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大人春秋正盛,何能言老啊!”宋铮笑道,“看你的精神,比我还好,我可是弄得焦头烂额。”
“谁不是啊!”段刃苦笑道,“你也不用自谦了。两颗人头,逼得卢俊青那头老狐狸退养,黄嵩挪位子,日子好过得多,我却不断往下割肉。”
“唉,自知自家事,不提也罢。来,段大人,我敬你一杯。”
“好,喝这一杯。宋大人文武双绝,闻名天下。能与你喝一杯,也是段某人的荣幸啊。”
“段大人,你要羞煞小子了,当年我可是你的兵。”
“不说了,不说了,喝酒!”段刃打了个哈哈,一饮而尽。
又说了几句闲话,两人便转入了正题,面色也凝重起来。
“宋大人,你托红娘转告的事,我已经禀知王爷,王爷倒也答应了。”段刃的声音降了八度。
宋铮听他说得不是那么痛快,知道还有下文,便笑着道,“那卑职就谢谢王爷了,等忙过这一阵,我便登门看望王爷。”
“嗯。王爷亦对你颇为挂念,不过,亦知你忙碌,再加上眼下的形势,颇有不便,所以托我带话给你,让你好好干。”
宋铮冲着王府方向拱了拱手,“宋某出身王爷帐下,多年来蒙王爷照顾,心常存感激之心,没齿不忘!还请段大人转告王爷。”
段刃点了点头,“王爷果然没看错你。不过,段某最近颇有些艰难,想私人拜请宋大人帮个忙。”
“段大人请讲。但有所命,当尽力效劳。”宋铮知道,这是对方提条件了。至于是逄桧还是段刃,没有什么区别。
“右司监正桓兴上任时,带了四十余人。除了十个人留在身边外,其余三十人都分送到边关及集兵重镇。这些人非常神秘,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我想让你查查这些人的来历。”
宋铮吃了一惊,“四十人?这么多?难道一点线索也没有?”
段刃点了点头,“这些人报备左司的时候,材料都很简单,比如籍贯上,只写了某路某州,没有详细的住址、家人材料,即使是这样,还不一定是真的。而现在又是左司只专注于军队,调查起来颇为不便。所以,要托宋大人帮个忙。”
宋铮点了点头,心里暗骂,这些人真不要脸,跟我学。当初丁隆和蔡勇等人入右司时,宋铮也只是大体写了写。不过,他们原来就从军,肯定在城卫军那边留有材料,只要费些心思,还是能查到的。不像桓兴手下这些人,几乎凭空而出。
犹豫了一下,宋铮道,“桓兴原为太平州知州,段大人没让人到太平州看看?或者查验原来太平州皇城司的有关资料。”
段刃摇了摇头,“太平州属京畿道,皇城司统领叫平习之,一直表现中规中矩。两年前曾上报桓兴的材料,说起纳贿四百八十两。你知道,虽然大齐律有受贿的规定,但收受四百八十两对一个知州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且太平州就在江宁城边,桓兴本人亦非牵扯到相府和王府,所以我们这边也没动他。除了这些,其他的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宋铮轻嗯了一声,他知道,段刃说的是实情,问道,“桓兴本人的升迁可有异常?”
段刃摇了摇头,“他是先帝大历十二年的一甲进士,本人亦曾习武。进士及第后在当涂任县丞,两年后升任县令,又五年后任太平州知州,至今已有七年有余。在任期间,政声颇著。但这次突然被任命为左司监正,大出人所料。”
宋铮点了点头,“这应该是太后的旨意,但应该是有人向太后推荐此人。段大人想要查的,应该是谁向太后推荐了桓兴吧?”
段刃不由得有些尴尬。他倒是忘了,眼前这位可是小皇帝面前的红人,对于左右司整改背后的道道儿,是很清楚的。
“牵扯到太后的事,段大人有些让我为难了。”宋铮站起身子,给双方满上酒,缓缓道,“再说,桓兴所带的可是四十个人,其中又有三十人分至各地集兵重镇。我就算想查,也不好着手啊。”
段刃吸了一口气,道,“这一点自然不会让宋大人为难,我只是想让你查一下他身边重点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叫孟关,一个叫连玉。其中孟关是桓兴的护卫长,而连玉则负责左司的提刑按察。据我观察,他对这两个人极为倚重。”
宋铮寻思了一会儿,“也好。只要查出这两个人的来历,想必段大人能顺藤摸挺瓜,找出背后的人来。不过,这些人既然如此小心,难度亦是不小啊。”
段刃笑道,“我们给宋大人的那些材料,也费了不少心血啊。”
宋铮一愣,转而笑了起来,段刃也笑了。一老一小两条狐狸,算是达成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