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制举科</p>
然是张,也算圆了他的状元梦。张的殿试并不而就在方怀准备替张打通一下关节的时候,方怀却现几个阅卷大臣似乎都被疏通过了。惊奇之下,方怀让杨士琦秘密调查了一番,结果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老师翁同龢。知道后,方怀松了一口气,翁同龢与张是同乡,而且翁同龢也明白自己的意思,如此作为倒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了。</p>
工部制举科第一名最终还是取了杨深秀,至于那个陈敬纭则落了个榜眼。这倒不是方怀对陈敬纭有什么成见,或是要偏袒杨深秀,实在是方怀急于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属于自己的势力,这股势力就是白石精舍。</p>
至于礼部制举科,状元杨锐,榜眼皮锡瑞,探花江标。可谓人才济济。</p>
过了正月,因为三甲士子都是天子门生,所以他们要进宫答谢师恩。方怀接见一众士子的地方还是在保和殿。</p>
待到新科士子行完礼,德子道:“光绪十二年新科进士胪唱已毕,新进士跪聆皇上圣谕。”</p>
方怀放下手中的茶碗,看着底下一个个和自己一样年轻的面孔,忍不住有些恍惚。良久方才转醒道:“你们都是新科的进士,也都是读书人。国家取士,三年一比,为的是什么呢?为的就是要用你们这些人替朝廷作事,为国家分忧。子曰,‘学而优则仕’。你们能被取中,当然是‘学而优’的人了,以后就看你们怎么做这个‘仕’。你们或者在朝中做官,辅佐朕协理政务,参赞筹划;或者是代朕抚绥地方,治理民事,调理民情。‘仕’做的好坏,要看你们自己。过去,你们是寒窗苦读。从童生而秀才,由秀才而举人再到进士,凭的是文章,是学识。以后,你们要当官理民了,应该凭什么呢?”</p>
方怀看了看底下有些茫然的学子,道:“朕以为无非是三个字,忠、能、廉。”</p>
“这个忠字不仅是忠于朕,也是忠于天下的老百姓、忠于这个国家。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再不努力愤图强,几千年先人流下来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你们中间最大的也不过而立之年,朕之所以选你们,是因为你们心中还有热血。你们将来都是要位列朝堂之上或是牧守一方的,你们以后做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到这个国家,影响到天下的百姓,是作这个国家复兴的功臣还是作遗臭万年、被人唾弃的奸臣,都由你们。而只要做到每件事都以忠于国家自勉,就能做到公正无私。”</p>
“能字就是要你们在做到公正无私的同时,还要懂得经世治国的方法。”</p>
方怀看向跪在底下的礼部制举科探花江标道:“朕早听过你们江南三大才子之名,朕也看过你们填的词,确实不错。但你知道这次朝廷为什么取了你而没有取和你声名相近的文廷式、费念慈吗?”</p>
江标低着头道:“学生不知。”</p>
“那朕告诉你,朕要的是经世治国的人才,而不是满肚子锦绣文章的才子。朕一向认为读书是要明白其中的大道理,而不是去学里面的那些个酸句。对朕来,十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也当不得一道治国安邦的奏折,文章不用太好,只要能明道理,即便话糙只要理不糙就行。”</p>
“至于这个廉字,你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在你们许多汉人眼里,朕不过是个满洲鞑子皇帝,但朕要问你们的是,为什么当时大明朝土地十倍于大清,人口百倍于大清,却没有打赢大清,反倒叫大清给灭了?”</p>
下面有不少学子是汉人出身,此时面面相视,脸憋得通红,不知是否该出声的好。</p>
“其实原因很简单,殿外那块丹陛石你们看见了吧,这块石料来自北京西南郊房山的大石窝,当初为了开采这块石料就动用了一万多名壮丁和六千多名士兵,你们知道这么大块石头是怎么移到这紫禁城中来的吗?……数万名民工,在运送石料的道路两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便掘一口井,在隆冬严寒滴水成冰的日子,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二万民工一千多头骡子,用了整整28天的时间,才运到京城。这真是神乎其技啊,环顾宇内恐怕也只有我们才做得成这样的事情。但有没有人想过那数万百姓的辛酸,想过干这样的事情要空费多少银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