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中华> 第五十六章 刘元昊斗法慈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刘元昊斗法慈禧(1 / 2)

 德龄的离去不过是刘元昊和慈禧之间的一次小胜利。k6uk.只要刘元昊不出京城,只要他不犯下谋反之罪,他就站在这场角逐的上风。毕竞他是功臣,朝庭把这个功臣用一个三等候的身份,软禁在京城里,在剥去兵权。那个禁卫军在兵部遥遥无期地拖着。

所有人都明白,朝庭这是在玩‘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把戏。刘氏父子在道义上是得到了各地督府同情地。如今,朝庭又把一个不守妇道的郡主,指婚给刘宏裕。这在封建社会思想下,绝对是欺人太甚。在说大一点就是‘君辱臣死’。只要这件事情传出去,便是慈禧也要畏惧三分。

刘元昊做得很好,他果断的让人杀了美丽国医生凯文,拿着他的人头来见慈禧,等于是自动销毁了证据。而慈禧也明白这一点,她不能处死德龄,彻底毁灭证据。那样的话只要这件事情流传出来,三人成虎,整件事情不难猜出问题,那样的情况更是可怕。

所以剥了德龄的爵位,将她驱逐出国,才是上策。留下德龄这个活口,只要她不认,谁也说不出来什么。再有人想查这件事情,那就等于是和慈禧过不去。

刘元昊用德龄这件事情,巧妙的让慈禧欠了他一个人情。慈禧明白刘元昊的想法,但这个人情她不得不欠。

慈禧本来是有意让锐鹰营进京,然后向当年对待湘军、淮军那样往里掺沙子。可是当她了解锐鹰营的战力之后,她反到不敢这样做了,锐鹰营不是湘淮两军那样的团练武装,兵员混杂,打仗全凭赏银鼓动。

接连派去的几拨暗探证实了这支军队的可怕,锐鹰营的战士根本不在意金钱的诱惑,他们在呼荣誉,在呼实力,在呼统帅的凝聚力。控制锐鹰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和刘元昊分开。除了刘元昊谁也领导不了锐鹰营!

按照慈禧的想法只要锐鹰营和刘元昊分开一段时间,内部就会出现裂痕,毕竟锐鹰营内部分就有几个派系,时间一久自然就会从内部瓦解。到时只要朝庭连打带拉,不愁控制不了这支精锐部队。

可是出呼意料的事情发生了。看了又看小说网锐鹰营打刘元昊走后,竞然自我运做起来。过了不久各个连队一哄而散,有去南方的,有去西北的,有留在东北钻山沟地。有的是几个连队一起走的,也有一个连队单独行动地。总之锐鹰营的营房一下空了下来,锐鹰营的战士连个人影都见不着。只是在每年招兵的时候,各个连队才会聚首奉天,争抢新兵,淘汰老兵。

想要控制这支军队一个字,‘难’,两个字‘太难’。就好像一个大汉,看着对手一拳打过去,却发现打到的只是空气。

而陷阵营看起来,似乎很好收伏,毕竟那些战士大部分是蒙古人。还好慈禧没有莽撞行事,多方查探之下,这陷阵营确是好收难管。

陷阵营的底子是什么,说好听点是流民,说难听点就是吃人肉喝人血的乱匪,这些家伙在俄国境内时,这种事情干得可不是一次两次。数十次生死博杀,活下来的个个都是兵痞。除了刘元昊那样的凶神猛将能压呼得住,那有人控制得了这群打着狼旗的凶兵。

陷阵营被刘元昊安排在蒙古和俄罗斯交界的地方,就连俄国人对这支军队畏惧到骨子里头。这支军队的口号更是猖狂,‘以战死为荣,老死为不祥!’最可怕的是那些蒙古边境上的部落,对陷阵营很是崇拜。

好在刘元昊手上的兵力不够,只有数千人,要是向淮军、湘军那样数十万军队,慈禧可真就寝食难安了。

刘元昊被慈禧收为义子,用大义将他手脚困住,让他不能造反。两人表面上一团合气,实际上早就是暗中交锋多次。刘元昊要等刘宏裕在东北发展建设,增强实力,凝聚人心。好为他争取时间来扩充军队。

而慈禧对控制刘氏父子也是没有上策,大清国的情况她最清楚,朝庭已经被地方督府瓦解得,只能控制直隶这么一块地方。刘宏裕稳守关东三省,和南方督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但却同是督府同盟中的一员。现在慈禧要的结果,就是让各督俯形成春秋五霸时的局面,朝庭虽然不能控制大局,但却占着大义来制衡各地督府。

至于慈禧死后大清朝成了什么模样,就不在她考虑之内了。大清国迟早是要亡的,这点慈禧心里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她要的只是生前的‘荣华富贵,权倾天下’而已。

刘元昊也清楚只要慈禧活着一天,他就不能明目张胆地造反。不但不能造反,还得防着督府们造反。不过这些用不着他操心,历史告诉他慈禧死前没有一个督府会造反,他们也存着刘元昊同样的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