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还会讲一些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结构,并且更是直言不讳的说我大明百姓困顿与没有文化知识有直接的关系,就连种田有文化的人也比没文化的人更会种田。</p>
这也是陛下一直看不起儒生的原因之一,在陛下看来儒生讲的道理放到四海皆准,可是偏偏儒生太会讲道理了,讲完了道理接下来该干什么他们就不知道了。</p>
你让一个进士出身的知县给你讲微言大义,如何忠孝仁义,他能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给你讲个没完,可是你要问他如何让之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官府的财政收入与日俱增。</p>
他们就只能泛泛而谈,说话空洞而苍白,总结起来就是嘴炮无敌,胸无一策!就算如此也是眼高于顶,常常指点江山,似乎只要朝廷将他们升入内阁,立刻就能打造出一个盛世来。”</p>
“王二,你跟着陛下别学没学会不知道,这贬损儒生的论调倒是与陛下一模一样。你可别忘了,我也是儒学出身!”听了王二的话,唐三任不由苦笑道。</p>
“唐明府,晚辈可没有说您的意思,您跟那些人不一样,您学的是经世济用之学,是我王二的楷模。”</p>
“你不用拍我马屁,我也对儒生没有好感,不然也不会半路弃儒学实学。最无奈的是大明以儒治国,只有学儒才能做官,不改变做官的途径,儒家的地位就无法改变。</p>
你我在这里说这些没有用,这些庙堂上的事还是让陛下头痛去吧,我们做好陛下交代的事才是正经。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入手,男童还好说,尤其是女童,一般人家是不愿意自家的女儿出来读书的,如何才能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将自家的孩子送入学堂?”</p>
“明府过过挨饿的日子吗?每天什么都不想,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放开肚子随便吃顿饱饭,吃饱饭就是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房山百姓吃饱饭才有几年,挨饿的经历还历历在目。</p>
若是明府发出所有孩童入学读书,学堂免费管一顿午饭,您说老百姓会不会争着抢着将自家的孩子送进学堂?</p>
而且百姓还是盲从的,若是我们开始不执行全部入学的标准,一开始只针对军队家属或者是养鸭户的子弟进行招生,其他百姓见到这些百姓的子弟进入学堂读书,还能在学堂白吃一顿晚饭,他们就会嫉妒,就会不平衡。</p>
到时候的怎么操作那就是明府的事了,明府肯定比晚辈更懂人心。”</p>
“哈!哈!哈!”唐三任哈哈大笑:“你这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啊,这样做有可能会让百姓将孩子送进学堂,但是女童的入学率还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p>
“明府着相了,何必纠结于所有的女童都入学呢?只要我们让女童入学的大门敞开着,只要未来女子的地位逐步提高,女童的入学率就会逐步提高,与其强调女子的入学率不如强调女子自强自立,能够自己养活自己。</p>
只有女子与男子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才能有更独立的人格,陛下曾经给我等授课时说过‘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女子不自强就算都入学读书,也一样不能摆脱地位低下的命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