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我在贞观开酒馆> 第六章 安排赈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安排赈灾(2 / 2)

他只能对着李二拱手道:“陛下,微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p>

“算了,你也是为了百姓。”李二很大方的原谅了魏征。</p>

接着他面色一肃,道:“唐俭,目前常平仓的粮食够京畿道百姓吃多久?”</p>

“一个月。”</p>

“这么短?”李二眉头微皱。</p>

唐俭说道:“回禀陛下,这还是省吃俭用,外加百姓有余粮的情况下,才能支撑一个月。”</p>

“朕不是已经让你购买粮食了吗?难道你没有买到?”</p>

唐俭苦笑道:“陛下,户部没钱了,微臣已经将能用的钱全都用来买粮食,可是也就多出了一百五十石粮食而已。</p>

这些粮食放在长安,勉强也能吃一个月,可是对于整个京畿道而言,就是杯水车薪,能顶十天已经不错了。</p>

再加上粮食运往各处的损耗,可能会更少,一个月,真的已经是极限了。”</p>

杜如晦站出来道:“陛下,唐大人的话很有道理,现在我们当务之急要确定灾民情况。</p>

我们根据灾民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先救哪里,至于粮食,朝廷可以募捐,找商人募捐,或者地方乡绅都可以成为募捐的对象。”</p>

魏征拱手道:“陛下,微臣愿意去募捐粮食。”</p>

李二颔首道:“好,粮食之事就靠魏征了。朕不要多,能够让长安百姓不因粮食而苦恼就行。”</p>

“臣定当竭尽所能。”魏征说道,心中微微发苦,整个长安可是有两百多万人口,这得多少粮食才行。</p>

长孙无忌道:“陛下,臣认为,不但需要募捐粮食,还需要从南方调集粮食过来。”</p>

“不错,辅机,你去安排吧。”</p>

“是。”</p>

唐俭说道:“陛下,长安的粮食因为旱灾已经开始涨价,甚至有不少粮商开始囤积粮食而不卖,微臣建议重惩这群.奸商。”</p>

“不可。”房玄龄立马制止,“如果朝廷干预此事,惩罚了那些粮商,那么其他商人会对朝廷失去信任,长安,乃至整个大唐的经济将会倒退。”</p>

李二道:“此事从长计议。”</p>

突然他面色一肃,沉声道:“京畿道出现旱灾,上天早有预示,而我等现在才知情,是我等之错,为此朕决定下罪己诏。”</p>

房玄龄等人一惊,想要阻止,却被李二制止:“众位爱卿不必阻止,是朕之错,朕绝不否认。”</p>

这是李二深思熟虑过后的决定,在百姓们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谣言出现之前,先承认错误,不让有心人利用。</p>

众人无比的感到欣慰,能有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皇帝,这是他们做臣子的福气。</p>

</p>

其中魏征最觉得欣慰。</p>

李二的罪己诏一下,百姓的言论受到控制,朝廷的救灾工作开始全面展开,百姓们对朝廷,对李二都是感恩戴德。</p>

救灾工作不是很顺利,首先是粮价上涨,让朝廷的粮食快速减少。</p>

京畿道各大小州府的大小粮商们开始囤积粮食,粮价开始上涨,从一天涨一点,变成一天涨好几次。</p>

一时间,整个京畿道米贵,尤其是长安,粮价都翻了两翻,已经卖到十五文一斗了。</p>

其次,朝廷的粥厂,鱼龙混杂,秩序混乱,疫病滋生,让粥厂面临关闭危机。</p>

最后就是百姓无所作为,就等着朝廷救济,而不考虑为自己谋出路。</p>

几天后,发现弊端的房玄龄立刻赶往太极宫。</p>

李二得到汇报后,眉头紧锁,道:“让太医院和金吾卫前往各个粥厂。”</p>

“陛下,这只是治标不治根。”</p>

“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李二沉声问道。</p>

房玄龄沉默了片刻,道:“陛下,微臣的办法都是中规中矩的办法,很难做到立竿见影之效,微臣有一个建议,不如去找李峰。”</p>

“找他?”</p>

“没错,陛下难道忘了吗,他说过,有什么麻烦可以找他。而是臣观此子,不管是论杨广,还是论玄武门,都是剑走偏峰。</p>

他的话,让臣觉得杨广虽然昏庸无道,对后世子孙贡献却非常大,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个性质。”</p>

李二微微点头,房玄龄说的没错,李峰的想法都是剑走偏峰的想法,就比如这次旱灾一样,他提早买好了大量的粮食,却不将这个消息告知朝廷。</p>

如果是中规中矩的人,一定会将此事告知朝廷,向朝廷求个一官半职。</p>

“好,我们去找李峰。估计这会儿他应该已经知道旱灾爆发了,不知道他的粮食会卖多少钱一斗。”</p>

“他花了那么多的钱,定然不会吃亏的。”</p>

“废话。”李二笑骂了一句,“走,去找李峰。”</p>

“是。”</p>

此时的李峰并不知道李二为了解决赈灾事宜的麻烦,已经出宫来找他。</p>

此时的他正在忙着应付各大粮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