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早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九章 早朝(2 / 2)

赵昕此时方才想起上一届大宋科举已经是五年前了,宋朝前期科举考试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一直到英宗之时才改为三年一届。大宋什么都缺,唯独不缺读书人。</p>

“既然众卿都是此意,那么朕就开科举,取天下英才唱响东华门。”</p>

赵昕说道。</p>

梁适奏道:“官家!臣以为科举取士应该形成定制,如此一来,朝廷的官员不至于出现断层,朝政才能得以平稳运行。”</p>

赵昕问道:“众卿以为每隔几年科举取士一次比较好?”</p>

吏部左侍郎欧阳修奏道:“官家!依照我朝每次科举取士的人数来看,臣认为五年取士一次比较好!”</p>

有的人认为三年,有的认为四年,还有的认为应该两年。</p>

赵昕思忖了一下,方才说道:“欧阳卿刚才所说五年取士一次,是基于我朝历次科举取士的人数而言的,然而前年,朝廷就打算精贡举,如此算来,科举取士的人数同往届相比,必将大打折扣,两年太短,五年太长,所以朕认为科举取士,三年最适合!”</p>

“官家英明!”</p>

一众大臣赶忙拜道。</p>

赵昕看了一眼范仲淹,又道:“昔日庆历年间,范卿曾提出精贡举一事,现今范卿身为吏部尚书,改革科举制度和教育体制一事,朕就交给范卿了!”</p>

“官家!臣以为此事兹事体大,应该交由中书门下更同商议才行!”</p>

科举改革这么大的事情,不交给中书门下,反而交给范仲淹这头倔驴,梁适自然是不赞同的,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当今皇帝对范仲淹是推崇有加,难保范仲淹不会再次拜相。</p>

前不久本想借机把庞籍搞下去,这样自己这个副相的副字也就能去掉了,但没想到赵昕不吃那一套,力保庞籍,眼下又来了个范仲淹威胁他的相位,本来大好的局面,变成了眼前的前有狼,后有虎的境遇啊!</p>

赵昕心下一笑,越过中书直接让吏部尚书接管此事,也是赵昕故意试探的。</p>

庞籍也奏道:“官家!臣以为科举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朝廷众官员共同商议之后才行。”</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时值科举改革之时,未免有所差错,所以吏部暂时直辖于朕,门下和其余各部若有意见可直接向朕奏报!”</p>

赵昕笑道。</p>

“臣谨遵圣命!”</p>

范仲淹拜道,欧阳修本来就是范仲淹的小迷弟,范仲淹话一落,他就举双手赞成,而杜衍此时都已经七十四岁了,俗话说得好,人老成精,新君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对比起好忽悠的仁宗皇帝,眼下的新君绝对是个难伺候的主,他自然不会唱反调。</p>

赵昕看了兵部尚书韩琦,商部尚书张方平,户部尚书陈执中一眼。</p>

三人见此也都明白了官家的心思,便都出言附和道。</p>

御史台改为监察院之后,就不在朝会的序列之中了,所以也没有言官会跑出来说赵昕的不是。</p>

其余大臣见此也只好出言附议道。</p>

是此,赵昕眼下直接统掌四部,即兵部,户部,商部,吏部。</p>

庞籍想着如此一来的话,中书门下只剩工部,刑部,礼部了,他忽然神色慌张的望向赵昕,心想:官家这莫不是要.......</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