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逐寇> 第250章 【洗脑灌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洗脑灌输】(1 / 2)

 一个多月前,武破虏率领破击营两万骑兵,深入荆州境内断敌粮道,一开始进行的很顺利,直到有一次,骑兵们来到一处无名的小村庄。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农庄,土房草屋,炊烟袅袅,青壮百姓大多逃荒去了,村子里只百来人,都是老人、女人和孩子。远处望去,很宁静,也很平常。

由于荆州灾后人烟稀少,遇上人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惯例的,武破虏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并亲自带人进村打探狄军运粮情况。

面对武破虏和颜悦色地询问,村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附近往来的粮队说得头头是道。见老人如此配合,王五仓和程平安都很高兴,送了老人一袋粮食。

看见白花花的大米,老人激动得泪流满面,鞠躬磕头,千恩万谢,说是村里已经三天揭不开锅了。

不想就这一句话,武破虏立刻变了脸,触电一样跳起来,用吼叫的声音下令:“通令全军,准备战斗!”

面对尚书大人莫名其妙的命令,王五仓和程平安虽然不解,可依然忠实地执行了命令。

按照武破虏的指挥,破击营被分成大小两股,小股骑兵守在村前,大队人马却隐藏在三里外的小山坡后面。

几乎就在破击营做好战斗准备的同时,五万狼军骑兵蜂拥而来……

经过一场浴血厮杀,因为破击营准备充分,小股诱敌,大队伏击,成功击退了一倍多的狄军骑兵。可是,损失依然巨大,整整四千三百多名破击营骑兵战死在这里。

折损四分之一,这还是占了先手的结果,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全军覆没都是可能的。

于是,将领们都对尚书大人洞察先机感佩万分,而在这时,武破虏却一语道出了玄机——炊烟!

全村三天揭不开锅,为何家家户户都有炊烟?——答案是,这不是炊烟,而是向附近狄军示警的信号!

村里的百姓,是狄军的耳目!——也是暴露了我军位置,间接导致四千多袍泽战死的元凶!

真相大白后,这些“阎罗章”麾下的杀神猛鬼怒发欲狂,纷纷要求屠村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村长跪地痛哭,苦苦哀求:“鞑靼老爷逼我们的,若不烧烟示警,他们也要屠村!——村里都是老弱妇孺,军爷您开恩呐!”

“你们的命是命,老子四千兄弟就白死了么?——饶你不得!”暴怒的程平安拔刀欲杀,却被武破虏喝住。

“住手!——传我将令,放过这里的百姓,留下五百石粮食。老人家,你们好自为之吧!——我们走!”

虽然万般不愿,可令出如山,龙骧军法纪之森严、刑罚之残忍,堪称天下之最,骑兵们也只好就此罢休,留下粮食,在全村百姓的跪拜叩谢中绝尘而去。

这样做的结果是,再也没有百姓为狄军通风报信,从而使武破虏的敌后行动达成了首要条件。

军略院的题目很简单:分析兵部尚书武破虏此举的深层涵义,以及百姓由敌视转为配合的实际原因。

于是,也就有了学员们“以德为怀,义释百姓”这样的答案。——二瞎子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却被军略院长评价为——“大错特错!”

面对上百双疑惑的眼睛,武若梅指点一名女学员说道:“兰儿!——你是唯一及格的人,你来说!”

“是……院长!”女学员怯怯起立,声音止不住颤抖。

这个名叫兰儿的少女,长得十分清秀美丽,大大的眼睛闪着宝石般的光彩,一看就是个极聪明伶俐的姑娘。

二瞎子偷眼去看楚王,见他意定神闲,显然早就知道答案。这更加激发了他的好奇心,不由打起了精神,要听那姑娘有何高见。

兰儿有些彷徨地左右望望,颤抖抖地道:“武大人此举,既为肃敌耳目,更为四千牺牲的战士报了血仇!”

“什么意思?”

“她在说什么?”

“不明白么?哼……我来告诉你们!”

学员们交头接耳,武若梅顺势接过口去,兰儿赶紧坐了下来,场面登时一静,全都望着讲台。

“狄军被炊烟引来,却被楚军伏兵击败,试问诸位,鞑靼老爷们会怎么想?技不如人,心服口服?不不不!他们只会想一件事,那就是为何中计的楚军有了准备呢?答案只有一个——定是村里的泥腿子们出卖了我们!故意放假信号,诱我们中伏!对!一定就是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