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嗔和尚虬髯抖动,陷入往事的回忆中:“洒家乃是燕赵人氏,自小得恩师传授十三太保横练,少年从军积功而至将军之职,身经百战鲜少败绩,却是性子骄狂,听不得他人之劝。”他看了看大悲禅师,欲言又止。
大悲禅师微笑道:“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师弟为昔年之事夜夜忏悔,便说与小施主听罢,也可减你心中歉疚。阿弥陀佛。”大嗔和尚合掌道:“多谢师兄指点。”转头对唐缺道:“小施主,你师傅可曾向你提起过凌战野其人?”
唐缺摇头道:“先师传剑六年,从未提起过自己的来历,直到先师仙逝之后,唐缺才从先师遗书中知道他竟是长白掌门。”大嗔和尚和大悲禅师都惊讶道:“这是为何?”
唐缺虽然对大嗔和尚并不熟悉,但大悲禅师名播海内,那是举世敬仰的佛门两大神僧之一,另一位就是少林方丈天松大师。大悲禅师武功卓绝那是不用说的了,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为佛门禅宗领袖,在佛教中的地位尚在天松大师之上,却一直行脚天下,救度世人。尤其是闽南一带,百姓都视他为万家生佛。
对这样的大德高僧,尤其是刚刚救了自己性命,唐缺觉得隐瞒简直就是一种罪恶,因此也不掩饰便娓娓把端木远六年传剑,为了培养自己单剑挑战天下剑道高手,最后伤重难愈撒手人寰的情由一一道来。也没有隐瞒自己是唐门弟子,如今已被本门暂时逐出门户的事情。
两位僧人听了唐缺的故事,一个是扼腕叹息,一个是虎目含泪。大悲禅师叹道:“端木掌门剑法通神,侠肝义胆,不愧一代大侠剑术宗师,虽然英年早逝,但也是求仁得仁,以身殉道。着实可敬,小施主不必太过悲伤。”说罢望了大嗔和尚一眼。
大嗔和尚对大悲禅师点头道:“师兄深意,大嗔知道了。”便对唐缺说道:“你师傅难道连你师母都未曾提起过吗?”唐缺答道:“师傅遗书中说师母去世快二十年,只有师傅的爱女比我大上一两岁,现在应该在长白门中。”
大嗔和尚虎目中两行泪水扑簌簌落了下来,口唇颤动,这铁塔一般的僧人竟是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大悲禅师低声念佛垂眉闭目,面上也露出悲伤之色。
唐缺又惊又疑,却是不好发问,大嗔和尚情绪略微稳定后才道:“你师傅之死,却有小半是我之过……”
原来大嗔和尚俗名凌战野,本是河北农家子弟。他自幼天赋异禀力大无穷,八岁时与同村的孩子放牛,一只牛犊被牛虻咬了,惊得乱跑差点撞到他的同伴,却被他抓住牛尾一把拽住。当时被一路过老者看见,十分惊讶他的天生神力,动了爱才之心要收他为徒。
这老人看准了孩子好玩好奇的天性,当场露了一手开碑碎石的功夫,把当时还是叫凌小牛的大嗔和尚引得羡慕无比。那老人趁热打铁,让凌小牛领了他家去。
见了凌小牛的父母,老人当场掏出大把银子,庄户人家哪里见过这等豪阔的手面?凌小牛的父母一看老人家衣着光鲜,满面正气,身边前呼后拥,高头大马。这等样的人物要收自己儿子做徒弟,那是一步登天的好事情,哪有个不愿意的?都是点头不迭,喜欢得话也说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