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说完,十分欣喜的就去执行军令,没有人知道他想到时了什么,也没有人能猜出王禅所给这几片叶子的意思。</p>
可坐在一边的赵光信却十分尴尬,他希望楚王驾崩的消息是真是假,连一个鲁班这样的艺人都不相信,都知道这只是惑敌之策,而他作为一国主帅却十分相信。</p>
鲁班只是一个楚国的军备司主事,却处处体现出对王禅的信任,鲁班不问其它的,只知道王禅不会辅佐一个短命的楚王,光凭这一点,就值得他深思了。</p>
由此看来这楚王驾崩的消息,就真的让人值得怀疑了,毕竟王禅的本事并非吹出来的。</p>
这两次与王禅在一起观战演练,与王禅相处相识,他十分清楚感受到列国之中关于王禅的传闻并非虚言。</p>
“墨师兄,这一次你的反击,看起来是陷阱,所以不用有人指挥,只需你在此操控就行了,是与不是?”</p>
“师弟,人生若太过聪明,会觉得什么事都没有意义,不如你与我喝一杯,猜一猜这一次师兄的陷阱能伤你楚国多少攻城之人。”</p>
“大不了一万五而已,还能多少?”</p>
王禅开着玩笑之话,此时前军距城墙也只有二百步了,守城方当然不会只在城上守城,而是为在城门外围布下陷阱,这是普通守城之法。</p>
而且此攻城方一心攻城,都向前中,阵式也会乱了,那么这个地方设下陷阱,再铺以守城之攻,那么攻城一方必定会损失惨重。</p>
而这一个地段也是守城方最后最有利的地方。</p>
“无所谓了,反正墨师兄本就好这一口,在下坐等你的高招。”</p>
王禅此时像是一个孩童与人打赌一样,语气里带着不服输的意思,可心里却也是十分担心。</p>
毕竟他的对手是墨翟,他从来也不敢轻视。</p>
“鬼谷先生,你为何如此深信楚王未死,难道只是因为你的观人卜相之能吗,在下也不忌讳,关于楚王驾崩之事,可是有亲传之讯的。”</p>
赵光信此时关心的是与王禅的攻城之战,而非此时的演习,虽然他心里已然大定,可听刚才鲁班对王禅的信任,他还是十分小心印证着。</p>
“赵将军,刚才鲁班说过,我只是为天下百姓而谋,并不会个人得失而谋,就连碧云姑娘都知道,所以我此次入楚并非只是为了当今楚王,而是为了楚地万千百姓。</p>
可楚国之所以积弱,并非是因为列国之强,反而是因为世族权贵把持朝政,而政令只限于私利,并真的为楚国百姓谋算。</p>
所以欲让楚国百姓无恙,必无让楚国自强,而欲让楚国自强,必先清除楚国内祸,而此时摆在楚王面前的是,令尹子西三朝元老代表着楚国世族,楚王并不能真正的掌控朝堂。</p>
所以在下之职就是还政于楚王,让楚王能够为楚国而谋,而不仅限于楚国世族权贵。</p>
若楚王不死,国之有主,那么这些内祸就不会显现出来,将军所得的消息,并不假,却也不真。</p>
因为楚王假死,本就是在下谋算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在下并不奇怪,若此时没有楚王假死之讯传来,想来晋王也不会亲临郑楚边境,要让将军攻伐楚国。</p>
</p>
可这也是在下所谋,也是我与墨师兄所谋,晋王亲临,事情就好办得多了。</p>
若是我与宋国此时夹击晋国,而秦国侵扰晋国,那么三日前在下所说就不算虚言,而是完全有可能实施的战略。</p>
想来此时真的楚王已经平定了楚国所有的内祸,八百里传书,应该很快就会传来,将军有何着急的,不若让我们一起耐心的欣赏墨小子的机关陷阱如何?”</p>
王禅十分简洁的把赵光信所得到的楚王驾崩的消息原委说清,让赵光信知道这其实就是一个局,目的是引晋王以为可以趁楚国内乱之机攻楚,而此机会,晋王必然亲临。</p>
那么至于晋王亲临之后,王禅有什么图谋,那就不得而知了。</p>
至于楚王驾崩的消息,其实亦真亦假,这一切王禅并不肯定的回复,却又表现得十分肯定。</p>
赵光信一听,脸上现出疑惑,对于王禅,他实在是捉摸不透。</p>
“鬼谷先生高谋,实在让本王佩服,有鬼谷先生在身边,一切大事都可作小事来论。”</p>
宋王此时也是适时的称赞着王禅,可他也不知道王禅与墨翟到底在谋算什么,再看墨翟一脸自信,似乎什么事都不会让他有所兴趣,有所急迫一样。</p>
“王上,你又为何如此忐忑不安呢,此时墨相国是主帅,一切该听墨相国的才是,静候佳音,想来鬼谷先生一心为民,自然是适天之道也,不会有失,还请王上静心观战。”</p>
宋王后知道宋王的担心,所以此时到反过来安慰宋公,让他静心观战。</p>
“师弟,若无其它指示,师兄可要开启机关陷阱了。”</p>
“好好好,快些开启,若不然小子喝醉了,可就看不到好戏开场了。”</p>
王禅说完,只见墨翟并不起身,而是轻抬一足,直接运足内力踏在地上。</p>
此时大家能感受到身处之地有些恍动,而随着这一股恍动,前方几十丈外,一个立起的木架之上一个大铁球,原本在木架上十分平稳,可随着恍动,竟然自动滚入地下的一个洞中。</p>
紧接着整个前方的战场之上,所有的机关陷阱同时开启。</p>
守城方的最关键的一轮攻击,也正式开始。</p>
【作者题外话】:从这一章开始,将会再次以主角为主线,处理吴越之间的事,正好第二部分开始相对应,始于吴越,而第二部分也会结束于吴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