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省府大院> 第22章 老生常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老生常谈(1 / 2)

 走进二楼的大会议室,张青云扫视了一下会场,发现里面已经齐刷刷地坐满了人,王天成和几个副省长、秘书长已经在主席台上就坐。

张青云走过去,把公文包放到王天成的脚下,把保温杯放到他前面的桌子上,然后从容地走下主席台,他感觉到,许多人的目光在盯着自己看。

从今天的装扮看,张青云觉得,自己这个形象还是对得起观众的,至少和省政府办公厅的那帮处长、副处长们相比,自己不输于他们。走下主席台,他想到后面找个不显眼的地方坐着,但向后看了一眼,就看到后面的坐位已经坐满了人,这时候秦主任向他招手,张青云只好走过去,坐在秦主任身边的座位上,这是第一排。

开会张青云一向最讨厌坐第一排了,不方便,要做出十分谦虚认真的样子,领导讲话,你要全神贯注地听;听到重要的地方,你为了表示对领导的尊重,还要掏出本子,装模作样地在本子上记记;领导看你,和你的眼睛有了交流,你要露出激动或者崇拜的眼神,和领导进行互动。

虽然明知道领导讲的话也是瞎球扯淡,也是老生常谈,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空话、大话,但你就是要认真的听下去,还要装出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有思想、有见解、如此精辟、如此生动的鸿篇大论的样子。

你的脸上要随时堆出灿烂的笑容,两只手要随时准备为了领导的精彩讲话而鼓掌,你的表情、动作,要发自肺腑,要以假乱真,让领导心里非常受用,得到真正的满足,这样你就给领导留下了个好印象,认为你是一个可造就的人才,有机会了,他才会首先想到你,你小子才能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

你要是耍小聪明,装的不像,眼神里流露出不屑或者敌视的信息,让明察秋毫的领导发现了,你小子就惨了。提拔升职没希望是小事,给你小鞋穿问题也不算太大,最严重的后果是,哪一天有了充分的借口和机会,你小子就会被领导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明不白的给洗牌掉,排挤出你原来舒服的位子,哪里差就把你安排到哪里去,你还一点办法都没有。再不识趣,你的饭碗就可能被砸掉了,你说危险还是不危险。

所以在官场混,连星星点点的小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再小的河沟都可能翻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每个在官场混的小人物的真实心态。

会议由常务副省长林正义主持,他讲了几句开场白,然后请王天成做指示。王天成也没有看稿子,这样规模的会议,他随便就对付了。

他主要讲了几点,要求办公厅的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为全省改革、开放、发展的大局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为领导服务。这几条“服务”,张青云知道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用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办公厅、办公室,都是合适的。张青云判断,办公厅这些人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每换一任领导,就强调一次,反正都是那些东西,谁说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三条,前面两条都是虚的,只有这第三条,“为领导服务”,是最实在最关键的。办公厅是干什么的?就是为省政府主要领导服务的,为省长、副省长服好务,就是为全省人民服务,就是为全局服务,这不矛盾。

会议进行了二十分钟,很快就结束了。张青云听到林正义宣布会议结束后,就站了起来,去帮王天成收拾桌面上的东西。提上皮包,端着茶杯,站在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和几个副秘书长后面,等他们先走。这时候张青云看到老乡王志远从人群中挤过来,张青云一只手拿着王天成的公文包,一只手端着保温杯,肩上还背着自己的公文包,没办法握手,只好笑着点点头。

各位领导鱼贯而出后,张青云忙跟上去,和王志远说了一句:“有空再聊啊”,就紧跟着秦主任,向王省长办公室走去。

省长的办公室在三楼,还是前任省长李大化用过的那个,只不过重新装修了一下,桌椅、沙发、茶几、窗帘,都是新换的。地板也是新铺装的实木地板,整个办公室共占用五间房子的地方,最里面一间是休息室,中间三间是打通的,是王天成的办公室,最外面一间是秘书办公的地方。张青云看到,秘书的办公桌上电脑也是新换的,牌子货。

做领导的,都比较讲究,一般前任领导用过的东西,后任领导就不会再用了,怕有什么忌讳。张青云在党校时就知道,那些校长换的时候,前任校长的办公室都不用,另找几间会议室,改造装修一下,自己用。

李大化做了十年的省长,他的办公室,各种东西的年限也到了,换了也不过分。张青云看到王天成转了一圈,和各位副省长谈笑风生,对办公室的摆设和布局还是比较满意。

张青云把王天成的包放好,茶杯冲上开水,看看王天成和林正义已经坐在了办公室的沙发上,知道两位领导要进行一对一的私密谈话,就拿出纸杯,放上茶叶,冲上开水,恭敬地端到林正义面前轻轻放下。林正义用手指敲了敲桌面,算是表示了对张青云的感谢。张青云觉得,林正义不错,知道体恤下属,是个细心聪明的领导。把王天成的茶杯放好后,张青云才发现,其他的几个副省长都退出去了,各人回了各人的办公室。副秘书长们也都走了,外间的秘书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个人,省政府秘书长袁保山和省长办主任秦远哲。

张青云轻轻掩上门,退出了王天成的办公室,到了外面,脸上堆起了笑,和袁秘书长和秦主任打招呼。袁保山五十七八岁的样子,头发几乎全没了,剩下的不多几根,也白了一半,像个小老头,在电视上看新闻,经常可以看到他。他跟着李大化,做秘书长六七年了,是李大化最忠实的部下之一。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清河省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五六位省长,最短的只干了两年,而李大化是干得最长的一位省长,也是被外界公认为对清河省做出最大贡献的一任省长。

在他的两届任期内,清河省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gdp已经突破九千亿元大关,在全国的名次也进入了前十位,一举成为中部的经济大省,外界纷纷评价,清河省现在是中部崛起的领头羊。

凭他的政绩,他本来是有机会做省委书记的,特别是郭云石之前的那任省委书记不做之后,外界纷纷传言,他这个省长会接任省委书记的位子。再做个年,等到了年限,凭他的能力和威望,说不定会再升一级,进入全国人大或者政协,做个副主任或者副主席之类的,成为国家领导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在这节骨子眼上,清河政坛上爆发了一系列的腐败大案,首先是交通厅长谢大进携款潜逃美国,听说带走了两个亿;其次是水利厅长刘贯通挪用六千万公款到澳门赌博被国家安全机关抓获;这些都成了当时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

[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大工业城市西平市的市长黄大海又因涉嫌特大受贿案被有关部门查处,初步审查已经发现他拥有个人财产5000多万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短短几个月曝光出这么多案子,牵涉了上百个各级官员,被认为是建国以来清河省最大的腐败窝案。

而这些腐败分子的纷纷落网,引起了外界的猜测和议论。而这些人多出自省政府系统,不明事理的人们就扑风捉影地认为,这些人都和李大化有联系,是他的铁哥们。

李大化在省里做主要领导时间是最长的,用了不记其数的人,把自己欣赏的人放到最关键的位子上,为了好干事,这是当今社会每个领导都不可避免的用人模式,谁也没办法。没有可以信赖的部下,你的计划就是再完美,也落实不了。

而李大化,因为敢想敢干,用人的气派就更大了,清河省所有在政治上比较敏感的人都看得出来,在用人问题上他和两任省委书记都和不来,不管是郭云石还是前任的省委书记。有人甚至议论,郭云石有时候还没有他这个省长说话算数,只要是被李大化看上的人,他千方百计地把你用到合适的地方,尽量发挥你的专长,这也是他李大化最大的长处,用人不疑,放手让下面大干。

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放手让下面的人干,束缚少了,容易出成绩,但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像交通厅长谢大进,这是李大化多年的小兄弟。李大化当县委书记时,他是县财政局长。李大化升了市委书记时,他是市委秘书长。李大化当了省长后,他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省交通厅长。就是这个李大化一手栽培的小兄弟,最后害了李大化,把他的政治生命嘎然而止。

虽然有人出了问题,但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组织上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查来查去,发现谢大进的犯罪事实非常简单,就是在全省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收了私人老板的钱,把工程发包给了这些私人老板。在谢大进当交通厅长的五年间,清河全省共投入1000多亿元,修建了覆盖全省十六个市的高速公路,从省会城市东州,到任何一个市的车程,都缩短为三个小时以内,被媒体称为“三小时”经济圈,这是崛起的重头戏,改善了清河省一贯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拉动了内需,吸引了大批投资,整个清河省的经济也蒸蒸日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