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是:“天地万物,为何成形已久者皆有灵性?”
第二个问题是:“精神意志,为何可具现出种种法术,又为何可转化出种种不可思议神通?”
第三个问题是:“初修大道,敞开心神吸纳外界精神意志,易生种种幻象。或见大山临头压来,天崩地裂。或见洪水涛天涌来,淹鼻窒息。或见大火焚身,炽热难当。或见身浮云九霄,忽而沉重万钧直降……凡此种种,该当如何自持,降伏诸念?”
回答时也很有意思,并不是只有一个答案。
比如,第一个问题就这么解释:“天时有日月升沉、星移斗转之变,地气有春夏秋冬、冷热暖凉之别。天左旋、地右转,交错易位,春秋四时由此变换,万物随之生死枯荣,皆循环往复,无有终时,此为‘造化’也。
“有物存于天地之间,动静自然,皆随‘造化’流转。是以,万物成形已久者,皆得造化所钟,久而久之,自有灵性。
“正如人之一身,体内五脏六腑,阴阳五行,营卫之气,皮肉筋骨髓,皆有气血流转,皆有‘一魂七魄’之精神意志流转,则身体上下,处处皆蕴有精神意志,不过或多或少之别罢了。
“两相比较,形同一理。”
这种解释比较“正规”,认真咀嚼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味道。而另一种解释,就有点玄幻了。
书上是这么说的:“上古有盘古氏,以斧开辟混沌,令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盘古殒,双目为日月,身躯化山石大地,血水为湖海水泽,毛发为林木草地,汗津为甘霖雨露,呼吸化风云,声音作雷霆。凡此种种,天地万物,皆为盘古一身所化。
“盘古身蕴无上大道精神意志,身化万物,则精神意志流离于天地万物之间。故而,天地万物,皆蕴有大道之精神意志。万物成形已久者,则精神凝聚,自有灵性。”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种不同的解答,解释方式各异。
林佑看得津津有味,心想道:“这书居然不给人一个的确切答案,反而给出种种大不相同的说法……不过这样倒也好,种种解释,不只选择一家之言,就不会陷入窠臼,不会拘于一格,那明智之人,自然就懂得参考借鉴,懂得自行思考,而豁然开悟。而且,如此看着思考着,还能让人增广见闯,倒也不错。”
想着,又接着往下看。
如此,也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全暗了,林佑都没发觉,只沉浸在书里的知识当中,觉得自己的眼界,正渐渐开阔,对于修道之事,许多以前不懂的,现在都渐渐明白了。
突然,他感到周围光线一下子变亮了起来,有一阵皎洁柔和的光芒从面前散发过来,幽幽莹莹,有种清冷静诣的味道。
林佑稍稍抬头,就见一双纤纤素手,刚好掀开盖在夜明珠上的复折黑布,露出那拳头般大小的夜明珠的皎洁光芒来。如同一轮悬挂九霄之上的明月。
再往上看,就见绿袖不知何时已站在一旁,在柔和的夜明珠光照下,脸上带着嫣然笑意,此情此景,恍惚间,竟显得貌美不可方物。
灯下看美人,越看越可爱。而若是在夜明珠的光照下呢?
而这绿袖才得柳采茵的七八分神韵,若是柳采茵本人,身形稍长,也在这夜色下的夜明珠光照当中……
想着,林佑都不禁有些失神了,脑海中不禁想起今天下午,自己执着画魂笔作画,柳采茵在旁欢快地与说着笑着,让他不断地画出种种她从没见过,但对于林佑来说却是司空见惯的小动物。
那一幕,自然而然地,就这么浮现在脑海当中,令林佑心中升起,一种莫明的温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