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铮笑了笑,指着一边胡统学题写的碑,“知州大人都写了,还用我教你们吗?”
收钱的那名学人倒也伶俐,立即找了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救孤扶幼捐赠榜”,第一行便是“紫衣无名氏,捐银十两。”
有了这个捐赠榜,一些家境不错的文人纷纷慷慨解囊,有多人拿出好几两银子,买下一张参观券。捐赠的收入,竟然比卖券高出许多,这是连宋铮也始料未及的。
宋铮和茗儿没有再理会紫衣公子等人,而是径直进了武院。说实话,宋铮每天都来武院,但要说参观,还真没有过。今天有闲,所以,他看得非常仔细。
花了半个时辰,宋铮终于把超然台和苏公祠仔细欣赏完。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不过是镌刻一些苏轼在密州期间写下的名篇,再加上密州乃至山东路的文化名人题写的诗句。宋铮的老子宋珏,便在这里留下了一首应景的诗。
至于宋小郎本人,名声虽然大,却不过是个少年而已,而且这个名声还不是文名。走在此时的武院中,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嘴角上翘的少年就是宋小郎。在苏公祠前,摆有书案,专门供前来观赏的游人题诗。宋铮也没这个心情,仔细看了一遍陈设后,便安静地离去了。
令宋铮意外的是,当他走出武院,来到文院门口时,却看到了辛羽。宋铮对这个人还是比较欣赏的,便冲着他点了一下头,然后举步就要进文院回家。辛羽却冲着宋铮一拱手:“请问,公子可是宋小郎?”
宋铮只好停下脚步,同样回礼道:“在下正是宋铮,不知公子是哪一位?”
“在下姓辛名羽,来自历城。早就听说宋小郎才智无双,令尊宋先生又名满天下,所以在下特地慕名前来特来拜访。”辛羽虽然是武生打扮,但说话却文绉绉的,给人以好感。
“哦,原来是辛兄,些许微名,倒让辛兄见笑了。”宋铮接着道:“既然如此,那就请辛兄跟随在下回宅,你我到家中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