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二百五十三章:大楚的教育--科举体系(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三章:大楚的教育--科举体系(上)(2 / 2)

之所以现在这个老二也这么安顿,还是魏禀坤念叨的。</p>

“慢说天子王公,便是寻常百姓家也要排字论辈,这是人伦古礼,大王还是莫要轻慢。”</p>

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对了,赵家的皇帝不是都没排字吗?</p>

你看,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赵佶啥的哪来的规律字序。</p>

原因很简单,因为赵家皇帝矫情。</p>

他们当了皇帝后就会改名字。</p>

比如说赵二赵光义,他写在宋史中的名字叫赵炅。</p>

本名叫赵匡义,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为了避讳,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而等当了皇帝后,赵光义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赵炅。</p>

不仅给自己改,赵二还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改。</p>

但不管怎么改,只要当了皇帝就会重新再起一个名字。</p>

目的就是为了避讳。</p>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个叫做‘文正’的谥号,是文臣的最顶级谥号。</p>

这个谥号是在宋朝宋仁宗赵祯年间由司马光创造的。</p>

所以说宋仁宗之前,中国没有一个文臣谥过文正,文臣的最高级谥号叫文贞,第一个获得这个谥号的文臣叫魏徵。</p>

是因为要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才改的文正。</p>

司马光评价文正这个谥号‘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自此之后,文正替代文贞成为文臣首谥,创造他的司马光也在死后如愿以偿得到了文正这个谥号。</p>

名讳的礼法和讲究是这个时代比较看重的一件事,这种俗礼骆永胜不太在乎,但魏禀坤既然开口劝了,他也懒得跟魏禀坤为这点小事矫情,索性便给陈静姝的儿子起了一个差不多的名字,叫玉晧。</p>

</p>

家里的事一处理完,骆永胜便坐不住召集了包括周柏在内的一众武臣,开府办事说的第一句话便是。</p>

“孤要开武科。”</p>

一群人前几日还都忙着连场喝庆功酒,这会子功夫个顶个酒气熏天,闻言不由一怔。</p>

“武科?”</p>

“对,武科,纯粹的武科。”</p>

骆永胜兴致勃勃,他拿着一道奏本,这是他这几日在家里写下的详细计划草案。</p>

“孤不仅要开武科,还要办武校、办军校、办指挥学院,孤要让习武从军有条有序,像读书那样,从小就学、就练,学好了、练精了,一样可以一朝成名天下知。”</p>

众将对视,无不振奋。</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