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一八六一>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陆之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陆之行(2 / 2)

台湾方面早在十年之前银行业就已经起步。他们将西方的银行运营方式,和本土的传统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东方经济社会状况的先进银行体系。</p>

大明向台湾开放金融,组建合资银行,就是想要从台湾那里学习这套先进的经验,以进一步发展大陆自己的银行业。而台湾与大陆本属同根,文化思想上的差异并不很大,大陆向台湾取经学习,显然要比从单纯的向西方学习要容易的多。</p>

会谈结束之后,容闳代表大陆,与胡涟凯签署了《两岸自由贸易区建立草案》,该方案中提出,两岸将共同努力,预计在1880年之前,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从而向两岸经济一体化迈出最重要的一步。</p>

尽管胡容会谈是相当成功的,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获。但世人皆知,胡涟凯此次大陆之行,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做生意而来,他还肩负着与大陆就和平统一问题进一步磋商的政治任务。</p>

胡容会不久,曾纪泽决定在龙城接见胡凯涟。</p>

在龙城养心殿中举行的晚宴中,曾纪泽以高规格的宴会款待了这位来自于台湾的前民主党主席。</p>

台湾报业发达。大陆新闻开放,故在台湾,关于大陆这位传奇般的皇帝的报道屡见不鲜。胡凯曾任民主党领袖,除了民间报道之外,自然还能接触到不少官方搜集的关于曾纪泽的情报,他对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既充满了景仰,又充满了是好奇。</p>

这一次,他终于亲眼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物。</p>

威严却不使人惧怕,亲切之中却又隐含着咄咄逼人的英气,这是曾纪泽给胡涟凯的第一印象。</p>

晚宴的整体气氛是愉快的,几巡酒过后。胡涟凯的心情渐渐也轻松下来,这时显露出来的言谈举止才更从容不迫。</p>

曾纪泽饮过一杯酒,笑问道:“朕如果没记错的话,胡先生应该是浙江绍兴人吧,这一次回大陆,可有准备回家乡探亲的打算?”</p>

提及此,胡涟凯感慨万千,“当年太平天国之乱时,我全家都死在了战乱之中,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怕祖坟上已尽生枯草,就算回乡也认不出来啦。”</p>

这时,陪酒的容闳道:“胡先生的祖坟,皇上一直都令绍兴的地方官员年年修葺,胡先生难得回一次乡,还是去祖坟上为先人上几炷香吧。”</p>

胡涟凯当年随左宗棠南渡台湾时,只不过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文官,他想曾纪泽当时怎么可能认识自己,只怕替他修葺祖坟之事,也只是因他要访问大陆,临时而行罢了。</p>

容闳知他所想,接着又道:“当年楚军南渡之后,有人主张把他们留在大陆的亲人尽诛,祖坟尽挖,是皇上极力反对才避免了这场悲剧。后皇上亲政之后,即下旨命各地官员,凡南渡楚军将士的祖坟,无律官级大小,都要好好修葺。所以胡先生这次回台湾,可转告那些楚军的同胞,如果想回想扫墓祭祖,大陆随时都欢迎他们。”</p>

听了这番解释,胡涟凯才真正对曾纪泽由衷的感激,忙敬上一杯酒,道:“明皇真乃胸怀博大之帝王,涟凯这一杯酒代南渡的楚军将士们谢过明皇。”</p>

很好的一个插曲,使宴会的主宾双方的信任更增进了一步。</p>

又叙了一些家常。曾纪泽渐将话题引入正轨,却问道:“胡先生此次大陆之行,也参观了不少地方,可对如今的大陆有什么感想吗?”</p>

“而今的大陆,国民精神振奋,工商农林之业欣欣向荣,实乃中国又一盛世也。明皇重视以法治国,效法西人行司法独立,建地方议会,这更是难能可贵,不过……”胡涟凯笑而不语。</p>

曾纪泽道:“胡先生但说无妨。”</p>

胡涟凯便直言不讳道:“而今议会的优点已初步显现,新闻言论自由,民众之智慧也广为开启,若想更进一步促进国家之公正自由,便要开放党禁,使各党在议会中竞争,相互制约,并拓宽议会之权力,使之与行政、司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三权之分立,这才是扼制官僚**的最佳之法。”</p>

[奉献]</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