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三百三十九章:反四罪行动(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九章:反四罪行动(二)(2 / 2)

皇帝刚说要反官僚,你就说大家伙是官僚,怎么着,准备先从中央动刀子吗。</p>

这是严真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打算?</p>

看看坐在主位的骆玉晟,大家开始胡思乱想起来。</p>

“严总这话说的怕是更容易让众臣工误会吧。”</p>

寇凖蹙下眉头,说道:“魏阁老分管两院,反四罪也是要以两院为主力,他们有不解之处前来拜访老夫,有何不可?”</p>

“当然无不可。”</p>

严真坦然道:“但这个行径确属官僚无疑,至于为什么,阁老想必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p>

有的人聪明,一点就通。</p>

寇凖是绝顶聪明人,更会举一反三。</p>

虽然严真说的含糊,可听到寇凖耳朵里就全都明白了。</p>

一句伴君如伴虎,道出了中国政治游戏中官僚主义的核心。</p>

中国是传统的官本位国家,有着几千年成熟的君王--大臣--百姓的社会运转机制,政治,贯彻了整个华夏文明史。</p>

因此,想要搞懂中国的政治游戏,就首先要明白政治游戏的基本规则。</p>

中国的政治游戏规则由谁制定?</p>

皇帝。</p>

皇帝超然于法律、国家和一切规则,他是规则的制定者,除皇帝外的所有人都在规则中玩这个游戏,是要遵守游戏规则的。</p>

可皇帝经常改规则怎么办?</p>

那就得好好揣摩,提前预判。</p>

这就好比是玩游戏拿到了内服测试号,等到公测的时候,这批已经熟知游戏规则的人自然要比其他人分食更多的政治蛋糕。</p>

于是,中国的官场养成了一个几千年的毛病。</p>

中央的高级官员整天研究着皇帝再想什么,皇帝说一句废话,中央这群官员都能研究个三天三夜。</p>

相应的,地方上主官说一句废话,下面的那些各司衙的官员也能研究个三天三夜。</p>

有关系有门路的,天天安排酒局宴请,就为了窥探一点口风,没关系没门路的,就绞尽脑汁去琢磨。</p>

天天净想这些了,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想做官到底是为了什么吗?</p>

更何况,官员的一天除了想这些之外,还有无尽的会山会海、迎来送往、礼节繁琐。</p>

“严总说的,有道理啊。”</p>

寇凖点了点头,感慨道。</p>

“老夫在前朝做了三十多年的官,前朝的官,不好做啊。</p>

破晓就要上朝候着,早朝结束往往时间就到了午时,匆匆回府吃口饭菜,紧跟着就是上衙门坐堂,坐堂干什么呢。</p>

一大帮子人分析早朝的时候皇帝说了哪些话、分析今天又有哪些弹劾党争,然后大家绞尽脑汁思考应对之法,政治倾轧贯彻了老夫整整三十年仕途。</p>

说句难听点、自嘲点的话,老夫能在前朝做到权倾朝野,说明老夫,就是最大的官僚,要不然,凭什么能在一次次的党争中获胜呢。”</p>

“历朝历代,一个官员能否得到提拔和重用,看的是这个官员是否懂政治规则,所以每一个官员他的政治斗争能力都极为出色。</p>

可这样,是不是已经脱离了为官的本质。”</p>

严真接过寇凖的话说道:“我们提拔一个官员,看重的应该是他是否具备为民做主、为民谋利的能力。</p>

大家多把心思花在干实事上,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何愁不会国富民强?</p>

陛下开朝以来,多次强调,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更是率先精简甚至说是废除了繁文缛节这所谓的礼。</p>

以新年为例,历朝历代一个新年,皇帝会同百官起码有半个月的时间都在忙着祭天、祭社稷、祭祖,各种大礼节活动层出不穷。</p>

过完了新年又是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皇帝的圣诞、皇后的诞辰、皇祖皇考的祭日。</p>

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全国自皇帝到地方,大家光忙这些所谓的礼节,就要折腾多少时间。</p>

</p>

剩下的那点时间又被咱们拿来开大会、开小会,不是研究皇帝说什么,就是研究今天被谁弹劾,这弹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弹劾,是不是朝中又形成了以谁谁谁为首的政党,是不是又要发动党争。</p>

时间、精力完全被靡费掉,还有几个有空干实事。</p>

这就是官僚思想和官僚主义祸国害民的显著特点,因此反官僚,就是反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督促和引导咱们地方的官员,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发展民生上,用在教民育民上。”</p>

众人听得折心,骆玉晟亦是听得全神贯注。</p>

骆永胜把他这个太子扔进君卫队中央,目的就是培养骆玉晟将来从全国大局着眼,抓全面工作的能力。</p>

目前来看,严真确实是个合格的好老师。</p>

“严总的话,高屋建瓴、目光长远啊。”</p>

寇凖叹了口气,点头:“咱们下一步的反四罪行动有了目标,确实,四罪祸国殃民,不除四罪,老百姓是过不上好日子的。”</p>

“那今日便如此说定,我先随太子殿下回衙,拟个章程送报内阁批阅。”</p>

众人起身。</p>

“恭送太子殿下。”</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