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中华> 第五十二章 旅顺争夺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二章 旅顺争夺战(1 / 2)

 1901年4月21日,清政府宣布成立督办政务处。看了又看小说网[]简称改务处。是清末清政府为施行‘新政’而设置的中央办事机构。主要是负责向八国联军谈判,由奕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瞿鸿禨等人担任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刘宏裕、张之洞、袁世凯等人为参预。下设提调二人,章京若干人。接受各地官吏章疏,办理全国学校、官制、科举、吏治、财政、军政、商务、邦交、刑律等事务。

1901年5月3日,清政府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1901年9月7日,中国与英国、美丽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签定辛丑条约。因为刘宏裕的介入,刘元昊在后面出谋划策,虽然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但内容确有了很大变化。

1.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以德国马克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大家都知道德国马克,在一战以后是什么地位。而且马克在一战之前,德国为了扩大贸易连续贬值。恰好现在德国是联军的主导国,用马克还款也说得过去。白银还款也不是不行,各国货币变成金本位之后,银子大幅贬值,不过之后列强在1904年又变挂以黄金为结算单位。)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每国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五十人,其中有五名外交武官。将外交级别由公使改为大使。在使馆区之外必须尊守大清法律。)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炮台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此条款有效期为两年,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三千人。)

4.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8.开放东北三省门户,将旅顺港设为国际贸易自由港。主权归大清所有,地方行政、军事、钧为东北三省行政长官管辖。刘宏裕为东北最高行政长官,任期十年。(旅顺港在二月份的时候,刘元昊带着东北军六万余人,借夜色夺了回来。)

9.俄罗斯侵略大清东北三省,造成经济损失,四千余万两白银,俄国与东北三省军队在现有控制区内停火。庚子赔款补偿给东北经济损失。

刘元昊站在天道教,新建成的神庙广场前,高声宣读着《辛丑条约》的内容。今天锐鹰营和陷阵营的士兵穿着军礼服,神情肃穆地持枪站立着。

“各位战士,你们为了国家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可我们大清得到的却又是一纸不平等条约。俄国人得到的惩罚实在太少了。总有一天让列强知道,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现在弟兄们脱帽,哀思战争中牺牲的战友。卫队出列,展军旗——呜枪追魂!”

‘呯—呯—呯—呯—呯’五声枪响,震悍着每一位战士的心灵。“风—风—大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