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也该告诉我们了吧不是吗,泰莎?这个废墟里究竟有什么东西啊?说起来
很抱歉,现在还不能说。
打断克鲁兹的不平,她重新下了指示。
我接下来要下到那座废墟里去。相良先生负责护卫。烈焰魔剑先留在飞机里。
这段用于更新貌似是短了一点哈百科线
没办法,更新点就在这里,下一个更新点有点远,要是拖过去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关于自白剂:
也叫吐实药之类的,查了一下发现大概是硫喷妥钠一类的东西
吐实药是一种静脉注射的,被称为硫喷妥钠。它是一种黄色晶体,能够溶于水和酒精。它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缓心跳,降低血压。由于它的镇静作用,美丽国监狱在处决犯人时就首选该药。
有人把适当剂量的硫喷妥钠称为吐实药。它可使人变得滔滔不绝并讲出实情。不过,吐实药并非对所有人都有用。(都被麻翻了还有什么用)
附赠,硫喷妥钠说明书
淡黄色粉末,有潮解性,易溶于水,水溶液(1:40)呈强碱性(ph9.5~11.2)。能溶于酒精,有蒜样臭味。
为超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常用于静脉麻醉、诱导麻醉、基础麻醉、抗惊厥以及复合麻醉等。
(1)静脉麻醉一般多用5%或2.5%溶液,缓慢注入。成人,1次4~8mg/kg,经30秒左右即进入麻醉,神智完全消失,但肌肉松弛不完全,也不能随意调节麻醉深度,故多用于小手术。如病人有呼吸快、发声、移动等现象,即为苏醒的表现,可再注射少量以持续麻醉。极量:1次1g(即5%溶液20ml)。
(2)基础麻醉用于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精神紧张病人。每次灌肠30mg/kg(多用于小儿);或肌注,每次成人0.5g,小儿15~20mg/kg,以2.5%溶液,作深部肌注。
(3)诱导麻醉一般用2.5%溶液缓慢静注,1次0.3g(1次不超过0.5g),继以乙醚吸入。
(4)抗惊厥每次静注0.05~0.1g。
(1)潮解后或配成溶液后,易变质而增加毒性,故如安瓿已破裂,或其中粉末不易溶解而有沉淀,或溶液带颜色,即表示已变质,不宜再用。
(2)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及喉痉挛,故注射宜缓慢。如出现呼吸微弱,乃至呼吸停止,应即停止注射。使用时必须备以气管穴管、人工呼吸机及氧气。
(3)用后无呕吐、头痛等副作用,但常引起喉痉挛、支气管收缩,故麻醉前最好给予阿托品以作预防。如心搏减少,血压降低,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或麻黄碱。
(4)药液不可漏出血管外或皮下。
(5)休克未纠正前及心力衰竭者禁用。肝功能不全、低血压、支气管哮喘患者、新生儿、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不全者慎用。
(6)对巴比妥类过敏者禁用。
全麻药并不一定能让人说真话,基本是能睡着或胡言乱语的比较多啊,顺带一提,问名字是全麻苏醒时必须的步骤,因此那个男的才问雷蒙的名字。
关于雷蒙想到的菲尔茨奖:
菲尔茨奖以加拿大数学家约翰菲尔茨的名字命名,授予取得杰出成就的40岁以下的数学家。
约翰.C.菲尔茨(Fields)于1863年5月14日生于加拿大渥大华。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他17岁进人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丽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土学位,26任美丽国阿勒格尼大学教授。1892年他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于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
约翰菲尔茨1924年主持第七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时,提出利用大会结余的经费设立一项基金,用于鼓励青年数学家。1932年他去世前又捐赠了一部分财产,加上第七届大会的结余作为基金,设立一项不署国名、团体名和个人名的奖金。1932年第九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决定设立菲尔茨奖,获奖者经由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执委会选定的8人评委会评选,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奖。1936年首次颁奖。该奖每4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不超过4人,每人可获得一枚纯金制成的奖章和奖金。奖章上刻有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头像,并用拉丁文镌刻超越人类极限,做宇宙主人的格言。该奖被认为是国际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所以说没有诺贝尔数学奖)
1982年,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荣获菲尔茨奖,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位华人。2002年的菲尔茨奖由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获得。
真的能完整地描述小要身体曲线的话,那个该是什么模样的算式啊我,我数学不好算了||||
关于雷纳德走调的歌声:
首先是关于谁人乐队:
在60年代的英国乐坛以甲壳虫乐队为发端的摇滚乐新时代里可谓群雄并起,争奇斗艳。除了甲壳虫和滚石乐队,最有个性,也最引人争议的就是谁人乐队(TheWho)了。谁人乐队于1964年在伦敦成立,它的4位成员是:主唱罗杰达尔特瑞(RogerDaltery);贝司手约翰恩特维斯托(JohnEntwistle);鼓手凯思莫恩(KeithMoon);彼得汤谢德(PeteTownshend)则是乐队的核心人物,是吉它演奏家和词曲作家。
在乐队生涯的数年中,经理人换了数届,乐队名称也相应换了数次,而乐队成员却始终如一,配合默契。在两位经理人凯特伯兰特和克里斯坦普的先锋创意下,乐队正式定为TheWho,逐渐确立了布兰顿之声(ASonicBrighton)的音乐风格,以音色异常嘈杂喧嚣的个性特征立于乐坛。1965年,乐队凭藉一曲《Ican'tExp-lain》登上了英国流行歌曲排行榜,之后的几张专辑《ion》,《TheWho'sSellOut》以及《MagicBus》都取得了成功。TheWho对摇滚乐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创作并主演的摇滚歌剧《Tommy》,它开创了流行艺术更为广泛的领域。当1967年这部歌剧在纽约上演时,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以后的蒙特利尔摇滚艺术节上,它可谓出尽风头。70年代,TheWho作品不断问世,但在专辑《WhoAreYou》推出仅1个月后,凯思莫恩由于服用过量麻醉剂身亡,这给乐队蒙上了难以消减的哀伤。乐队难以重振昔日雄风,在1982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巡回演出后,乐队成员各奔东西,离开了这个曾带给他们辛酸和荣耀的团体。
1985年,乐队为LiveAid赈灾义演而重组。1989年鼓手SimonPhillips代替Jones再度重组TheWho,为纪念乐队成立25周年举行全美巡回演出。不管歌迷当时是怎样的尽兴,媒体一致对之表示不屑,认为他们只是再想捞一票罢了。1994年,TheWho为庆贺Daltrey50岁生日聚在一起表演了两场音乐会。此后TheWho还有过不少演出,包括为查尔斯王子基金募集资金等,但均被认为是失败的。
然后是那支歌
"TheRealMe"出自PeteTownshend1973所作的第二张全摇滚音乐剧,《Qua*rophenia》。(四重人格)。这是专辑中的第二首歌曲。歌剧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吉米的英国Mod男孩,他拥有4个独立的人格(娘喂两个够受了四个)。
作者汤谢德提到这首歌时总是叫它Canyouseetherealme。
这是歌词。
Iwentbacktothedoctor我回去找我的大夫
Togetanothershrink.去做又一次的心理咨询
Isitandtellhimaboutmyweekend,我坐下把我的周末向他讲述
Butheneverbetrayswhathethinks.可他从不把他的想法向我透露
Canyouseetherealme,doctor?你能看见真正的我吗,大夫?
Iwentbacktomymother我回去找我的妈妈
Isaid,"I'mcrazyma,helpme."我说,我要疯了,妈,救命。
Shesaid,"Iknowhowitfeelsson,她说我明白这是个啥感觉,儿子。
'Causeitrunsinthefazhuanly."因为这东西是世代相传的。
Canyouseetherealme,mother?你能看见真正的我吗,妈妈?
Thecracksbetweenthepavingstones铺路石间的条条裂痕
Looklikeriversofflowingveins.看起来就像流动的血脉
Strangepeoplewhoknowme认识我的陌生人们
Peepingfrombehindeverywindowpane.正从每扇窗后窥视
ThegirlIusedtolove我曾经深爱的姑娘
Livesinthisyellowhouse.住在这间黄色的房子
Yesterdayshepassedmeby,昨天她与我擦肩而过
Shedoesn'twanttoknowmenow.她已经不再想理解我
Canyouseetherealyou?你能看见真正的我吗,能吗?
Iendedupwiththepreacher,我最后去找了牧师
Fullofliesandhate,说的全都是谎言与憎恶
Iseemedtoscarehimalittle看来我是有点吓到他了
Soheshowedmetothegoldengate.所以他把我领向了金色的大门。
Canyouseetherealmepreacher?能看见真正的我吗,牧师?
Canyouseetherealmedoctor?能看见真正的我吗,大夫?
Canyouseetherealmemother?能看见真正的我吗,妈妈?
Canyouseetherealme?你能看见真正的我吗?
歌词翻译得有点汗哈凑和一下,英文太难了雷纳德唱的应该是最后这里嗯,因为我没有找到真正的有歌词的版本这个,大家可以听一下旋律。
歌曲名:therealme
请点击此链接:users1.ee.lstonerealme.zhuand
users1.ee.lstonerealme.zhuand
然后是图瓦共和国:
图瓦共和国(РеспубликаТыва,又名Тува)是俄罗斯联邦中的一个主体行政单位,首府为克孜勒。图瓦共和国位于蒙古国西北、西伯利亚以南。图瓦共和国的国土在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唐努乌梁海的主要地区。
地理概况
面积:170,500km²
气候:温带大陆型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一月份平均气温32C,七月份平均气温+18C
地形:四周被赛留格木山、唐努山、西萨彦岭和东萨彦岭环抱,东部为上叶尼赛盆地。境内主要河流为叶尼赛河。地貌以森林、草甸和草原为主。
自然资源:图瓦的主要矿藏包括金矿(主要以砂金形式存在)、铜、铱、铁矿(分布在克木奇克河流域和乌木奇克河流域)、煤、云母、岩盐、石棉、石墨、大理石、菱镁、硫磺。境内矿泉众多。河流和湖泊内渔产丰富。
时区:图瓦位于东七区(UTC+7)
人口:305,510人(2002年),主要民族包括图瓦族(77%)、俄罗斯族(20.1%),还有少量科米族和哈卡斯族。男女比例为1:1.108。
历史
公元十二世纪时,图瓦地区居民为哈卡斯人(吉尔吉斯人),17世纪早期,沙俄哥萨克在此建立毛皮征收站。17世纪中叶,图瓦被蒙古人征服,大多数哈卡斯人迁移到南方(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准噶尔人和喀尔喀人迁居于此。18世纪以后,图瓦地区直接臣属于喀尔喀蒙古,并通过喀尔喀与清朝的藩属关系从属于中国。清时图瓦地区也称唐努乌梁海,隶属乌里雅苏台办事大臣管辖。19世纪末,俄国开始向图瓦移民,设立商站、开办金矿。清朝灭亡后,俄国伊尔库茨克总督通过煽动图瓦人驱逐中国商人和边防军官而排挤了当地的中国势力,并于1914年6月宣布对图瓦进行保护。1921年苏联在形式上放弃对图瓦的占领,当年8月14日,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1926年起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10月,又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权利;1961年10月,改名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于1993年改名为图瓦共和国,仍留在俄罗斯联邦内。
图为图瓦共和国,这个离我们国家还是挺近的。
不过那里有没有小镇呢,恐怕是没有吧。笑。
那,今次的百科就到这里。请看下次~啊,还有请多多指正~~~
加叔叔啊你的目的达到了后记线
我说过宗介会做出人生第一次的壮举如何,看到了吧。绝对可以用壮举来形容。
对于宗介来说,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玩笑,居然可以拿小要和泰莎的关系这个他一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作为主题,真应该说佩服他的胆量呢,还是该怎么说呢。
总之给我的感觉更大的是时过境迁。
如果这玩笑开在一年以前,那恐怕泰莎就要高兴得从飞机上蹦出去了。但是到了现在,泰莎也已经没了相信它的心情。而以前的宗介当然不会开玩笑,也不会说出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样随便的话语,也永远不会有要成为一个普通的男人,一个不需要武器的男人这样的想法,因为对于以前的他来说,生活的定义,除了打倒眼前的每一个敌人和时刻准备着在某一天战死之外别无其它。对于以前的他来说,手里拿着武器,才算是普通。
加叔叔就是对此感到心痛,所以才借着小要的任务这个机会,用可以算得上是休克疗法的方法,试图把宗介的人生观价值观来个180度大转变的。
然后,他的目的达到了。
可是,在欣喜的同时,却总是有种微微的惆怅。
那个能让我们笑到抽筋的战争狂人宗介,木头脑袋宗介,已经渐渐不复存在了。
今后,我们恐怕再也无法看到他在花坛下埋地雷,在课堂上扔手榴弹,爆破处理鞋柜的情书,在楼道里展开枪战了吧。
今后,我们恐怕也无法再看到他为了任务忘记晚饭惹小要生气,被泰莎表示好感而手足无措,还有把接吻和人工呼吸搞混了吧。
原本就是构筑在校园喜剧和军事动作二者微妙平衡上的全金,随着天平的一气倾斜,已经铁定要迎向终点了。
真的,就要结束了。
即使觉得留恋,但其实也明白,那是最好的结局。
总有一天,所有的喧嚣都会过去,日子总要归于平淡。
总有一天,宗介和小要会变成很普通的夫妇,推着婴儿车,拎着购物袋,走在喧嚣的十字街头,融入人群,再也不被发现。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把曾经的ji情锁进记忆的角落,忘记全金,忘记动漫,忘记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个名叫努力屋的东西的存在,变成普通的大人,过上和父母一样的,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人生。
这是必然的规律,谁也无法违背。
随着实习的过去和毕业的临近,愈发感觉到的是时间的紧迫。已经快要走向25岁的我,开始听到自己现在所居住的世界,发出破碎的声响。
到一切结束的那个点为止,究竟还有多长的时间虽然不清楚,但应该已经不会太远了吧。
到那时候,我就必须被迫作出选择,而且很明显地,我不可能选择活在网luo和虚幻里,所以唯一的可能也就很明显了。
但是在那之前,首先要把能做的都做了。不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人,没有说即使失败了也不后悔的资格。
我说过在所有人都幸福之前我不会停下来。所以就算世界只剩下最中间的那根柱子让我站立我也绝对不会停下脚步。
我当然不可能说要反抗命运什么的这种大话。这只是过一天是一天的寒号鸟精神。或许明天就会发生让我不得不停下翻译的什么重大事件,但起码在明天之前,我还能继续。
在第四年的这一天,小道要重新向自己以及看翻译的各位立下誓言。
只要我的生活还能给我留下一口气在,我就绝对,一定,不会停下来。
在所有人都得到幸福之前,在所有人都变成大人之前,请让我实现我一生唯一的愿望吧。
拜托了。
总觉得自己说的很多话都像是在挣扎其实也不必想得那么复杂吧。就像宗介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吧。呵呵。四年来遇到的困难也不少了,不是也活过来了吗。所以没关系,大家也不必太担心。真的。
说回本章情节。
看到这话里小要被雷纳德那样做还能保持心情平静的人,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强人。先被殴打,后被强吻,大病初愈的小要得多么难受,看着我都快要蹦起来了(不,其实是已经蹦了起来吧)。按照真夏大说的,殴打还可忍,强吻不可忍真的是那样。这样下去,小要再遇到宗介的时候应该怎么说呢啊啊啊啊。
说起来就算再亲近,有些话也是不好说的就是那么回事。同样的,娜美的事情,宗介又该怎么说才好呢。不过,就算是不知怎么说才好,也不应该由别人的口说出来,在这一点上,只能夸奖雷蒙了。娜美的事情,大概也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吧。那或许是他的初恋也说不定。可毕竟是大人,经历的场数不一样,比宗介和小要还有雷纳德都要成熟得多了。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有这样的心胸,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也说不定呢。
这样的人,最后会幸福的。
如果雷蒙最后能和幽灵组成一对的话那个,贺东老师你可以考虑以他们为主人公再写一部间谍大戏了呵呵。只要雷蒙没在那之前就被幽灵给杀掉啦。
还有小要。
无论是从雷纳德手中抢回了雷蒙生命的时候,还是为宗介平安无事而捂脸抽泣的时候,她的身姿,永远都是那么的美丽,散发着光芒,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勇气。
正因为如此,她才是永恒的女主人公。
曾几何时,有人曾经在留言里,留下支持小要的诗那种东西。虽然看来有点狂饭的感觉,但实际上,也正应该如此。
支持她,鼓励她,包容她。
无论之后会如何,我们只要相信。
这个英勇无敌又比任何人都善良的少女,可以突破一切阻碍,不仅仅等着被救助,而是靠自己的力量,回到所爱的人们身边。
总有一天。
雷纳德。
你问别人能不能看见真正的你。
可现在的你是真正的你吗?
如果还能正常地思考的话,以他的智力,会分不清楚开枪和走火的区别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而且以他对小要的理解,也不应该会那么认为的。虽然不能承认,但是他始终是喜欢小要的,并且也捉摸透了她的性格。和单纯基于爱与信赖的宗介不同,他对小要的理解要更加理性。
聪明如他,不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赌注的。如果他当初就认为小要会开枪,那怎么还会把枪递到她的手里呢。
所以说因为小要伤了他的心于是性情大变这种说法,其实总觉得有点站不住脚。只能认为是他在醒来的时候,思维就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的运转了。
我总觉得,或许他是被耳语操纵了一部分精神也说不定。而且还是在自己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完全不留痕迹地融合,让他连最后一点相信的心也失去了。
和小要不同,不能相信的人,也就没有得到支持的可能性了。
我不知道贺东老师所谓没有起落架的飞机是暗喻了什么,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总有一天要掉进漆黑的大海,再也无法浮起来。
那个一切的元凶耳语,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连雷纳德也要变成舍弃的棋子了。
即使是再怎么十恶不赦,如果在连真正的自己也找不到的情况下死去,那也未免太可悲了。
所以宗介,请拯救他吧。
无论以怎样的形式。
怎么说呢,我对雷纳德的感情其实挺复杂的,因为不希望有人死了所以也不希望他死,可是又不知他不死的话应该怎么处理才算合适只能看贺东老师怎么安排了。
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因为是五一,所以另外翻译了一点别的东西。是之前从萨斯特君那里得到的,这里一并翻给大家,算是开屋大祭特典吧。
那么请特约嘉宾登场换幕线
全金见闻录番外编
(突然的)最终回TheLast10years最后的10年
激荡的20世纪
蔓延的战火,无止境的枪声,对立的超级大国。
以图片&泰莎+小要的脱口秀来为您剖析,世纪末混沌的世界形势!
泰莎:好了,这次是现代史的学习时间!
小要:上次的机器人特辑(啊这个很遗憾,没有买到|||)也好,这个企划,是不是有点想在问卷调查上拉票的意思啊?
泰莎:你在说什么啊。我们可是激荡的20世纪末的目击者哦?有义务向着21世纪好好地把历史传递下去的。
一发核弹
震撼了世界
泰莎:20世纪最后的10年,中东的战乱揭开了帷幕。1990年8月,伊拉克向邻国科威特进军,并最终将其占领。国际舆论将此作为侵略行为而做出反击,派遣了以美军为核心的多国部队,驻守沙特阿拉伯,与伊拉克军行成相互对峙的态势,然而
小要:沙特也是伊斯兰国家嘛。不会乐意异教徒的军队闯进家门大摇大摆地逞威风的。
泰莎:当地居民的反对并不只局限于沙特,还扩展到了周边的伊斯兰国家,更加深了原本就已经很不安定的中东的混乱。
1991年2月,在科威特境内开始交战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军,以及数十万的普通市民的头顶上,一发核弹炸裂了。被推定为百万吨级的这次爆炸,使科威特的主要部分几乎全部毁灭,两军也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损失。
小要:我们那时还是小学生,但好像是闹得很厉害呢。还有说着苏联一定会打导弹过来的!跑到乡下去的之类的人呢。
泰莎:让这枚核弹爆炸的究竟是何许人也虽然不明,但确实是造成混乱的最大原因。顺带一提,这个到现在也仍然是谜。因为当时战况正向着对多国部队有利的局面发展,因此美丽国没有使用的理由,伊拉克的侯赛因大总统(呃已故。)也坚决否认。主力部队基本都被毁灭的美丽国下一个怀疑的目标就是苏联了。美苏之间进行激烈交涉的期间,双方首脑的手指都一直放在核导弹的发射按钮上。简直就像是古巴危机(1962年,苏联企图在古巴配备核导弹,美丽国对此表示反对,两者之间的紧张高达几乎要爆发核战争的程度)的重演,人类被逼到了因核而自灭的边缘。
这次危机能够得以避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正因为此人到那时为止,对美丽国的外交态度一直都相对比较良好,所以美丽国才能接受核爆炸与苏联无关的说法。
然而,苏**内的保守派认为戈尔巴乔夫的这种行为只能称为懦弱,半年后的8月,军队的特种部队袭击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福罗斯的总统别墅,暗杀了戈尔巴乔夫。这种激进行为虽然在转瞬之间就被继承戈尔巴乔夫的**保守派镇压下去了,但由此,苏联开始一口气右倾化,对西方的对立姿态也逐渐增强了。
图片说明:
1991
苏联军再次侵略阿富汗
被阿富汗游击队捕获的RK-92。由于机体的损伤并不明显,看来是此后施加了简单的维修,然后为游击队一方所使用。
1995
第五次中东战争
在贝鲁特(黎巴嫩首都)内作战的M6。伊朗军的追加装备(RPG对策装甲,铁网,锁链等等)产生出独特的魄力。
混乱的中东
蔓延的战火
泰莎:对混沌的中东视而不见,右倾化了的苏联,再次侵略了在戈尔巴乔夫政权下已经一度抽手的阿富汗。目的和上一次一样,是为了驱逐伊斯兰游击队,维持**政权。
小要:怎么觉得这个照片就算在哪个边边角角的地方拍到了宗介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呢
泰莎:由于在中东全境的伊斯兰武装势力的活性化,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活动也开始激化,被接二连三的恐怖行为点燃了怒火的以色列,对有游击队据点散在分布的邻国黎巴嫩派遣了军队。本来是以重现1982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为起始,但和伊斯兰、阿拉伯的各国回避了直接介入的上一次不同,在反以色列的国内舆论的背景下,叙利亚、约旦一同参战,第五次中东战争最终扩大并长期化了。
或许会是这样也说不一定
另一个90年代
泰莎:那么小要小姐,说起来你认为东西冷战是怎样一回事呢?
小要:我想想啊就是两个孩子王,美丽国小朋友和苏联小朋友,各自拉着一帮娃娃部下在公园里相互对阵的样子吧?虽然部下们之间会发生小争斗,但不至于弄到连老大之间都直接开打或撕破脸皮的地步。
泰莎:因为如果真的认真起来的话,可就变成用核导弹对打了。换言之,就是双方都以自己本身作为人质而达成的一时的和平。这种疯狂的时代虽然如今也依然继续着,但实际上在八十年代后半,曾经有过一段就要看见它终结的时期。被暗杀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就任苏联总书记,他在国内进行改革,缩减军队,对外打出协调与融合的路线。与美丽国签订了全面废止中距离核武器的条约,还撤回了派遣到阿富汗的军队。
顺着这股潮流,1989年曾经是东西冷战的象征之一,分隔东西柏林的柏林墙被推倒,翌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一直饱尝国家分裂之苦的德国得以统一。
小要:到这里为止都还好呢。
泰莎:是啊。可是像前面一页所叙述的那样的,科威特的核爆炸和戈尔巴乔夫的暗杀事件改变了一切。
小要:假如啊,我是说假如。如果那些都没发生,后面究竟会变成怎么样呢?
泰莎:也是啊虽然只是一种可能性啦,不过或许苏维埃联邦这个国家本身都会不存在了也说不一定。
小要:哎怎么会嘛?那个体积也好态度也好都大得不得了的国家?
泰莎:苏联这个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个非常勉强地拼凑起来的大家庭。虽然表面上是15个共和国所组成的联邦,但实际上却是由人口、面积均为最大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掌握着几乎所有的实权。彼此之间勉强地结合在一起,只是由于苏维埃联邦**的一党独裁制的强权而已。事实上,是个构造上有非常脆弱之处的国家哦,苏联。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虽然在经济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却削弱了**的权限,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内部抗争,使得**的威信对国民来说逐渐下降了。
1991年通过军队的过激行为,使保守派得以夺回政权这种历史的流向,碰巧还是对**有利的,但如果时机稍微不对的话,就会使党的信用更加降低,举例来说,如果允许了民族派的抬头,俄罗斯共和国就会要求反叛,独立,并要求**解体之类的可能性或许也是存在的。
小要:简要来说,就是说共和国开始座自作主张,联邦崩溃,体积变得稍微小一点,名字也会变成俄罗斯也说不定呢。真是无法想象啊。(但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在东欧,在亚洲
火种继续暗暗燃烧
泰莎:实际上历史并没有变成那样,以德国统一为象征的东欧的民主化运动,也由于苏联的保守政权的积极介入而一次次地受挫,虽然苏联不惜行使武力的的强硬行径被国际舆论大加批判,但苏联对此全然不加理会。曾经一度就要开启的铁窗帘,再一次被严密地关了起来。
小要:啊这个就是捷克事件吧。看过新闻所以有印象。这个长得一副青蛙脸的AS在那以后就完全定下反派角色或者被*掉的角色的路子啦。
泰莎:结果,90年代经历了动荡的前半,后半则是各地区之间重复上演小的争端,继续相互对峙。最终成为了一个杀气腾腾的年代。
小要:这边的相片是最近的呢。
泰莎:是1998年的美韩军事演习呢。(注:全金的主线故事发生在1998-2000年)这一年的演习,也具有对表现出活跃动向的北朝鲜军的牵制的意味,最成为了包括动员四艘大型两栖作战舰艇的大规模登陆演习的行动。
小要:喂喂,别太自以为了不起喽,你们这种小破国我想什么时候打烂就能什么时候打烂,所以想找茬儿的话我随时奉陪是吗?真是没有大人样儿。
泰莎:去冲绳修学旅行的高中生乘坐的客机被劫持,被要求降落在北朝鲜的平壤也是,由于被国籍不明的特种部队搭救,事件的全貌还包裹在谜团之中,这件事,也是近年来美朝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呢。可不是别人的问题哟?
无休无止的
连锁的恐惧
小要: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原因是?是什么主义或者宗教之类的吗?
泰莎:这些作为表面的大义名分倒是还能用。
小要:那,就是钱或者地下资源之类的?
泰莎:一百年前的话或许还有这个原因,现在可是无法这样考虑了。因为现代战争是吞钱的无底洞。是最不划算的生意了。
小要:那到底是什么呢?
泰莎:在我看来是恐惧吧。
在幻想世界里出现的那种,为了满足野心和**而进行战争的国家,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吧。
苏联也好,以色列也好,北朝鲜也好,其行动的第一根源,就是会不会被灭国呢这种被害者意识,也就是恐惧。出于历史性,地理性地,总感觉到自己正被人盯着,处于不利的地位。对于苏联来说,是过分广大的国土和过长的国境线让它觉得守不过来,以色列则是相反地,由于太狭小了所以觉得万一有点事在转眼之间就会被占领了。其他的国家看来是侵略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值得夸耀的为了生存的行动。(穴花:总觉得这个说法也适用于日本)
小要:本大爷是最厉害的!无敌无敌!无论啥时候都奉陪!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的话,就不会打架也不会发生战争了?
泰莎:那样也有那样不好的地方呢
图片说明
1993
布拉格之春再现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运动是被坦克碾杀的,而1993年则由AS担任了同样的角色。对市民进行*威行动的RK-92。
1998
美韩共同军事演习
1998年11月,在韩国的京畿道上实行登陆演习的美海军士兵。气垫登陆艇LCAC已经可以搭载两台M6A2(海军军队式样)。
这样的图片很有魄力呢叹服线
(灯光转过来)
小道:谢谢泰莎姐姐和小要姐姐的解说。怎么总觉得这样的照片,看起来很像真的的样子
小播:哎?实际上不是真的吗?
小台:嗯那个对于我们来说,算是平行世界吧说起来究竟是怎样得到的啊这些照片(汗)
小道:啊,糟了。忘记报幕了。哦哈Fuel特别节目。本次的主题是真正的现实~让我们来对比一下我们这边的过去和全金的过去的区别吧!
小播:说起来,过去不是只有一个吗?
小台:那种小事就放在一边吧|||
实际的海湾
不存在的核弹
小道:真正的海湾战争发生的时候,我们还很小呢。因为是1990年发生的事情嘛。
小台:我爸爸似乎可能会去的样子不过遗憾的是,已经没办法问他了呢。
小播:那么实际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小台: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确实占领了科威特,而且是在一天之内。那之后,美丽国确实也有出兵,但是,并没有核弹爆炸。战局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局面,从1991年1月17日起,美军大量飞机开始狂轰乱炸,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已经达到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小播:还没正面交锋就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呐怎么可能赢得了
小道:感觉上好像拿金块从天上往下砸人一样钱多的就会赢哪
小台:就是说啊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成了各自任务。整个地面进攻历时100小时,相当顺利地完成了,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呢。
小播:幸亏没有真的放核弹呢,否则科威特这个小国岂不是平了
小道:之后的核污染也是很大的问题呢而且很多年都不会消失的说起来,相良大哥也曾经去过伊拉克呢。身体,真的没问题吗
小台:这个嘛只能说他运气好,没有事情吧。
戈尔巴乔夫还在
苏联却不在了
小台:说起来,奶奶给我留下的遗物中有个90年以前的地球仪,上面画着苏联呢。
小播:哦哦,那个,我家也有。真的挺大的。
小道:历史课本上讲了戈尔巴乔夫这个人呢。唔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生。1952年加入**,契尔年科(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死后,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5月11日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总书记,这里和小要姐姐讲的是一样的。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并宣布苏联将允许东欧国家民主化。这个政策在东欧于1989年内导致了一系列大多是和平的革命。只有在罗马尼亚发生了暴力事件。这实际上结束了冷战,为此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0月15日获诺贝尔和平奖。但苏联和东欧的民主化同时也削弱了**的权力,这最后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小播:所以说,这位大叔在西方的评价才会那么高吧。毕竟冷战结束是件好事,不过当然,苏联人很多不买账就是了,然而啊,这个大叔最终也没有被暗杀吧?
小道:嗯,实际的情况是,他只是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别墅里被软禁了三天而已,这个就叫做819事件。
苏联时间1991年8月19日清晨六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发布命令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同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移交给苏**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该委员会同日发布了"第一号命令"。此时正在黑海海滨克里米亚半岛休养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在别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联系完全中断。
然而,在后来的俄罗斯领导人也就是叶利钦的鼓动下,情况发生逆转。20日晚,议会大厦前已聚集了数万*威群众。有些人构筑了堡垒,要誓死保卫议会。21日下午,苏**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21日晚8点,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并称将于近日内重新完全行使他的总统职权。22日凌晨,戈尔巴乔夫于从黑海休养地克里米亚乘飞机返回苏联首都莫斯科哇,很惊险呢。如果是全金的世界,他就没活着回去了呢。
小台:虽然活着回来了,可是,8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的威信很快下滑而叶利钦的声名大涨。虽然想要依靠他,但叶利钦并没有和戈尔巴乔夫一道建立所谓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最后苏联还是在1991年12月25日那天崩解了。于是,戈尔巴乔夫大叔现在也依然活蹦乱跳(虽然已经76岁囧),可苏联却不在了
小道:总觉得很可惜呢,有多少教科书和地图和地球仪就那样不能用了很浪费耶。
小播(囧TZ):该担心的不是这个问题吧!?
其实苏联它啊
只侵略了一次阿富汗
小道:接下来说说阿富汗战争吧。和泰莎姐姐所说的不同,其实真正的阿富汗战争就只有一次,因为没有核弹爆炸,戈尔巴乔夫大叔并没有被暗杀而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当然1991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也就不可能存在啦。
小播:嗯,所以说事实上,苏联也只在1979年到1989年这十年间侵略了阿富汗。(翻个资料出来念)
1979年12月27日,苏联派遣8万多人的现代化军队,大举侵入阿富汗,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其他大城市,处死了当时的总理阿明。之后,苏联扶植卡尔迈勒组成了亲苏政权。
苏联入侵后,阿富汗人民奋起抵抗。十几支穆斯林爱国武装在喀布尔市郊、坎大哈、赫拉特和全国的山区要塞展开了抗苏斗争。1981年,其中的几个抵抗组织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丽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在全国开展抵抗苏军入侵的斗争。
苏军入侵阿富汗,还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1980年1月,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了《要求外**队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的决议。以后历届联全国大会上,苏联都遭到各国的强烈谴责,要求苏军撤出阿富汗,实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
1986年2月,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抵抗和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下,苏联被迫表示,愿意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1988年,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美丽国、阿富汗喀布尔政权和巴基斯坦四国外长在日内瓦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协议。协议包括四项文件和一项关于联合国提供监督的备忘录,要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喀布尔政权互不干涉内政、阿富汗难民自愿返回家园,以及由美、苏提供国际保护。协议还规定,苏军从1988年5月15日起,9个月内全部撤出阿富汗。1989年2月15日,苏军按照协议规定全部撤出了阿富汗。阿富汗战争就此结束了虽然好像现在也没觉得那里很太平就是啦
小道:按照这个年代来计算的话,相良大哥是不可能参与第一次战争的吧?造就相良大哥的是没解体的苏联和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也就是说,整个全金发生都是在虚构的基础上,和现实世界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嗯果然还是很微妙呢。
小台:其实咱们的出生年代也很微妙喔,所以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虽然不和平
但第五次中东战争也没有持续那么长
小播:说起来那个世界,中东战争的次数不一样吧。
小台:嗯,这边确实也有5次,可是第五次可不是在1995年而是在1982年哦。
第五次中东战争(亦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发生在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美丽国的支持和纵容下,借口其在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悍然出动陆海空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支持巴解组织)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行动的代号就是刚才泰莎姐姐提到的为了加利利的和平。
到6月11日,以军占领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国际公路以南2800平方公里的黎巴嫩土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这一地区的基地被全部摧毁,武装力量的主力也遭到重大损失。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也受到以色列空军的重创,萨姆导弹设施和空军力量遭到到重大损失。6月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接着,以色列调集重兵对巴解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包围和攻击,后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在维持和平部队的监督下,巴解总部及其万余名武装人员不得不撤出贝鲁特,分散到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在贝鲁特的1000多名部队也同时撤走。9月13日,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力量安全撤出后,负责监督撤军的多国部队撤出了黎巴嫩。但是,以色列军队拒绝撤军,仍旧占领着黎巴嫩1/4的领土,并于9月15日占领了贝鲁特西区。随后,在美丽国的调停之下,经过5个月的谈判,黎、以双方就以军撤出黎巴嫩的问题达成了《黎以撤军协议》,以色列基本上达到了入侵黎巴嫩的目的。
小道:所以说,约旦并没出兵,这次战争也没有长期化就那样结束了吧?听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向苏联、叙利亚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紧急求援,但他们反应冷淡呢。
小播:是因为当时的马岛战争和两伊战争,阿拉伯世界整个一团乱了吧?战争和政治方面的事情很多咱们搞不清楚呢。(要背下这些,脑子也会一团乱了)
小台:差不多应该是那样的吧?所以说,如果按照那个世界里1995年左右才开始打的话,那个应该是第六次才对吧。对吧?不过,要说以色列侵略黎巴嫩还是第五次的题材呃,择不清楚了
小道:搞不清楚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不搞了,换一个。
小播:真,真干脆囧
直到现在也依然存在的
美韩联合军事演习
小台:嗯,所以就换一个吧。说一说美韩军事演习的问题。
小播:关于演习有简单的介绍呢。小道要念吗?
小道:嗯。那我念。
美丽国和韩国每年三大例行联合军事演习分别是阿尔索伊、鹞鹰和乙支-焦点透镜。到现在也经常有进行。
阿尔索伊(RSOI)演习,又名联合战时增援演习。阿尔索伊一般是每年的3月到4月进行,演习内容是,一旦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美军对韩**队进行接收、集结、前运和整合(RSOI)。这一演习是美韩两军自1994年起每年举行一次的例行性演习。2002年,阿尔索伊军事演习成为朝鲜半岛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当时有1万多名驻太平洋地区美军和3万多名韩军官兵参加了这一演习。
鹞鹰演习,是美韩两**队之间的年度性三军联合演习,演习以野外机动训练和特种作战为主,一般在每年10月进行。鹞鹰演习始于1961年,2002年并入阿尔索伊。美**方称,鹞鹰军事演习将检验美军在该地区的威慑能力。
乙支-焦点透镜演习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是美韩为所谓的阻止朝鲜半岛爆发战争,加强美韩联合作战战备而举行的军事演习之一,主要通过计算器模拟进行,一般在每年的8月中下旬进行。2003年的乙支-焦点透镜模拟和预测了在韩国的主导下统一朝鲜半岛的结果及战争中的各种可能。
小台:这个就连择不清楚的我们也明白是在吓唬谁呢。
小播:一点也没错呢。不过朝鲜最大的本领就是胆子大吧?无论你怎么吓人家就是不害怕,这个会让吓人的人很没有成就感呢。
小道:汗。怎么感觉你在说上次那个生日会的事情
小播(顾左右而言它):错觉吧,错觉。
还有其他的背景事件
快速问答Q&A
小台:节目做到这里差不多了吧?时间快要到了。
小播:哎~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讲给大家呢~
小道:可是我觉得听节目的大家的脑已经不能接受这么多的资料了那个小台,咱们用快一点的方法?
小台:嗯,那,每个知识点一句话怎样?连锁问答,断的人要挨罚喔。
小道:嗯好。那我先来问啰。布拉格之春是什么?
小播:布拉格之春(英语:PragueSpring捷克语:Pra-skjaro俄语:пражская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同时也是某个音乐节的名称。换我问了。捷克事件?
小台:布拉格之春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这次入侵就被叫做捷克事件啰。接。柏林墙?
小道: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西方冷战关系的产物,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凌晨,竣工于1975年,本来是为了阻隔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之间的人员流动但随着苏联失势1989年开始开放关卡1990年10月就全拆除了呼哇!这一句话也太长了!!
小播:小道总是要说得那么详细呢。啊。说起来你忘记问问题了哦。嘿嘿嘿嘿。(奸笑)
小道:不会吧!?
小台:没办法啦,规定就是规定嘛。(苦笑)
小道:呜啊|||那,那要怎么惩罚我?
小台小播:呵呵,这个嘛那就等到下次再说啰~欢迎各位继续期待下次,Fu☆el~~~!
小道:拜托你们下手轻一点啊||||(T_T)
[待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