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盗墓总司令> 第四十九章 藏兵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藏兵洞(2 / 2)

公元383年8月,苻坚率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御林军3万余骑南下,分三路进军,攻打东晋。在此之前,苻坚手头的资料显示,东晋倾国兵力阿猫阿狗加一块也才不足8万于众。那么60万+27万+3万=90万,90万除以8万等于1125,也就是说,当时苻坚的率军足足是东晋的1125倍。可最终的结果怎么会是,号称百万的前秦精锐之师被东晋仅七八万的军队就打的落花流水呢?对此,有不少吃皇粮,办“黄”事的历史学家们给出的解释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我呸你个“草木皆兵”!你倒是给我皆一个兵看看啊?古代打仗可不像现在,操作人员坐在办公室一边喝着咖啡斗地主,一边腾出一只手来轻轻点一下发射键,一个洲际导弹发过去就够阎罗王忙活大半年的啦。千年之前的战事主要还是拿人说事,就靠活人尸体“堆”。人多兵壮,你就是爷,兵少了,两字“孙子哎!”

据资深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淝水之战”之所以能够在兵力不足、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不单单靠的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着重在于“石洞藏兵,出以奇兵”。当时的晋孝武帝想大力发展军事,但又怕“树大招风”,惹来大秦的攻击。他身边的两大谋臣谢安、桓冲便给他出了一个既可以大量扩充兵力,又可以掩人耳目,不被大秦发觉的良策。谢、桓二人主张在东晋国内诸多人烟稀少的大山之中开山凿洞,然后在里面屯兵、养兵,等到战事告急的时候再拉出去火拼。故而,当时“淝水之战”东晋的实际兵力不是8万,而是40万,也就是大秦兵力的负225倍。足以,有了这32万被养的又白又胖的精锐兵力,加上原有的8万阿猫阿狗,再配合两大谋臣的抗敌良机,妥了。大秦的百万大军就两字、一个下场“全挂”!

另外,相传藏兵洞乃是“小熊”曹操所首创发明。

公元208年,曹操在策划赤壁大战的前夕,曾组织部队由许昌列队出城,再由许田进入事先开凿而成的藏兵洞内,从地下回到许昌城,如此循环往返,经月不绝。不到40万的部队,形影加倍,遂号83万大军。最终的战事结果咱就不说了,关键是仅这一招着实把东吴一帮子谋士给吓破了胆。

(忽忽,跑题了!)

尽管已经初步证实这是一个古代用来屯兵的藏兵洞,可还是难免会有机弩飞箭、伏火毒烟之类的潜在危险。我和老石两个人一前一后紧紧贴着墙壁往石洞内部前行,脚下的路面似乎越走越长,而且逐渐呈下坡趋势。

“老石,你说咱都走了将近一个钟头了,这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我擦了擦额上的汗珠,有几分焦躁地喊。

“沉住气,今天这条路即使通的是阎罗殿,咱俩都得硬着头皮走下去啊。那墓魇是你跟我两个人放出来的,而且已经搞得整条村子鸡犬不宁了。如果现在不铲除了那妖孽,恐怕以后像六娃那样的悲剧还会不断发生。祸是你我闯出来的,必须就得由我们俩担待,哪怕搭上性命。”老石说得头头是道,义正严词。

我瞪了瞪走在前面的老石,好不服气,嘴里嘟囔了句“我只是说说嘛,又没说就赖着不走了!”

老石这一顿训斥之后,瞬间冷了场。我无语,他静默。二人只是一声不吭地继续着脚下这没有终点的死亡之路。不过,就目前而言,除了我不小心踩到两具缺胳膊断腿的死人白骨外,一切还算顺利。

大约一直前行了两个钟头的样子,我和老石几乎是在同时发现、惊叫“光!前面有光亮!”

照前面的光亮程度来看,那可不是一般的灯烛所能发出来的光。而像是像是电光,只有电灯炮才能够达到的亮度啊!怎么可能?别说在这鸟不拉屎的荒山石洞中了,即使是白让村迄今为止还没能通上电,家家户户靠的是煤油灯来照明呢!难道

难道我们还真是误打误撞闯进了阎罗王爷爷的地府冥殿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