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帝国> 第十三章 頡利&遣唐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頡利&遣唐使(1 / 1)

 次日早上,李承乾早早起来在花园练习了下功夫。然后就是洗漱,这个时候李承乾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一个婢女恭声道:“太子殿下,卯时刚过。”李承乾知道按照古代就是马上要去上朝了,于是说道:“拿我的衣服过来,更衣上朝。”说完就往屋里走去,旁边的侍女就赶紧去伺候.····

太极殿里面,三呼万岁后就是奏本,然后群臣商议对策了。而新李承乾对于这个是一窍不通,所以就只有和旁边的长孙无忌,岑文本等人一个样子行礼。行礼完备后,岑文本道:“启奏皇上,押解东突厥頡利的车队昨日已经到达,頡利现在被软件在刑部。关于頡利以后的安排,请皇上定夺?”李世民想起自己的这个老对手,最终败在自己的手下,十多年的战争总算是画了个句号。对于頡利的处罚,他自己心里是不愿意轻放过的,但是为了安定天下却有不得不做出大度的表现,于是问道:“诸位大臣,以为如何处理頡利?”听到李世民的话,下面的大臣是各抒己见,着种情况是做皇帝最喜欢的,虽然看起来不像话,但是知道这些人真正的考虑,表现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见房玄龄道:“皇上,臣以为頡利所帅突厥与大唐为敌多年,作为敌人而言俘虏后必然就是杀掉,像頡利这种枭雄。有一丝的机会就会危害他人,但是作为一个局外人而言,頡利不枉是一个英雄,作为一个英雄争霸天下是一个英雄的梦想和志向。所以以外人的观点就是可以对其行为表示理解。所以微臣斗胆,不杀頡利。”房玄龄刚说完,作为鹰派的侯君集就跳出来道:“皇上,自武德初年到贞观初年,我大唐与頡利连年大战,百姓,官员死在其手上不计其数。而将士们是以保家卫国,报仇雪恨为动力连年打仗。为了天下枉死在頡利手上的士兵和百姓,微臣斗胆请皇上杀掉頡利。”对于侯君集的观点,尤其的武将的想法估计大多数都想杀掉頡利的看法。李承乾也表示可以理解,一个武将看到跟随自己多年的士兵,将军一个个死在自己的面前,那种恨是多么深,如今做梦都想杀掉的敌人就在自己的面前,突然有人说放掉他,谁会同意。听到侯君集的话,李世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转向李承乾道:“太子对此事有何看法?”听到李世民问自己,在刚才李承乾就努力的回忆了下,关于頡利被俘后的结局,但是只知道个大概,那就是没有杀。李承乾于是恭声回答道:“回父皇,儿臣以为頡利不当杀,頡利被俘虏后,其部众仍有几十万,其中投降我大唐的就有十五万左右,如今在关内,其问题还没有解决。眼下頡利切不可杀,其一是现在杀了頡利会寒了投降我大唐的頡利中将官的心,也会寒了众多番将的心。其中容易引起民变甚至是兵变,相信这一点诸位也不可否认的吧。”听到李承乾的话,众臣点了点头表示肯定。李承乾于是继续说道:“其二,我大唐开国至今也就十多年,面对的诸多困难,我们都挺了过来,頡利只是我们的一个敌人,相信大家都不满足我们目前的大唐版图,想我大唐要成就千秋万世基业,开辟疆土也是诸位的梦想吧。在我大唐西北部还有突厥的另一个分支西突厥,正北部优回纥,东北部有党项,高丽。西部还有弱势的吐蕃,薛延陀。更西还有西域诸国,波斯王国,大食国,拜占庭帝国,南方还有安南国,天竺国,东部还有一个扶桑小国等等。诸位可知道,我大唐所面对的异族之多,面对他们肯定是先打仗,然后才会投降的,难道我们要杀尽这些人吗?那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我们杀掉投降的人,那么一旦双方交战必然死战,带给我大唐的损失必将十分严重。”听到李承乾的描述,许多国家这些人听都没有听过,但是还是相信太子不是信口开河,因为上面还有个他老子在坐到的,你说讲话就是欺君。而且对李承乾说的开疆之说,很多大臣都是内心欣喜的,无论各种原因他们都是赞成的,见到大家都表示同意。李承乾继续说道:“允许众多异族之人投降,既可以节省我大唐的国力,有可以显示我大唐君王的仁慈胸怀。所以儿臣请父皇可以宽大处理,但是頡利虽然不能杀,但也不能放。想他頡利大半辈子都在草原上度过的,我长安虽然经过战乱,但是也比草原繁华。所以就让他在长安过一辈子,我们可以派人软禁在长安的一处,如果他安安心心的过,大家都相安无事,如果頡利怀有异心,到时候我们再杀了他,天下人的口也可以封住。我大唐是仁至义尽。”在听到李承乾的话,尤其是第二点的时候,李世民就下决心不杀頡利了,开辟疆土是李世民一辈子的梦想,成就大唐盛世也是他的追求,頡利被俘虏后,他就有些担心这些大臣会失去进取之心,如今看来到是自己多虑了。而这个时候翼国公秦叔宝和卢国公程咬金也出列一起说道:“皇上,臣等也赞成太子所述不杀頡利。”有了两个国公而且算是军方大佬斗说了,后面的大臣权衡利弊后也跟着表示赞成。见到这个情况李世民应道:“既然众卿都认为这样,那即刻拟旨,在长安建一处房屋,让頡利住进去,让玄甲军住在周围,守卫其安全。”

见一事已了,这个时候礼部尚书启奏道:“皇上,大和使者在殿外求见。”听到大和使者,李承乾心想到日本人。而且如果历史没有记错的话,这次应该是日本的第一次遣唐使。李世民听到了后,有些印象好像是东边的一个小国家,在大业年间就到过隋朝,前段时间就到了长安,一直把她们留在了驿馆。于是说道:“让他们进来。”很快就进来穿着唐朝服侍的三个三人,齐齐的跪下道:“大和国使者,犬上三田耜,惠日,澄大拜见唐国陛下。”看着三个像狗一样的人匍匐在大殿之上,李承乾心里就感觉到厌恶。现在比别人弱就像狗一样去舔主人的靴子,请求主人给点赏赐,而一旦变强大了点就忘恩负义。对自己的主人下黑手。他知道遣唐使是来唐朝学习文化交流的,说坦白点就是来偷师的,按照李承乾的想法就是,不让他们学到任何东西。可是如今的李世民是听不进去的,他还沉浸在那种成就感里面。其实不止李世民就是下面的大臣心里也是一个想法,我大唐盛名远播就是在大海的另一边都有慕名而来的国家。这个是时候,李世民说道:“贵使请起,不知道贵使代表大和国所谓何事而来?”听到李世民的话,犬上三田耜赶紧说道:“回唐国陛下,我王感唐国陛下,盛名远播,仁怀天下,所以派遣下官代表我王愿意永世称臣。请唐国陛下恩准。”听到这句话,众大臣都是脸面冒光,即使是李世民也是一样,虚荣心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人能够克制下来而已。不战而屈人之兵,就靠名声就能让人俯首称臣。李世民道:“贵使客气了,大和国王谦虚了,我大唐愿意接受大和的诚服。赐使者犬上三田耜大唐名字御田秋”见李世民现在高兴,犬上三田耜继续说道:“谢唐国皇帝陛下赐名,我王恳请陛下,允许我们这次来的随从在唐国内学习唐国文化,交流唐国的先进知识,我大和国感激陛下的天恩。”李世民正在高兴处,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只有李承乾,秦叔宝和长孙无忌几个人眉头皱了下,猜测到这个才是这个犬上三田耜的真正目的吧,他们几个从隋朝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大和国刚从奴隶社会解放出来,经济文化军事都是十分的落后,如今是在抱上了大唐的这棵大树,但是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提高大唐的声望,估计也是因为这一点几个大臣才没有出来反对。然后就是商量了下让澄大去天台山学习佛教知识。而药师则想学习唐朝的礼仪,至于犬上三田耜就要学唐朝的吏治,带来的百余人全部进入各行各业学习。好在李世民最后弄清楚,大唐的军器监等重要地方,没有让这些人进去。这两件大事一了,后面就处理了些小事,本来还要对俘虏頡利打败突厥一事对朝廷大臣进行论功行赏的。但是考虑道突厥新贵执失思力正率突厥十多万部众在黄河一带等待李世民处理,所以决定先处理这个事后再进行论功行赏。于此后面就是处理了些各种事后就是退朝。

各位大臣陆陆续续的想外面走去,这个时候。李承乾拉着正在往外面走的秦叔宝,赶紧道:“翼国公请等一下。”听到李承乾的话,秦叔宝虽然不解但还是转身道:“不知道殿下有何事?”李承乾扬了扬袖子道:“国公,有人托本宫给秦大人带一个东西。如果有何疑问可以来我东宫”说完就把昨晚那个母女拿出来的玉佩给了秦叔宝,他也不知道这个玉佩代表什么,毕竟是古代他对这些信物的含义基本上是不懂的。却说秦叔宝看到那个玉佩接手后,不由的一震,脚步也由的踉跄几步。这个时候李承乾本计划回东宫的,突然皇帝的近侍,赵世达跑过来道:“太子殿下,皇上现在让你去太极宫书房。”李承乾道:“赵总管,可知道皇上召见所谓何事?”赵世达道:“殿下恕罪,这个老奴也不知道。皇上只吩咐太子去书房,其他什么也不知道了。”见问不出来什么,于是跟着赵世达向书房走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