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民国打酱油> 第二百八十九章、兴登堡防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九章、兴登堡防线(2 / 2)

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有一种与华夏迥然不同的异域风情,入眼之内,皆是以红色为主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大多是白色的围栏,红色的墙壁,玻璃窗户,屋前有一块草地亦或者花园之类的,倒是与后世的复古小别野差不多。

这种建筑风格是受到乔治亚时期与中世纪风格的影响,恰巧此时瑛国国王是爱德华七世,因此这一类型的建筑被统称为爱德华式建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正在发生的一战,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家族亲戚之间的大乱斗。

细致说来,爱德华七世还有得国血统的,他老妈就是货真价实的得国公主。

简单理一下,一战差不多就是一群得国旧贵族和珐国大混战。

按理说,大家都是亲戚,有什么话可以坐下来,好好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打打杀杀多不好。

但是,这帮子亲戚可不管这些,上层王室之间继续通婚,下面战场接着干仗,还是往死里干的那种。

汤皖只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就直犯模糊,欧洲王室的关系,怎一个乱字了得,要是认真计较起来,大家都是亲戚。

不过,现在的汤皖可管不了这些,唯一的想法就是骑着自己心爱的小摩托,赶紧去找自己的小媳妇。

1916年,经过了凡尔登绞肉机战和索姆河地狱战后,得国的西线攻势难进寸步,而东线攻势也让得国分心应对。

主要是得国的废物盟友们,实在是不给力,但凡稍微给点力,局势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因此,得国决定,修建一条防线来抵御西线的英法联军,准备亲手收拾东线的那些渣渣。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兴登堡防线,位于索姆河得军后方的一条阵线,为了能让前线得军安全撤退和转移,不被联军追击。

所以,得军在兴登堡防线的前方,又修建了两条防线,齐格飞防线和米歇尔防线。

兴登堡防线由纵横交错的铁桩和铁丝网组成的障碍工事组成,拥有深达40英尺的地下坑道网以及庞大的弹药储备库和齐全的生活设施等,

得国人相信,这条防线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最完备的防御工事,完全可以把囤积的军队撤下来换到东线战场。

事实上,1917年对于得国来说,本来是天降祥瑞的一年,皒国经过了二月大事件,已然决定要提前开溜,这样一来东线战事压力骤然减小,剩下几个渣渣根本不在话下。

哪知,霉国佬在4月正式宣布对得宣战,用的借口是得国在公海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击毁了霉国的船只。

实际上,霉国佬主要是怕英法两个超级大债主打了败仗,二十多亿美刀的债款打了水漂,于是半路横插一杠子,顶了皒国的缺。

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皒国东线撤退,霉国佬又没有派兵,那么一战的最终走向会是如何呢?

法国北部的加莱省,滨海布各涅小城,再往前大约距离10公里,便是得国的兴登堡防线。

在这里,有专门为华夏劳工设置的特殊工营,此时已有10多个,人数大约为2。

来自华夏的劳工,飘扬过海,到了欧洲大陆,立刻就被分配到了各处,或人手稀缺的工厂从事生产,或去往这些特殊工营,为英法联军提供后勤服务。

根据合同的规定,劳工们无需持枪战斗,一般是后方清洗维护设备、从前线把伤员运到后方、从后方基地把武器弹药运送到前方阵线。

由于,经常出入一线阵地,运气不好的劳工则会被战场上的流弹,炸弹碎片击中,因此而丧命者,不可谓不多。

而且,华夏劳工初次来欧洲,居住环境差,吃食不习惯,语言又不熟悉,还濒临传染病的威胁,这些都是比较严峻的问题。

湘灵的工作,一方面实时记录华夏劳工们的日常工作,一边充当翻译,有时还要策划一些活动,缓解劳工们的思乡之情。

但是,往前推一个月左右,湘灵如往常一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回到了营地,却是收到了一条来自国内的加急电文。

电文是湘虎拍的,内容很短,只有一句话,皖之先生被刺杀,已逝。

犹如晴天霹雳,湘灵怔怔坐着,始终不敢相信,把这份电文看了一遍又一遍,蓦的眼睛就红了。

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以至于湘灵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抱着双腿,呆坐着,无助的哭泣着。

这个夜晚,对于异国他乡的湘灵来说,过于残酷。

尽管数十公里外,震天响的炮火声络绎不绝,此起彼伏,能清晰的传至这里。

但是,湘灵的世界里,却是无声的,寂静的,冰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