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中华> 第七章 父子评说‘公车上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父子评说‘公车上书’(1 / 2)

 刘宏裕所说的大事,便是戊戌变法的前奏曲,公车上书。k6uk.《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应试举人1300余人为要求“拒和,迁都,变法”而**上书*愿。

被朝庭拒绝之后,接着康有为又倡仪18省举人联名共上一书,向清廷提出强烈要求。众人即推举康起草。康有为,用一昼两夜时间,起草了一份长达1.8万余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亦为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上书的内容主要有四条。

第一条,是让光绪下三诏,即一下罪已诏,皇帝把甲午战争的失败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以此来激励国人共同雪耻,二下明罚之诏,甲午战败,皇帝虽然揽下主要责任,但那些作战不利的家伙,和割地赔款的家伙,一定要从严处罚;同时也要狠狠地奖励作战有功人员。三下求贤诏,破格提拨任用人才。应令中央、地方各级官吏各举所知,不论已仕未仕,均可引见擢用。

第二条便是,迁都西安!因为大清海防已无,京师临海太近,易受外国胁制。如果迁都便可与日本战之到底。

第三条内容便是,练强兵!一方面国家裁撤旧军,重建新军。其次,建议令各地绅士举办团练,并令州县各荐一位知兵之士。

第四条才是关件,两个字“变法”。一是币制改革,发行纸币;二是铁路,用铁路裁掉漕运,驿站;三是机器,主要是生产枪炮。四是开矿,探查金银煤铁。五是,铸造银元,抵御外洋。六是,邮政,不审裁撤驿站。又有养民四法,务农,劝工,惠商,恤穷。还有教育四法:普及教育,改革科举,办设报馆,设立道学。

刘元昊看完老爹从京城弄来的上书内容,笑了一下放下书册说道:“这个康有为,虽有才,但不足成事。”

刘宏裕领教过自己儿子强大的分析能力,也没表态。只是点点头,示意继续说下去。

见老爹也不配合自己,问一句“我儿此言何意。k6uk.”

刘元昊只好郁闷地接着评说道:“从这篇上书可以看出,康有为才华出众,也很有眼光,而且在举子中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最后提到的变法一途,更是为他进入朝堂,铺平了道路。

可惜他犯了四个错误,第一,他让皇帝下罪已诏,今上可不是康熙爷,雍正爷,那时候,此时手上大权不稳,一旦下罪已诏被有心人利用,别士气没鼓起来,反到乱了朝堂,帝党必然不会允许。

第二,他让皇帝编练新军,如此一来,军权必然会超出后党的控制。还要让地方编练团练。朝庭费尽心机,好不容易,瓦解腐化了,湘军,楚军,淮军这样的大团练,朝堂上那些大臣都精明着呢!怎会让此事重演。

第三,赏罚甲午战败的大臣。嘿嘿,这个主意后党也好帝党也好都会支持,正好借这个机会为两党争权,先清清场。可他还提出裁撤旧军,编练新军。主意虽好,但朝庭是什么样,那个武职官员,身后不是站着一大票,利益相关的大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这地方连太后都不敢轻易触碰!

第四,求贤诏,‘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主意是不坏,可是将科举制度置于何处,虽然现在举子们支持他,可一旦真来个汉代孝廉制,推举官员的话,众学子寒窗苦读有何用。一个有能力的小官,轻易的爬到熬了几十年的朝堂大员之上。那些等着出名的清流们又会怎么想。

第五,迁都西安,退守函谷关、潼关,朝堂那些人再傻,也能知道,一个台湾重要还是半壁江山重要。再者朝庭以孝治天下,迁都的话,列位先帝的陵寝如何!

第六,变法,怎么变,我看这里面大部分内容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相差不多。内容到还说得过去,不过这里面牵撤的各方利益实在太多了,他一个即没权,又没实际威望的人,又没有一个强势的主上罩着,根本就是一场水中月,镜中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