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中华> 第五十八章 大清实力 秦剑没石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大清实力 秦剑没石中(2 / 2)

特别是最后一讲之后,刘元昊接受提问的回答更是精彩。

其中一个穿着日本学生装的青年提问道:“冠军候听了你的演讲十分精彩,可是为什么这十讲当中你没提到大清。难道大清是弱国吗?”

回答是“我为什么要提大清,我讲的是《大国崛起》,而不是大国衰落。大清疆域之广,民众之多,物产之富饶,文化之悠久,经济之发达。难道不是大国吗?

好吧,看来你不信,那我就给你说说,大清疆域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即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区西至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

清朝的藩属国属有:东边的朝鲜、琉球,中南半岛有安南(越南)、南掌(老挝)、暹罗(泰国)、缅甸、以及南洋群岛的兰芳共和国,西南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中亚西亚有浩罕、哈萨克、布鲁特、布哈尔、山克、爱乌罕(阿富汗)等藩属国。这不是大国吗?

据户部所查我大清有人口四万万。那么我来说一下大清的经济,首先我们量化一个概念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用英文缩写叫GDP。那么用这个总数除于这个国家的人数就是人均GDP。

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即乾隆十五年,大清GDP占世界总量的32%,几乎是13。印度为24%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称他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

当时,欧洲最强大发达的英国、法国、普鲁士、俄罗斯和意大利五国之和仅占17%。但在这五国中看人均水平,俄罗斯和意大利与中国相近,英国、法国和普鲁士已超过中国。

直到西历1830年,即清道光十年,也是*片战争发生的前十年,大清已从康熙盛世的顶峰衰落,但GDP仍占世界总量的29%。

印度正在被英国征服的过程中,GDP急剧下降,仅占17%。而欧洲五国,英国、法国工业革命达到高峰,德国和意大利完成统一,俄罗斯工业革命开始发展,五国GDP之和占世界总量的29%,与大清相当。

但是,五国的人均GDP已大大超过中国,当时英国人口1800万,GDP占世界总量9.5%,人均GDP是有4亿人口的大清的7.3倍。

西历1900年,即清光绪二十八年,中国GDP仅占世界总量的6%。而世界形势为美丽国占23.6%、英国占18.5%、德国占17.9%、俄罗斯占8.8%、法国占6.8%、意大利占2.5%、日本占2.4%、印度仅占1.7%,这种变化就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占世界农业产量一半以上的两大农业国中国和印度仅占世界GDP的7.7%,说明农业时代的结束。

唯一值得我们称道的是,我中华传承了五千年之久的文化,先人们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他从古到今从未出现断裂,这是最值得我们华夏民族骄傲的一件事情。每一个识字的华夏人都能读懂二千两前先人的著作,这是世界文明所仅有的。这种文明深远地影响着大清周边的各个国家,甚至包括近代的西方文明。”

刘元昊突然停了下来,用略带悲凉的语气说道:“我说这些不是在辩驳什么,只是让大家认清,我们的帝国不是在崛起。而是在衰败!我们有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仍被沙俄所战领,香港台湾被列强们用大炮强行租去。我华夏民族只有奋起直追,才可像这柄两千年前的秦剑一样,虽历两千载,却依旧锋利如初!”

说着刘元昊起身拨出佩剑,深深地刺入讲坛上的汉白玉中。在他身边的五十卫士也都随着拨出宝剑,吼道:“风——风——大风!”

五十卫士散发出来的气势,让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生出一股一往无前的震奋,

刘元昊没有勇气把心爱的佩剑拨出来,那剑刺入石中一尺有余,那一剑犹如神助!这也是后来世界闻名的景观‘石中剑’!而兴运的是这一场景,被当时的一位法国摄影师拍摄了下来。<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