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民国打酱油> 第三百六十一章、故乡(求月票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一章、故乡(求月票啦)(2 / 2)

艄公大概是笑迅哥儿怎么连自己老家也不熟悉了,只好说道:“我们这儿没有旱灾,不过大雨大风天是常有的事。”

大概是对迅哥儿本地人的身份有些怀疑,又多了一句嘴,道:“先生是老台门哪家的?”

“鲁家!”

“啊!”艄公先是一阵惊喜,赶忙细问道:“可是鲁府的大先生?”

迅哥儿笑了笑,点了点头。

“真是大先生啊!”艄公止住了手里的船桨,不由得细细打量了一顿迅哥儿,露出了熏黄的牙花子,道:“大先生与皖之先生几人,在首都办的学校,老家有不少的年轻人去了呢!”

“是嘛!”迅哥儿倒是头一回听说,毕竟这都快一年的时间了,与李石曾先生一头冲进了青霉素的世界,留法预备学校基本都是秋明先生和黄揽管理,对那边的事情知道的少。

艄公又重新摇起了船桨,如数家珍说道:“我们都是从报纸上听人说来的,大先生与皖之先生等几位先生,在首都办了一个学校,说是将来要送学校里的学生去外国留学呢,真是了不得的事情,老家的年轻人听到了,有不少都去了首都,约莫十几个呢!”

艄公很是热情,这一路给三年未归的迅哥儿,介绍了家乡的种种变化,说起北大校长孑民先生与迅哥儿时,会露出自豪的神情,说起家乡凋僻,又难免露出几分苦涩......

迅哥儿静静的听着艄公说了一路,傍晚的时候,终于是到了老台门的码头,用整块的条形大石垒成的台阶,倒是与印象中的如出一辙,没有什么改变,只不过,就没了印象里的热闹劲。

落日余晖下的家乡,莫名的会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迅哥儿踏上了码头,拎着一个箱子,缓慢步入了那条熟悉的归家路,走过了一座石拱桥,眼前的一片青砖白墙分外的惹人眼。

迅哥儿的母亲早早的得了消息,估摸着迅哥儿这几日就回来,于是,整天坐在门口,看着路的尽头,在傍晚时分,总算是看到了一个身着青衫,被夕阳拉的长长的身影,正慢慢向“鲁府”走来。

“回来了,赶着这么久的路,快回家歇歇吧!”迅哥儿的母亲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同时又具有华夏传统女性的温文尔雅,只寥寥几句,便卸下了迅哥儿的愧疚。

今天的晚餐稍微丰盛了些许,因为迅哥儿要回来,特意多准备了些,迅哥儿的小侄儿还是第一次见大伯,难免有些怯意,只不过迅哥儿自有对付,从包里拿出了准备好的吃食,一会儿功夫就“大伯,大伯”热切的喊着。

至于,那个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总是会让迅哥儿喘不过气,见了面,也只能说上一句“回来了,吃饭吧”之类的话语。

所以,汤皖和钱玄在霉国,给迅哥儿发的跨洋电文,注定会无人回应。

迅哥儿回到家的第一夜,躺在床榻上,望着窗外的圆月,却是蓦的失眠了.......

有许多事情,就像是电影一样,开始在脑海里上演,熟悉的一幕幕,像是具有某种魔力,勾的人总是忍不住想下去,越想就越睡不着。

于是,迅哥儿干脆从床上做起来,着了灯,拿起了笔,写下了两个字《故乡》。

【投投月票呀,咋就月票排名变成了五百多名,好歹也冲个前一百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