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八十八章:大宋朝的文武地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大宋朝的文武地位(2 / 2)

站在和侯秉忠一样的立场,抨击赵宋王朝这狗屁倒灶的抑武政策吗,谁知道侯秉忠是个什么心思。</p>

这同他授意孙石写的三国不一样。</p>

三国里面他只是‘夹杂私货’的叙述了曹操征乌桓的故事,至于看客们会不会引申到现实,以此来看不起赵宋伐辽,存不存在所谓的借书暗讽,那是读者的事,跟他骆永胜有什么关系?</p>

就算真是他憋着心思暗讽朝廷,那又如何?</p>

赵家天下对文人有多好这都不需要赘述,只说市面上大行其道的各种闲散游记、狂士挥毫,针砭时弊骂朝廷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不也一样活蹦乱跳,大宋是没有文字狱的。</p>

说句离谱点甚至荒谬的话,皇帝如果因为一本三国治罪骆永胜,朝中几个宰相带头不会愿意。</p>

他们跟骆永胜素未蒙面都会保护骆永胜,是不是很离谱?</p>

但这就是事实。</p>

北宋初年有一个官员惹怒了赵大,赵大打算砍了这名官员的脑袋,结果满堂文臣都出面力保,哪怕是这名官员的仇人都选择保他。</p>

原因为何?</p>

“咱们今日不保同僚,来日皇帝的刀就会砍到咱们脑袋上,所以这是原则底线。”</p>

也是自此事之后,大宋国法对于士大夫就如同虚设了。</p>

最著名的一位就是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他是宰相,也是名好官,一次审判两个无恶不作的下属,欲判死刑,结果满朝的官员都来拦阻。</p>

“不杀官员是祖宗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特权,如果你自己带头破坏就相当于反了整个士大夫集团,那你就成了全天下的敌人。”</p>

所以在宋朝,只要不造反,别指着皇帝的鼻子骂祖宗八辈,那就绝不允许判死罪。</p>

相同的道理,洪州衙门的官员视《三国》中暗讽朝廷的情节于不顾是因为他们没事写出来的文章,骂的都比骆永胜狠,而且不是暗讽,还都是点名道姓的批评。</p>

之所以交代这些,是因为书中有些行为很容易引起误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代史,宋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不说清楚其政治大环境就容易引起争论。</p>

眼下的侯秉忠就是在发牢骚,可骆永胜却不能相劝或陪着侯秉忠一起念叨。</p>

一旦开了口就跟写书是不一样的行为了。</p>

他骆永胜有功名吗?</p>

没有。</p>

是官吗?</p>

不是。</p>

那就老实一点,低调一点。</p>

侯秉忠也是肉舌头,抱怨大半个时辰也就累了,一碗酒追着一碗酒的喝,到最后才想起来抬头看骆永胜。</p>

“不说这事了,我今日看报,听说你要搞一个教什么成功学的学堂,是有这么回事吗?”</p>

“对。”</p>

“什么叫成功学啊。”侯秉忠醉眼朦胧:“你说我听听,要是不错的话,我就让我儿子、让齐儿都跟着你去学。”</p>

面对侯秉忠的提问,骆永胜沉默了一阵才开口。</p>

“就是说一堆空话、假话、废话,骗一群无知的人上当。”</p>

“哈哈哈哈!”</p>

侯秉忠仰头大笑,指着骆永胜赞道:“妙,妙的很!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你了,直白、坦诚,等你开了班,不仅我儿子和齐儿会去,我也去好好学学。</p>

空话、假话、废话,这门学问才更值得人学习,我得好好学学。”</p>

看着侯秉忠如此开心,骆永胜的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p>

自己面前这位将军,活得憋屈啊。</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