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此时心里已大定,可还是十分谨慎,想着若是此地道口留着,怕会让人瞧出端倪。</p>
若让吴都百姓知道他为了谋害一个楚国灵童,而不惜牺牲吴都万余百姓性命,会让他在年暮将逝之际,葬送半辈子打下的好名声。</p>
所以吴王还是小心的交待着眼前的老奴,脸上并不因此而得意。</p>
“老奴已通告太宰大人,想来此地宫一直由他负责,出此纰漏他也不会声张,还请王上放心。”</p>
吴王看了看老吴,十分满意,也只有自小跟随他的宫奴才会如此理解他的心思。</p>
“吴都此时什么情况,是否与平时一般正常?”</p>
吴王一反常态,还是有些担心,反过来问起吴都百姓来了。</p>
毕竟无辜死了万余百姓,这并非常有之事,纵是在大周几百年的历史之中也从未发生过。</p>
若是这些百姓发现端倪,引发其它家属骚乱起来,也于吴都不利,于吴国不利。</p>
“回王上,吴都今日大雾,刚刚才消退去。</p>
清晨之时,人本就少,再加上今晨大雾,吴都街上几乎没有行人。</p>
来往之人比平时要少得多,略显冷清,可却并无百姓哭闹。</p>
吴都各大小街道都已清扫干净,昨日国葬留下的那些垃圾也都尽数清理焚烧。</p>
吴都大小街道一切如初,并无异常。”</p>
吴王一听,一时欣喜却一时愁闷起来。</p>
少了万余人,对于吴都来说也算是一件大事,为何吴都会如此平静?</p>
这到又成了吴王心头的忧虑。</p>
老吴一看吴王的表情,知道吴王在担心,所以又回道:“回王上,昨日进入地宫的百姓有不少是城外的,而且他们都是图财而去,纵是家属也并不知实情,所以还需过些时日才会有动静。</p>
再说了,有些家里都是全家老小一起进入地宫,就算街坊邻居一时找不见人。</p>
乡民们也会以为是去了他乡,反而更容易让人忽视。</p>
一时之间并不会引发混乱,还请王上放心。</p>
老奴会安排人盯着吴都及其附近村落,一有情况就会向王上回报。”</p>
吴王此时有些患得患失,又怀疑事情并未办成,却又怕被人知道他的奸险之计。</p>
“无妨,正所谓事无完美,只要为差儿除掉楚国灵童,也可保我吴国太平,是为大义。</p>
纵然有些百姓胡闹,相信有伍相国在,他一定会把这些事情处理妥当的。</p>
只要着伍相国,也相应善待这些失亲的百姓,加以抚恤,想来他们也不会深究。</p>
经昨夜一场风雨,本王终于可以安心了!”</p>
吴王也是求大舍小,此时也放下心思,不再问吴都百姓的事。</p>
于他而言,这只是一场小风雨而已,不值得小题大做。</p>
若是换作年轻之时,沙场之上,纵然是几万人死在他的面前,他也不会皱一皱眉头,更不用说如此掂记了。</p>
可人年老了,不知道是不是心也软了,才会如此犹疑。</p>
或许也是因此事实有违天道,有违信义,说起来也是忘恩负义之行径。</p>
所以吴王心中有愧,反而显得有些忐忑不安。</p>
只是如此坑埋万余百姓,说起来也并非什么小风小雨,在列国之中,也算是腥风血雨了。</p>
吴王自我安慰不说,却还颠倒黑白,为自己丧尽天良之行辨解,或许也是一代枭雄的本色。</p>
吴王看了看老吴自言自语道:“老吴,你是不是觉得本王老了,行将死去,做事却也像一个妇道人家一样婆婆妈妈,患得患失的?”</p>
吴王脸上自嘲一笑,像是在问身边的老吴,又像是在问自己。</p>
“回王上,人都会老,而王上所谋,是为将来,而将来之事未有定数,所以王上才会忧虑。</p>
也并非王上犹疑,而是王上慎重而已。”</p>
吴王一听,嘿嘿一笑,心里舒服。</p>
“老吴,今日早朝该结束了,你去把差儿以及伍相国、孙将军、还有伯太宰一起叫来。</p>
安排膳食房把本王及几位爱卿的膳食一起送来本王寝宫。</p>
本王要与三位爱卿还有差儿边用午膳,边商议吴国大事。”</p>
老吴一听,知道吴王此时已放下昨夜之事,现在该是考虑攻越大计之时了,所以也不敢再回话,躬身退着走了出去。</p>
吴王看着门外照射进来太阳光,听着吴宫后园喜鹊的鸣叫,心情也变得十分舒爽起来。</p>
此时心里到还真的感激于范蠡,若没有范蠡通报消息,或许此时王禅还活着。</p>
可经此一番周折,诛杀王禅之计已无县令,总算是完成了一桩心愿,了结了一个心结。</p>
日后他再也不会再想起王禅,就当王禅从来也没来过吴都一样,在他的生活之中,又还复如初。</p>
【作者题外话】:这一章专注写一下吴王阖闾的内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吴王阖闾的枭雄本色。</p>
对于吴王来说,可以丧妻丧子,丧女,他都能隐忍,而且一向十分沉着冷静。</p>
可他却容不下王禅的聪慧,消除不了王禅给他带来的恐惧。</p>
所以他用万余百姓的性命来作诱饵,只为除掉一个十三岁的少年。</p>
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枭雄,成其大业,必然会牺牲无数无辜之人的性命,只是史书只会记载他们英武的正面形像,从来也不会记录这些惨无人道之事。</p>
而我的小说,就是还原一个人性的本色,让大家清楚认识一个非圣贤之人的心理。</p>
而从这一件事,也进一步深入了小说的最终主题,对王禅的恐惧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最后达到,一怒而诸侯惧的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