瓜2根,蜜枣5枚,猪肉200克,精盐少许。

①将老黄瓜用清水洗干净,切开去瓤,切成大块,备用;将生薏苡仁、炒扁豆和陈皮分别洗干净,备用;枣和猪肉洗干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沸,然后放入以上全部原料,等水再沸,改用中火继续煲小时左右,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食用。

此汤有清热解毒、健脾祛湿、通利小便的作用。适用于春季肝郁脾虚、水湿内蕴而致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烦热不适、小便黄赤、小便排出不畅等。

肾气虚弱、夜尿频者以及孕妇不宜饮用。

4,葛根川芎白芷炖鱼头汤

葛根20克,川芎12克,白芷12克,鳙鱼头300克,大葱、胡椒、生姜、精盐各适量。

将鱼头去鳃,洗净,连同葛根、川芎、白芷、大葱、胡椒、生姜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入盐调味,分两次于早、晚食鱼喝汤。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春季外感风寒、头痛、头风痛、鼻渊前额痛、牙龈肿痛、风湿痹痛、瘀血疼痛等。

①川芎、白芷均为辛温性烈之品,且气味浓烈,故用量不可过大,否则,不仅药味太重,难以食用,而且容易阴助热。

②头痛因为阴虚、血虚,而不兼风寒者,不宜食用。

③川芎活血力强,素患失血及妇女yue经过多者,应当慎用。

鳙鱼,又名花鲢。

《本草纲目》指出“:其头最大……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故以头入药最佳。本品能养胃补血,除头目眩晕,与芎芷同用,可降低其温燥辛烈之性,使之祛风止痛而于阴血无伤。

5,白菜鸡汤

将鸡切块,加黄酒、姜、葱、清水,用文火煮约15分钟;将白菜心从根部剖成片,加入后再煮沸10分钟,加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适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尤适于青少年春季感冒等。

注明:白菜有开胃功能哦~

6,天香炉瘦肉汤

猪瘦肉300克,天香炉15克,麻油、食盐各少许。

①将用料洗净,猪瘦肉切块;锅内放适量清水,用料一起放入,煮至猪瘦肉软熟,用麻油、盐调味即可。

能祛风化湿,消瘀活血。适用于春季风湿热毒内蕴而致咽喉肿痛,或肌肤肿痛等。

7,生姜芥菜汤

芥菜50克,生姜10克,麻油、食盐各少许。

将生姜切片,芥菜洗净后切成段。将适量清水、生姜和芥菜一齐放入锅内,煮滚后加入麻油、食盐即可。

此汤有祛风散寒,除痰止呕,补中益气之功效。适用于春季风湿犯胃而致发热头痛、恶心欲呕、大便溏薄等。

8,紫苏瘦肉汤

原料紫苏10克,川贝母12克,猪瘦肉200克,冬瓜皮15克,食盐、味精、麻油各少许。

①将猪肉切成块,将新鲜的冬瓜皮、猪瘦肉块分别洗净。

②锅内加清水适量,先放猪瘦肉和药材。后放冬瓜皮,约煮半小时,加入食盐、味精、麻油调味后便可饮用。

此汤有疏通解毒、化痰宣肺之功。适用于春季慢性气管炎症见咳嗽咳痰、痰色稀白者。

9,细辛川乌鸡肉汤

把全部用料洗净,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1小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益气祛风,逐寒止痛。适用于春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属于气虚外感风寒湿者,症见周身关节疼痛,疼痛剧烈、宛如锥刺、游走不定、屈伸不利,伴汗出恶风,舌苔白滑,脉浮缓。

10,葱豉黄酒汤

原料大葱15克,淡豆豉20克,黄酒12毫升。

①将淡豆豉放入小锅内,加入小碗水,煎煮12分钟,再把洗净的葱(带须)放入,继续煎煮10分钟,然后加黄酒,立即出锅;趁热服用。

祛风散寒,适用于春季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身冷等症。

11,鲤鱼奶汤

活鲤鱼尾(重约400克),熟火腿、冬笋、水发冬菇各25克,鹌鹑蛋5个,鲜汤100毫升,鲜牛奶30毫升,精盐20克,猪油15毫升,味精、绍酒、白醋、葱段、姜块各适量。

有补肾填精、补钙壮骨之功。适用于春季肾精不足、风湿入骨而致腰膝软弱无力、风湿骨痛、下肢水肿、形体早衰等。

12葱枣汤

红枣5枚,葱白5棵。

将红枣用水泡发,洗净,放入锅内,置火上煮10分钟,再加入葱白,继续用小火煮30分钟即成。

此汤香甜可口,吃枣喝汤,有祛风散寒、健脾养心之功。对春季感冒、咳嗽或神经衰弱、失眠、胸中烦闷有辅助疗效,为住家保健汤菜。

13,平菇菠菜肉片汤

鲜蘑菇100克,猪瘦肉300克,菠菜心50克,鲜汤200毫升,麻油、榨菜、精盐、黄酒、味精各适量。

①将鲜平菇去根,洗净,切成薄片。猪瘦肉洗净,切成片。榨菜洗净,切薄片。菠菜心洗净。②将炒锅置旺火上,倒入鲜汤,放入平菇片、榨菜片、猪瘦肉片烧沸,下菠菜心、精盐、黄酒、味精,撇去浮沫,淋上麻油,起锅盛入汤碗即成。

补气养血,滋养脾胃。适用于春季脾胃气血不足而致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或贫血等。

14,芥菜蛋花汤

鸡蛋2个,小叶芥菜100克,生姜5片,精盐5克,味精2克,花生油10毫升。

健脾、开胃、助消化。适于春季脾虚食少、口淡无味、倦怠无力者。

15,萝卜老姜牛腩汤

牛腩200克,青萝卜、红萝卜各55克,老姜10克,陈皮10克,精盐10克。

①将牛腩放入沸水中滚过,取出,洗净,滤去水。

②分别把青萝卜、红萝卜洗净,削去皮,滚刀切块。将老姜去皮后拍裂。陈皮用清水浸软,刮去瓤洗净。在瓦煲中放入清水500毫升烧沸,放入牛腩、老姜、陈皮猛火煲滚,转用慢火煲半小时,再放入青萝卜、红萝卜煲至熟,去掉老姜、陈皮,放入精盐调味。

补脾益胃、理气消胀。适于春季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口淡无味、多食则胀、四肢乏力及慢性胃炎者。

16,香花菜鸡蛋汤

原料鸡蛋2个,香花菜50克,生姜5克,食盐、味精各少许。

将香花菜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片,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30分钟,打入鸡蛋搅匀,用文火煮熟,加入盐、味精调味食用。

发散风寒,健胃止痛。适用于春季感冒属风寒气滞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胸闷不舒、脘腹微胀、恶心欲呕、饮食不佳、口不渴、舌苔白。

17鳝鱼养血汤

①将鳝鱼洗净去骨,鱼肉切成小块;金针浸水泡软,姜、葱切碎。

②加适量清水在锅中,加上述原料煮熟后便可。

此汤能通血脉利筋骨,祛风除湿。适用于春季风寒上攻而致面瘫、口眼?斜、风湿痛、腰痛、关节疼痛等症。

18瘦肉贯众汤

原料】猪瘦肉克,贯众克,食盐少许。

将猪瘦肉洗净切块,加贯众和清水适量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鲜牛肉200克,黄芪、浮小麦各20克,怀山药30克,大枣10枚,生姜5片,大葱、精盐、胡椒粉各适量。

①将牛肉洗净,切成薄片;黄芪洗净切碎,怀山药切碎,与浮小麦一起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备用。

②将牛肉片、药袋、大枣一齐放入沙锅内,加入大葱、姜片,注入清水适量,共煮为汤。待牛肉熟烂,捞出大葱、姜片和药袋,再加入精盐、胡椒面调味即可。

此汤补脾健胃,益气固表。适用于春季脾肾气虚所致的自汗症,或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热、反复咳嗽、气短乏力等。

20紫菜萝卜汤

紫菜50克,萝卜200克,精盐、味精、葱末、胡椒粉、猪油各适量。

①将紫菜用清水泡发,去杂质洗净泥沙;萝卜洗净切成片;烧热锅放入猪油、葱末炝锅,放进萝卜、盐,炒片刻,加入清水、味精、胡椒粉,煮开,放入紫菜煮开,即可装碗。

紫菜性寒,味甘、咸,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的功效。萝卜具有消食利膈、顺气醒酒、化痰、平喘、利尿、补虚散瘀等多种功效。二者合用适于春季甲状腺肿大、颈部淋巴结结核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食用。

21牛蒡子咸鱼汤

咸鱼100克,海带25克,牛蒡子20克,猪骨头汤毫升,酱油、精盐、味精各少许。

将牛蒡子用水煎煮,隔渣留汁备用;咸鱼先用水煮约分钟,使之减去盐分和腥味,然后捞起去骨切块。将猪骨头汤和牛蒡子汁放入锅中同煮,用少许酱油调味,煮沸时放入咸鱼和海

带,再煮片刻加入精盐、味精便可饮用。

此汤有解毒利咽、祛风除瘟之功。适用于春季流行性脑膜炎、发热恶寒、头痛寒战、咽喉疼痛等。

22银花豆芽汤

将金银花加清水毫升煎出金银花药汤;绿豆芽掐去芽冠和根,洗净控干;金针菇洗净;净荸荠切丝;将炒锅放在旺火上,下花生油烧热,下葱白略煸,倒入金银花药汤,并加水

至毫升烧沸,下绿豆芽、金针菇、荸荠丝烧沸,加精盐、味精调味装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