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民国打酱油> 第一百五十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 / 2)

这已经成了一个恒久不变的传统,迅哥儿和钱玄也是这样过来的,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因此对于汤皖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没有概念。

迅哥儿还是不能理解,便又疑问道:

“既然是改革,那么你说说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

汤皖把自己的茶杯放置在茶几中央,指着茶杯,铿锵有力的说道:

“这第一个要改的,就是降低识字难度,现在的识字方法,对于初次识字的孩童来说,还是不够简单。”

钱玄瞬间站立起来,惊呼道:

“你有更简单的识字方法?”

汤皖点了点头,并说道:

“我的这一种识字方法,乃是我在国外流浪时,偶有感悟,融合了西方的英语字母后,得出来的。我说不清楚,豫才,你拿纸笔来,我演示一番,你们就知道了。”

迅哥儿飞快的跑去房内,拿了一支笔和一摞纸,汤皖按照后世的汉语拼音顺序,依次写下来,并且举了几个例子,怎么拼读,一番演示后,倒是引起了钱玄和迅哥儿的极大兴趣。

汤皖在一旁指正,俩人按照所教授的方法,不断的进行着尝试,越是尝试,越是能体会到拼音的奥秘与魅力。

事实上,识字的方法从先秦的死记硬背,经过了2000年,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来说最好的一种识字方法便是“反切法”,也是注音的一种。

其实就有点像是我们现在的拼音,前面是声母,后面是声调,比如说“鲁”,注音就是“郎古”,你张嘴重复读“郎古”自然就发音到鲁,和我们现在学的拼音非常相似。

拼音识字法的厉害之处便是在于简单易学,如果一个人想要识字,只需要把拼音识字法学会,也就是会灵活运用这26个字母,然后按照规则排列组合,即使不知道汉字如何书写,也能通过拼音拼出来。

两人见识到了拼音识字法的精妙之后,迫不及待的问道:

“除了这个,其他呢?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革的?”

汤皖拿过迅哥儿喝茶的杯子,又放置在茶几中央,直言不讳的说道:

“现在的基础教育知识涵盖面太窄了,需要纵向扩张!”

“何为纵向扩张?”迅哥儿问道。

“设置语文,数学,自然知识,这三门学科。现在的私塾教育便已经涵盖了语文;数学是万物之母,这个必须要学;自然知识包含物理,化学等浅显的现象,诱发孩童兴趣,长大择业”汤皖如是的说道。

这就又让迅哥儿和钱玄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当前的基础教育只有私塾一途,所教授的只是也只是仅限于识字,和为以后更深的“识字”做准备。

而当年整个国家文盲率高达90,就更别提会加减乘除等稍微复杂的一些数学计算了,迅哥儿和钱玄是担心,这样一来,会不会步子跨的太大,以至于容易扯着淡。

“如果是同时学习这三门课程,会不会有些跨的太大?”

面对这个问题,汤皖唯有以微笑面对,这是后世早就证明可行的方案。

而且就拿数学来说,也不需要进行太复杂的计算,只是作为启蒙,至少毕业以后,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这对于以后的生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无需担心,况且我们也不是一步到位,可以先做一个试点,如果效果斐然,再进行推广。”汤皖信心十足的说道。

迅哥儿则是恍然大悟,惊讶的指着汤皖说道:

“原来你办方便面工坊,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最终的目的便是为了‘基础教育改革’,那几十个难民孩子就是你的试点吧?”

钱玄被迅哥儿一说,也是瞬间明白了汤皖的用意,大笑着说道:

“豫才,皖之这个人,心机太深,我们比不了,还是赶紧离他远远的,别哪天给我俩卖了,还替他数钱呢。”

汤皖可不管俩人的取笑,拿起自己的茶杯,又续上热茶,抿了一口,说道:

“我不至于像你们俩说的那般龌龊,我这人做事还是讲原则的。对我好的,我自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处处说我坏话的,比如德潜,迟早得给他卖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办好方便面工坊,一方面确实是解决难民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便可以借此进行试点工作,因此,任重而道远啊。”

说到这,汤皖忽然站起身来,非常正式的给迅哥儿和钱玄行礼,而后说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件事关系颇大,我一人实在吃力,还需两位鼎力相助,共筑华夏教育基石。”

迅哥儿和钱玄也是收起了玩笑的心思,同样是非常正式严肃的回礼,而后道:

“民族教育乃是大事件,能有幸参与其中,更是为光荣,必然是能尽力就尽力,能发声就发声,这也是我们,能为这个民族所作不多的事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