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穿越架空>一八六一> 第二百七十八章 民以食为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八章 民以食为天(2 / 2)

“实在对不住啊,总长大人,这不,光顾着收割了,把你要来这事给忘了,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呀。”那人抹着额上的汗水说道。</p>

郑观应摆了摆手,笑道:“我见谅没用,你得问问这位爷才行。”</p>

那人目光投向了一旁笑而不语的曾纪泽。</p>

大明这个报业越来越繁荣的国度,曾纪泽的肖像时不时登上报纸也是常事,那人瞧了一瞧,猛然间认出是谁,顿时又惊又喜,便要在那泥巴地里下跪,口中道:“臣不知皇上龙驾前来,有失远迎,万望皇上恕罪。”</p>

曾纪泽忙将他扶起,和蔼道:“朕事先没有通知便来打扰,马成炽先生是专注于本职之事,朕又岂能责怪呢。”</p>

马成炽是出广东,求学于香港,留学在英国的植物学博士,当初曾纪泽在江苏推广洋务之事,向国内外诚邀各行各业的才相助,马成炽便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投入到了他的幕下。</p>

曾纪泽根据他的专业力,以及偶尔得到一个灵感,让他从事起了农业作物方面的科研工作。这些年来,工矿业的一些英才们风起云涌,扬名天下之时,马成炽一直在默默无闻的守着稻香农场这一亩三分地做研究,但曾纪泽并没有忽视掉他,在登帝位大赏群臣的名单之中,就有这个不起眼的人物。</p>

他对成炽的期望并没有落空,不久之前收到他的消息,他进行了近五年之久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曾纪泽比听到他的军队打败了俄国人还兴奋,兴冲冲的便赶了来要一睹马成炽带给他的惊喜。</p>

马成没有让他失望,接下来,当马成炽将这田里种的特殊水稻介绍给众人时,在场的农业部的这些官员们一个个的都听傻了。</p>

不错,这就是传说中的杂水稻!</p>

“杂交水稻拥有杂种的优势,利用这种优势,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我们的试验班子通过多年的寻找与培育,已经成功的培养出杂交水稻量产的三系稻,这就意味着,这种高产的水稻从今以后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了。”</p>

“三系,什么是三系啊?”郑观应听不太懂马成炽的专业术语,困惑的问道。</p>

所谓三系,就是雄花不育的母稻,即不育系;给不育系授粉使其传宗接代而后代仍然保持不育的保持秒;以及给不育系授粉使其恢复正常的结实,优势又强的公稻,即雄性不育恢复系。只有三系齐备,杂交水稻才能实现推广。</p>

当年的历史之中,袁隆平从受到启发,到成功完成水稻三系配套,共花费了将近十三年的时间。</p>

当然,袁隆平是在走了六年多的弯路之后,才决心到广阔的野外寻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最终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p>

曾纪泽就省事了,他直接将杂交水稻的基本理论与简单有效的培养方法告诉马成炽,而马成炽则根据他的指引,在两年之前就在野外获得了优良的不育株,在经过两年多的三系配套试验之后,终于取得了成功。</p>

马成炽又耐心为郑观应等人讲解了一番,但他们还是一头雾水,曾纪泽却手一挥,干脆利落的说道:“听不懂就算了,朕也听不懂,你直接告诉朕,这种杂交水稻每亩能增产多少。”</p>

马成炽默默算了算,道:“按照保守估计,每调至少可以增产两成到三成以上,也就是说,一亩的产量至少可以提高到一千两百斤左右。”</p>

这个数字,足以令在场的所有人咋舌。</p>

郑观应惊叹道:“这稻子要是推广开来,那岂不是要改‘湖广熟、天下足’为‘湖广熟、世界足’了不成!”</p>

曾纪泽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遂令农业部对杂交水稻再做进一步的试验,时机一旦成熟,便先在江苏推广,进而向全国推广。</p>

欣喜的马成炽想起了什么,忙道:“皇上,这杂交水稻的名字怪不听的,百姓们都吉利,请皇上给赐个吉祥的名吧。”</p>

曾纪泽沉思了片刻,道:“这水稻在国家兴隆,天下太平之时而生,就叫它‘隆平稻’吧。</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