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随身带着玉如意> 第一章 浪归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浪归来(2 / 2)

这几天在乐浪的特意照顾下三郎和小狗可是吃好喝好,他还特地给三郎全身收拾了一下,又给他买了一大堆衣服,现在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多了,已不复以前那一副邋邋遢遢小叫花的模样。那只小狗跟着蹭吃蹭喝,营养跟了上来,这几天竟然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长大了许多,而且天天吃得肚子大大的,整个毛发油光透亮,不再是以前一副萎靡不振就快要断气的样子。

不过这只小狗显然是有奶便是娘的主,现在见了乐浪那尾巴摇的都快断了。乐浪看他一只眼睛上一片黑点,身上一片黑点,尾巴上又一个黑点,索性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三点”,倒也和三郎一样成了难兄难弟。

下了车,乐浪看了一下,六年来县城也没有什么多大改变,只是路变宽变好了,两旁盖起了高高的楼房。又转车到了镇上,小镇依稀,没有什么变化,两旁的芒果树还是依然如初。

有几个摩托车载客的走了过来,对着乐浪热情的招呼。

“少年仔,要去哪里?”

“嘢,要不要坐?”

“去哪里?”

乐浪看了一下,找了一个貌似老实的人问道:

“到小溪村多少钱?”

“小溪村,很远的,现在有公交车到那里,只要五块左右,坐摩托车要十几块。”

这载客的倒也好笑,有客上门还推荐人家去坐公交车。

“那走吧,”乐浪也没还价,就带着三郎坐了上去。

坐公交车很慢,可以说比蜗牛还慢,而且车子破破烂烂,气味难闻,还不如坐摩托车,而且还比较快。

小溪村以村前有条小溪而得名,在大虞山下,确实很远,而且一路弯弯绕绕,虽然现在铺上了水泥路,但还是十分惊险。走这路,一般车速都不会太快,下雨浓雾天也没什么人敢走,就怕一不小心掉落下去,下面可是落差二三十米的乱石滩,掉了下去,非死即伤。

小溪村里都是一族之人,复姓子车(读驹ju第一声),相传乃是春秋战国时期子车仲行的后代。只因当时国君残暴不仁,所以避祸蛮荒,不过具体历史已不可考,只留下祠堂前的一副对联可以证明:“学无止境师仲尼,行为端庄效贤人。”

小溪村在大虞山下,有三百多户,一千来口人,在本地也算是比较大的村落。

南州市位于闽粤边陲沿海地带,在以前可是一片蛮荒,猛兽横行,倭寇肆虐。那时,乡土百姓为了抵御猛兽倭寇,个个都是学了一身好武艺,所以民风彪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白刀子入红刀子出,杀了人跑过村便无事。不过改革开放后,为了生活个个拼死拼活的,哪有空练武强身的,只有放假的时候才组织小孩子练练武,一来可以强身,二来也可以约束小孩子,免得到处乱跑。

下了车,付了钱,乐浪站在小溪村前,往昔的一幕幕如放电影般滚过。乐浪的母亲是小溪村的人,他是小时候随着父母来到这里,父母在一次意外中死后他便随着外公在这里生活。

小溪村前有一座石桥,桥下山溪潺潺,山洪爆发时甚至可以淹到桥上,这条奚流绵延十几公里,在山林之间蜿蜒流转,然后直向大海而去。不过船只并不能从这通行到大海上,不说这一路的险滩乱石挡道,就那一段只有十几厘米水深的碎石滩就不是船只能够航行的。不过也有一些胆子长毛的,自恃本领高强,驾着一叶瓜皮小舟,撑着竹篙,躲过险滩乱石,跑到海边去。瓜皮小舟身轻但不能载重,撑着竹篙刚好能够通过,不过有时候遇上枯水期也不行,那时,只好下来卖力的推,或者举着船走。

过了石桥,是左右两边是一片果树,几年不见变化真大,不但铺上了水泥路,还栽上了果树,记得以前这里可是倒垃圾的地方,还有一个公共厕所来的,每次进村的时候都能闻到一股浓臭味。

往前走去,一座雄伟的庙宇呈现眼前,庙势座南朝北,后面是茫茫大虞山脉,前面是一条潺潺溪流,那是小溪村的祖庙,庙中供奉着小溪村的开基祖师爷、注生娘娘、保生大帝,听说很有灵性,每逢过年过节十里八乡的信徒便会疯涌而来,非常热闹。庙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红砖铺就,左右两旁各有一棵老榕拱卫着庙宇,广场前面是一个广大的戏台,戏台是过节的时候演戏给神明看的。这一片广场也是孩子们放假时候练武和村民开会的地方。

庙宇左边的不远处建着一排排二三层明亮的楼房,右边则是一座座白墙红瓦的老房子,一新一旧,一高一矮,相映成趣。

(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点击,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