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第三百二十一章很难不支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一章很难不支持(1 / 2)

 宁远看完了剧本,三人一起去了丰泽园吃饭,按宁远的话说,“你总不能有客人来了京城,你请人吃粤菜和西餐吧?”

所以宁远请外地来京城的人吃饭,要不是在家或者自己的庄园,有时候举行活动就在自家的安宁酒店。

而如果是去外面的饭店的话,基本就是丰泽园的鲁菜京菜这种北方主打菜系,要不就是东来顺的涮肉。

吃烤鸭那自然是出门买一只,在哪吃都能有,至于说特意去全聚德吃鸭子,这事宁远还真不怎么喜欢干。

“宁爷,我昨天看了下伯纳的财报,也关注了一下最近的这个票房啊,这个《投名状》的票房是不是有点问题啊。”罗谦这一杯酒下去也就开口问道。

罗谦和银河资本以及红杉资本一起入股伯纳影业,成为最大的个人股东,因为前期还拆借了一部分资金给伯纳赎回在保力集团的手中的股份,这部分资金其中的一部分,在投资到位以后还给罗谦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直接就债转股了,所以罗谦现在持有的伯纳股份,仅此于于东,是第二大个人股东,持股比例还在红杉资本和银河资本之上。

但是罗谦也不懂电影,更不清楚这个什么分成比例之类的票房市场细则,但是有一点,他能看财务报表的,盈亏总是知道的。

《投名状》大卖了两亿多票房,还注定亏本,这就有点不太理解了,所以也就当着宁远问这么一问。毕竟他罗谦要是直接去问于东,就显得自己有点沉不住气了,但是问宁远就不一样了,大家认识快三十年,谁什么样不清楚啊,就他罗谦这点斤两也没必要在宁远面前装大个。

宁远听到这个话题,也是没有嘲讽,反而很认真的给他解释了一下,国内目前的票房分成方式和这个比例。

“现在国内分账方式,首先33的税,其次是5的电影发展基金,扣除这些以后剩余的47归影院所有,5左右归院线,也就是影院的连锁品牌,比如万达院线、太平洋院线等、魔影联这些,10左右归发行方,剩下的归制片方。对于一个国产电影,制片方最终能拿到的票房分成大概是全部可分配票房,即全部票房扣除税收和票务手续费,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多的可能有38,如果是进口片,版权方能拿到的大概也就是22,也就是五分之一左右。”

“投名状这片,投资是25亿,单独算国内票房也就是最少的75亿以上的票房才能回本。”

宁远这么一说,罗谦皱了下眉头,“投资这么大呢?25亿啊?真有这么多?不是为了宣传做的数据?我看很多媒体都在说是片方炒作啊。”

因为罗谦和宁远以及沈南朋都是在07年才确定注资伯纳的,伯纳投资《投名状》的数据都在06年,罗谦作为股东倒是也能查看,但他也懒得看这种东西。

宁远道:“光是李联杰一个人的片酬就一亿,刘得华和金成武加起来也快三千万,加上这烧钱的大场面,这么多人,那么多的服装道具,这个制作费用。即便25亿没这么多,那就最多就是宣发的时候凑了个整。”

罗谦质疑道:“李联杰的片酬真有这么多?一个亿啊?我还以为宣传的呢。”

这时候王京说道:“这个倒应该是真的。”

王京和李联杰也合作过,当年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就是王京导演的,那句“我在大都等你”,可是让观众等了二十多年。

“就算不到一个亿,也差不多了,李联杰也值这个钱。”王京接着补充道。

罗谦道:“那可是一亿啊,这演员这行来钱这么快吗?一部片子一个亿,好家伙,都比不少公司的一年的利润都高了。”

宁远则是道破了其中玄机:“投资方又不傻傻子,没有李联杰的话,这片子也拿不到25亿的投资,所以别看他拿一亿,那是因为人家身价在这呢。”

李联杰当年拍《英雄》就拿了一千万美元,差不多八千万人民币。

06年《霍元甲》又全球大卖7000万美元的票房,光海外票房就高达5700万美元,而且北美的dvd收入也同样达到了数千万美元,作为电影最大投资人,这部电影就给李联杰带来了3000万美元的收入。

而且07年一部25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游侠》在全球都拿到了4000万美元票房,加上dvd版权收入和其他收入,更是高达7000多万美元。

内地一亿片酬,一点都不夸张,甚至可以说友情价了,还是因为陈克辛是老朋友给他“抹了个零”。

不过有利有弊,一个人拿一个亿的片酬,票房大卖还好点,算是实至名归了。

而现在票房成绩不理想,尤其是还没有同期上映,没有任何巨星的《集结号》的票房高,这种高片酬就成了活靶子了,谁都想打一下。

媒体舆论更是大肆抨击。好像李联杰的问题一样。而且媒体还瞎编一些陈克辛抨击李联杰片酬太高,还有投资方不满李联杰天价片酬的新闻,要知道当初可是他们眼巴巴地主动去请李联杰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