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穿越宋朝当太子> 第三十四章 除兵刺字(求收藏推荐投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除兵刺字(求收藏推荐投资)(2 / 2)

见此,赵昕理了一下思路,说道:“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为防止士兵战场畏敌逃脱,后梁朱温在士兵脸上刺字用以维持军纪,此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各朝纷纷对士兵在脸上刺字,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本朝。儿臣认为应当取消大宋百姓当兵在脸上刺字一事。”</p>

庞籍出言道:“启奏官家,在士兵脸上刺字自本朝太祖时期就已成定制,为何太子殿下轻言改祖宗之法,臣以为此事甚是不妥。”</p>

赵祯不解道:“太子殿下为何有此想法呢?”</p>

赵昕说道:“回父皇,儿臣从马蹄铁一事中得到的启发。”</p>

“奥!是何启发?你若说得有理,朕便考虑此事是否可行。”赵祯好奇道。</p>

赵昕清了一下嗓子说道:“儿臣从马蹄铁中得到的启示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而想到若想要士兵作战勇敢必先练其心志,若练其心志必先解决的就是脸上刺字一事。”</p>

赵昕看了一眼众位大臣,又道:“本朝自太祖立国以来,以仁孝治天下,且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士兵脸上刺字确实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士兵畏战逃脱,但对士兵造成的精神上的折磨也是难以泯灭的,一家有子,子去当兵,却要在脸上刺字,是为不孝,我们又岂能指望不孝的人来保家卫国呢!诚然有如狄青一样满腔热血之勇士自愿在脸上刺字以报效家国,但毕竟都是少数。”</p>

赵昕看着赵祯说道:“启奏父皇,儿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讲。”</p>

赵祯示意道:“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p>

赵昕方才如释重负,缓缓说道:“本朝民间有一句俗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皆应脸上刺字之始,故儿臣伏请,父皇废除这一不仁道的做法。”</p>

文彦博出言道:“启奏官家,在士卒脸上刺字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其逃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记录其部队番号。”</p>

大学士蔡襄也出言道:“启奏官家,臣认为在士兵脸上刺字有助于其战场奋力杀敌!”</p>

赵昕昂首挺胸道:“父皇,昔者大秦士兵灭六国,一统天下,靠的可是士卒在脸上刺字?霍去病率大汉铁骑破匈奴,封狼居胥,靠的可是士卒在脸上刺字?大唐铁骑纵横西域,所向披靡,靠的可是士卒在脸上刺字?......”</p>

赵昕的心情越来越激动,连带着声音也渐渐地越来越大,响彻大庆殿。</p>

“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故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除了将领的用兵策略之外,靠的就是普通士卒悍不畏死的精神,而废除刺字制度,士兵必然精神焕发,且忠孝两全,必将尽心竭力报效国家。”</p>

振聋发聩的声音想遍大庆朝殿,虽然每一位参加此次朝会的大臣都对太子殿下刮目相看,但都在心里思考着废除刺字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利益,思来想去,好像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影响。</p>

在他们眼里一群丘八脸上不刺字就不刺吧,反正一群泥腿子即便不刺字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反观士大夫家族,若以后有子弟想从军者,脸上不用刺字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宋朝文官的竞争压力是那么大。</p>

......</p>

求收藏,推荐,投资!</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