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398章 辽沈战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8章 辽沈战役(2 / 2)

康应乾犹豫一会儿,最终还是让东莞仔继续说了下去。

“前几日刚得到消息,袁知府在倭国,为让战兵安全撤回,和妖僧一起同归于尽,死在了倭国,不止是袁知府,这些年,咱们身边好多人都死了,他们是为开原而死,为大齐而死,为活着的人而死!我还活着,今天还能站在这里,睁眼看着你们这些精兵猛将保卫大齐,建功立业!”

林宇眼圈微红,望着眼前这个矮小瘦弱的训导官,不由多了几分敬重。

“杜度要来了,朝鲜兵要来了,明军也要来了,他们都是来找咱们复仇的,对,你们没听错,这些白眼狼要来复仇了。”

“当年武定皇帝攻占赫图阿拉,不仅没有屠灭建州,还优待杜度他们,本指望以夏变夷,能让他们痛改前非,没想到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看见大齐有难,不仅不帮咱们,还要来狠狠咬一口!要把咱们全灭,要把武定皇帝的骨肉凌迟处死!还有朝鲜,和咱们大齐是姻亲之国,这些年得了多少好处!现在也要落井下石!刚屠了皮岛,又跨过鸭绿江,要去屠宽甸!”

周围将士攥紧了拳头,各人脸上都是青筋暴涨,森悌长出一口气,怒声咆哮:

“不管你们以前是第一军还是第十四军的兵!不论你们是镇抚兵是战兵,是骑兵,还是炮兵!不管你们从倭国回来还是从河南回来!现在,你们都是大齐的兵!武定皇帝说过,大齐的兵,就要一往无前!现在,辽东就剩下四座城可守,你们的兄弟姐妹,你们的父母双亲,你们的小皇帝,都在这四座城里,守住它们,守住你们的家!”

最后,森悌攥紧拳头,狠狠砸向半空,矮小的身躯忽然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能量。

“为皇帝而战,为大齐而战!”

林宇情绪被彻底点燃,跟着举起拳头,发出阵阵怒吼:

“为皇帝而战,为大齐而战!”

七月七日,沈阳安定门(注释2)。

往年七夕佳节,辽东不设宵禁,沈阳更是狂欢达旦,武定皇帝喜欢与民同乐,民政和训导官也会在七夕前后,组织军中单身的战兵参与相亲之类的节目。

如今,武定皇帝已经不在,大齐王朝风雨飘摇,与民同乐变成了共赴国难,相亲什么的也暂且搁置,沈阳内外一副秣马厉兵景象。

沈阳周边屯堡驻守兵力分布如下:

沈阳城及其所辖堡、墩台、障塞,共计驻守守城战兵、辅兵11030人。

其中,沈阳城内官兵7200人,由近卫第四军军长31座边台瞭望值守战兵总计15人;静远堡于洪区马三家子静远堡,战兵643人;平虏堡于洪区平罗,战兵470人;上榆林堡于洪区解放乡上榆林,战兵499人。

周围敌台如众星捧月般簇拥沈阳城,敌台又叫敌楼、空心台,二至三层不等,第一层是高出墙体的实心台,在其上建造空心台一至两层,中间砌筑券顶,周围小券为走廊,四周设有箭窗,供战兵射箭、放铳炮,中间还有守卫官兵居住的小房间。

从铁岭至复州,南北五百多里的周边山顶边墙等高处,各处烽台得到紧急修葺,台中囤积有大量麦秆、柴草,辅兵昼夜守望,按照开原军平日训练,遇有敌情,白天放烟,晚上点火。

附近烽火台战兵看到烟火后,立即施放烟火,施放铳炮,如此接力般地一台传一台,很快便将敌情传递给沈阳大本营。

开原军律规定:看到一两名至百余名敌人,举放一烽一炮;500名敌人前来,举放两烽两炮;发现千余名敌人,举放三烽三炮;5000名敌人以上,举放四烽四炮;万余名敌兵来犯,必须举放五烽五炮。

这个时代,除了塘马传递军情,烽火台对于快速侦知来犯敌人实力,迅速制定御敌方案,调兵遣将,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辽河边墙沿线的殷孙儿台、鲍家台、钮三官等台路台都派驻了战兵,这些路台高约35丈,周围40丈,每台有5名战兵把守,一旦敌人来袭,路过的行人便立即进入路台躲避。

······

沈阳周边堡垒防御几乎武装到了牙齿,连即便是注定要被放弃的清河、开原、抚顺等城,也摆出副死战到底的架势,城墙垛口上架设着一根根漆黑的木头,用以迷惑攻城敌人,城外的据马和壕沟也修筑的有模有样,只是城池里面的战兵早已撤去大半,只留下一座座徒有其表的空城。

注:

1、巴克什(满文:?????,穆麟德转写:baksi)又译为榜式、把式、榜什,是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共有的称呼,来源于汉语的“博士”,后成为清朝学者的一种头衔。

2、沈阳城隶属于辽阳中卫,明洪武二十年置,属辽东都司。城内四座城门:南城门叫保安门,西城门叫永昌门,北城门叫安定门,东城门叫永宁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