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有粮,而且目下还很充足,但是如果这十余万部队到了之后,就会捉襟见肘,无法支撑。
下午的朝会上,于谦提出了这个问题,户部官员立刻表示,就在京城不远的通州粮仓,有数百万粮食存放!
按说这是个好消息,但却没有人展开眉头,这是因为,通州就离紫荆关不远,而也先的部队,已经在紫荆关外虎视眈眈。
从京城到通州运粮,需要征用大批的民夫和车辆,耗时漫长,若是在这段时间里,也先的部队打下了紫荆关,通州将指日可下,数百万粮食将会落入也先的手中。
正是因为这样,有部分大臣提出,一把火把通州粮仓烧了!宁愿毁掉,也不能资敌!
数百万粮食啊!足够京城支持一年!就这么烧掉?太可惜了!
于谦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大殿上所有的人都是愁眉紧锁,无论是摄政王还是大臣官员,只有站在朱祁钰身后的那个全身笼罩在紫色斗篷中的人,看不清面目,也看不清表情。
沉思良久,忽然,于谦的眉头舒展开来,大声提出了他的建议:“所有受命进京军队,当由通州取道入京,士卒各自取粮,运往京城!”
豁然开朗,诚可谓一言惊醒梦中人,吏部尚书王直第一个反应过来,拊掌道:“于大人此言极妙,极妙啊!”
所有人都用钦佩的目光望向于谦,一举三得,于谦的办法,确实是一举三得,将调兵,运粮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联系到了一起,既解决了军队的粮草问题,又解决了运粮的安全问题,同时还免去了征用民工的费用,省时省力,安全。
昨日于谦站出来,众人钦佩的是他的勇气和忠诚,而此刻,众人钦佩的,是他的智慧。
这个人,一定能够力挽狂澜!在这一刻,大部分人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在于谦不眠不休的指挥和调配下,整个大明帝国开始疯狂的运转了起来,短短十余天,于谦的双颊凹陷,原本就很清瘦的身子彷佛风一吹就会倒下去,但是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毫不怀疑这个不停的工作不停的思索,不停的在和时间赛跑的人,钢铁一般的意志!
九月初,各路军队已经大部分赶到了京城,京城兵力达到了二十二万,粮食充足,人心也逐渐稳定,在这二十二万正规军队之外,京城中还凭空多了近万人口,这多出来的近万人,大部分形容精悍,精神奕奕,双目之中神光充足,显然都非常人。
这批人,是陆陆续续来到京城的,刚开始的时候人数不多尚未引起军方注意,但随着人数越来越多,密报便出现在了于谦的书案上,出乎意料的是,于谦看了密报却是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好!草莽之中,尽有爱国之志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