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只为成就那些梦想> 第二百零七章 心态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七章 心态变化(2 / 2)

城运会阶段,他其实就感觉林幕似乎变的稍微有些急躁了,哪怕林幕面对大多事都依然是淡然的模样,但只要涉及到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上的事,都会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些焦躁。

因为比赛的原因没有训练到,林幕急躁了。冬训开始,做了主教练,各方教练和运动员因为事情落实的不清不楚,林幕依然有些急躁。但终归,办起事来依然有条有理,稍急,大概也就是年轻人的特性吧。在他看来,年轻人成长,总会有些过程,至少到目前事情都还做的不错。他也没好去说什么。总之有他在身后查遗补漏的,肯定不会让林幕有个行差踏错。

现在,相由心生,他感觉林幕似乎真正有了些蜕变的味道。

年轻人啊,成长起来,还真是摸不准路数,余伟立不禁暗自有些好笑。终归看起来是件不错的事,余伟立在自嘲的同时,更多的是欣慰。

“张教练,体能综合素质的强化训练继续执行吧。这一阶段,强度暂不做变化,但从明天开始除健身房力量训练、反应和脚步节奏的调整项目,其他所有速度类的训练项目全程在斜坡上完成,10°的那段。”

“好的,教练!”张庆一声答应,赶忙的就离开了,他要把所有的训练计划归类下。尽快把训练的安排落实下来。

“抱歉,各位,因为个人的原因,耽误大家时间了!人有些魔怔了!”林幕向众人道了歉,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林幕道歉,大家并不太在意,现在最重要就是几名运动员的改进工作,他们也不会想把时间花在其他上面,只要有能促进技术方面的东西,些许时间算什么。

“哈哈,小林教练,别说这个,别人我不管,但老头我不在乎耽误不耽误的。”童部长爽朗的一笑后,接着就直接问道:“林教练啊,我现在就对你手下两运动员的改进非常感兴趣。看你的样子似乎不太满意,但我说句实话,其实我是很意外的了!”

童部长确实是意外,他对于刚刚两组运动员视频,看到和分析到的东西比其他人要多的多。之前那位牙买加运动员所展现的技术。他研究过,按照人身体的运动原理,他既认为完美、合理,有提高速度、速率的所有要素,但同样也认为不合理,似乎达成这些要素所需要的条件决定了不是一般人能有效率完成的。

之前他有些担心纯正的华夏黄种人是不是能达成这些条件,不管承认不承认,就有些机体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牙买加那么小、那么穷的地方,短跑水平世界顶尖,顶尖的短跑选手层出不穷,这些机体的优势占了大部分原因。

但刚看了两组视频,结果就是,两人做的相当不错了,而且为了配合赵林和杨祖耀的自身特点,在调整上有很多细微处都与那位黑人运动员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方向和路数都是一样的,这才是最重要的,符合力学、符合人体工学,符合速度原则和身体自身配合原则。

因此,对于林幕的不满意状态,他是有些疑惑的。这才多少天,能练成这样,把方向确定了,非常好了,下一步只要不停的调整和针对培育,可期的有很大改观,就算现在就已经比之前有了些许的进步了。顶尖运动员,成绩每提高一点,都是非常之难,现在能有进步,而且方向也很确定。这何其难得,难道要求真的是这么高的?!

“抱歉,童部长、余指导,各位教练,我确实有些魔怔了!”林幕再一次像众人道了个歉。

众人这时候都有些迷糊了,有什么值得两次道歉的,或许也只有余伟立有点明白,这一刻的余伟立更确定了之前的判断,小林这是真正有些蜕变了!

“好了,林教练,你的意思我懂,道歉什么的就不再说了。”余伟立微笑着摆摆手,:“给大家伙说说这个技术的问题吧,我想大家更关心这些。

其实之前那个牙买加运动员的资料我看过的,我第一眼看到时,认为的完全不可能实现。但你说能行,我相信你,现在结果能有这样,在我个人来说,就跟童部长一样,我很意外,但我更惊喜!这项技术如果能有推广的空间,非常有助于改变我们华夏运动员目前的现状……

咱们其实都知道,前半程靠步频和疯狂加速,看起来能跟人争的不分上下,但后半程跟不上已经确定的了。我们想过要改,除了天赋特别的部分运动员,比如李涛那批,其他人,怎么改感觉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可能也是受限于认知,把我们华夏的运动员局限在某个范围里了。

刚小赵和小杨这两段,一个起跑加速,一个途中,70多米距离,分段出来,我看你的想法应该就是最后要把这两项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如果真能一步步实现,那太有意义了!

30米起速,稳定控制前期的加速节奏,到40米或50米达到最高速,绝对高速在理想状态下能维持达到70米以上,甚至80米、90米,这应该就是你的方向吧?”

余伟立一番解读,众人听的一阵惊讶,更是心里一阵火热,这非常理想的情况真能实现?他们不禁的把目光再次聚焦在林幕身上。

“老余,行啊,几年的行政管理干下来,还没忘了老本行,水平还在的嘛!呵呵!”童部长有些意外余伟立能解读的这么深,不由的调侃了一句。

余伟立没好气的瞪了童部长一眼,“行了,老童,别贫,哪个教练员不懂理论的,这都是实践中摸索出来了,实打实的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不是研究员,只研究不落实的。

要我说,你手下那些人,有时候该放出来让他们真正去带人做做训练工作,研究也不是凭空臆想的,要切入实际。就这些年,你下面那些人整出来的这个那个技术的,有几个是真能落实下来的?都是空想不实践,最后还埋怨咱们教练员不努力……”

“呵呵”童部长稍微有些尴尬,只能勉强干笑一声。

余伟立说的情况确实存在,理论联系实际,但真正实现哪有那么简单的。很多研究员,都研究的所谓理想状态,但实际情况并不会那么理想。

让他们去找些实践也不是不行,但一个纯研究类的人,让他独立带队,体育队不会放心的,让他们打下手起步,研究员们更不乐意。结果自然就成不了行!

看来必须要做些什么,刚刚余伟立看似随意的埋怨,但长期以来他们这些科研部门和运动队形成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是事实,两个圈子甚至壁垒分明,相互融不到一块去。

普通的运动员研究尝试技术缺少了些价值,优秀的运动员成绩一起来后,中心、田径队都会给支起团队框架,都有了自己的技研团队,他们很多时候也根本插不上。一来二去的,让他们的身份也变的尴尬起来。

说实话,对于现在的现状他也挺无奈的,技研部想研究些项目,需要田径队配合的,可经常搭不到一块去。反过来,田径队找他们配合分析个什么情况,下面的那些研究员们也是经常的不待见,提意见,想主导田径队的项目那是常有的事,久而久之的,关系越来越是紧张。

也就是赵林和杨祖耀的情况特殊,世界冠军的身份,崛起速度,后续的团队建设因为各样的原因没能完善起来,这才有了他们一次难得的机会。

不过也算是有些惊喜,至少这个小林和他所弄的东西让他不虚此行!童部长这会看林幕眼睛不禁的又带起了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