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001章 杜松塘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1章 杜松塘马(1 / 2)

 万历四十七年春,大雪覆盖下的辽东平原寂静无声,朔风呼啸,天地之间弥漫肃杀之气。

凌乱的马蹄声打破了大地宁静,宽甸至赫图阿拉的丘陵之间,小道蜿蜒,一支长长的队伍在雪地中艰难行进。

红色鸳鸯战袄组成的人流从丘陵延伸向平原,架梁马与夜不收在山岗间游弋,警惕监视着方圆数里风吹草动。

刘招孙弓背骑在马上,不时朝周围张望,西北边阴云密布,像是有狼烟燃起。

刘招孙知道,那狼烟只是他的幻想,身边几个亲兵什么也没看见,他不敢过多提醒别人去看狼烟,以免被当成失心疯。

这位年仅二十三岁的明军把总,现在只能在心底祈祷:

“杜松马林,你们不要躺平啊,拼命和建奴干,多坚持一会儿,拖住努尔哈赤······”

按照原本历史位面,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四路分兵合击,计划在赫图阿拉会师。刘招孙所在的部队便是其中的东路军,东路军由刘綎统帅,从宽甸出发,走的是最崎岖难行的山路,所以也走的最慢。

就在刘招孙祈祷这会儿,英明汗努尔哈赤已率军击溃杜松主力,斩杀杜松,马不停蹄赶往尚间崖,攻击驻守在那里的马林,等灭掉马林,屠刀就要伸向东路军了。

短短五天之内,后金军奔波百里,连灭三路明军,破阵杀将,所向披靡。萨尔浒一战,彻底扭转明金双方在辽东的态势,也为大明王朝的灭亡敲响了警钟。

齐孟很不甘,和自己相比,努尔哈赤这个李成梁养子,满洲八旗缔造者,在本时空的各种骚操作,倒更像是个穿越者。

齐孟穿越到萨尔浒战场不过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前,他还是个普普通通的996社畜,顶着房贷车贷压力为生活辛苦奔波。有一天加班到深夜,刚走到公司门口,一道黑影从天而降,他被砸晕过去,失去意识,第二天新闻网站多了这样一则头条:

震惊!520小伙爬27层楼送女友99朵玫瑰遭嫌弃,女孩高空抛花致无辜路人砸成植物人!

再次醒来,齐孟发现自己骑在马背上,出现在一支龟速前进的古代军队中,这支军队由多个兵种组成,有火铳手、刀盾手,还有少部分炮兵,拖着沉重的火炮。

作为业余历史爱好者,齐孟从士兵们身上的鸳鸯战袄,盔甲的样式判断这是明国军队,不过让齐孟诧异的是,眼前这支军队,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是双眼放光,直直望向前方,好像前面有几百万两银子在等着他们。

两个时辰后,齐孟基本搞清了自己当下的处境。

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晚明时期,准确来说是万历四十七年三月三日,自己身处的地点是在辽东宽甸至赫图阿拉的小道上。

而眼前这支军队,正是萨尔浒之战中最后覆灭的东路军,统帅将领是被称为“晚明第一猛将”的刘大刀刘綎。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万多朝鲜援军,不过这些朝鲜兵战斗意志极为薄弱,作用几乎可以忽略。

哦,忘了说一句,这位赫赫有名的刘綎,还是自己的义父。

按照原本历史轨迹,在杜松、马林溃败后,东路军最后在阿布达里冈陷入后金军重重包围,刘綎及部下明军全部战死,朝鲜兵投降。

既然现在魂穿到刘綎义子刘招孙身上,他决定做点什么,多少能改变一下萨尔浒战场形势。

此时杜松已经被灭,马林一部也是凶多吉少,作为四路大军中最弱的一支,刘招孙很清楚东路军当下的处境。

强悍如杜松,也只坚持了不到一天便被后金军消灭,东路军又能抵抗多久呢?

刘招孙盘算着眼前这些湖广、浙江、贵州等地抽调而来的精兵强将,还有后面跟着的五千浙军,一万多朝鲜兵,眼珠转动,心里开始打起主意。

据他所知,东路军之所以在阿布达里冈被围,主要是因为主帅冒进,而冒进的原因则是因为后金兵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杜松旗号,持总兵令箭,诈称杜松军迫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进,配合作战。

刘綎争功心切,结果就进包围圈,在阿布达里岗,由于地形狭窄,戚家军不便结阵,被八旗军骑兵冲散,重步兵持续冲锋,最后被分割歼灭。

如果换个更开阔的战场,让戚家军从容结阵,与建奴搏杀,如果朝鲜人能提供可靠的火力支援,东路军能否坚持到援兵来救,从而给努尔哈赤重重一击?

刘招孙表示充满期待。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