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逐寇> 第170章 【此计甚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此计甚好】(1 / 2)

 瞧见吴承宣欲言又止,刘枫放慢马速,几乎与他并辔,笑道:“不妥?你尽管直言,我自认还是从善如流的。”

“是!殿下!”吴承宣抱拳回话,却不着痕迹地一带缰绳,又落后了半个马身,这才说道:“一来这些政策乃是下臣脑中所想,实行起来定然会有诸多困难,是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比如我这龙川县紧贴东江,疏渠、水利、通商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而毗邻的中宿县却并不临江,这法子便用不上了。”

“二来别的县令也各有创举,若是行文明发,他们或许就会一门心思的遵此办理,照本宣科,按图索骥,事倍功半不说,原本该有的好点子指不定就没了。”

“三来……下臣在学院中的成绩确实不怎么好,如今投了殿下的眼缘而大出风头,怕是同窗们心中不服,难免暗存芥蒂,虚应其事,便是再好的政策,执行起来,也未必会有力呢……”

刘枫眼睛一眯,“那你的意思是?”

吴承宣狡黠一笑,“此文可托名乔方书乔院长,以学院论文的制式刊登邸报,殿下批复之后,誊写转发诸县,殿下,您看呢?”

刘枫抚掌大笑,“好你个吴承宣!鬼精灵得很!看似让功于恩师,实则推责于旁人,你小子真该去军略院!”

吴承宣俊脸微红,说道:“殿下谬赞,下臣愧不敢当……”

见他厚着脸皮顺杆往上爬,刘枫不由一愣,接着就和众亲兵一起笑了起来。

龙川县城小,两人一路信马笑谈,转眼便已来到了县衙。前方一片百丈见方的大广场,聚集了不下数万人,有的穿着绿营号衣,有的则是寻常百姓服色。人群纷纷攘攘,不时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两人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只听有人喊道:“验明东柳街托颜氏首级一颗,名下东柳街房产一处,店铺两家,城东良田七十五亩,赐予托颜氏佃户田阿发。其妻女十一人,除汉妾七人释放为民,余者尽归田阿发为奴。”

一个万分激动的声音喊道:“谢大人!谢霸王殿下!”人群再次欢呼起来,中间夹杂着女人尖锐的哭嚎声。

这时,又有一队绿营经过,后面拉着一串儿绑缚着的年轻女人,哭哭啼啼,跌跌撞撞地往前走。这些女人裙衫凌乱,披头散发,面灰若死,了无生气。看装束穿着,都是鞑靼贵族家的妻妾或者女儿,昨日还是人上人,如今却像货物一样被人牵去发赏。

刘枫转过脸来,细看吴承宣神情,只见他双眉微皱,似有不忍,仿佛不经意地问道:“《杀夺令》,你怎么看?”

吴承宣心中一凛,心知这一问可大可小,他自然不敢怠慢,斟酌着道:“回殿下,此令……甚好!”

刘枫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追问:“好在哪里?”

吴承宣知道不好好回答,这一关是过不去的,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此令看似残忍,实则弃小名而就大仁,殿下,您用心良苦,置万世骂名于不顾,您……受委屈了!”

他说着也把目光抬起,与刘枫坦然对视,说道:“今天下乱起,四方杀伐,死者不计其数,可纵观各路义军,虽各有建树,可唯有我岭南道攻势最猛,进展最快,伤亡却又最少,究其本源,就是这不足百字的《杀夺令》。军中传言,此令乃是武参赞所出,可下臣斗胆,妄猜此令却是殿下的意思,而且……眼下还只是个开始!”

“哦?那接下来呢?”刘枫又眯起了眼睛,流溢出的目光却异常锐利。

吴承宣咽了口唾沫,壮了壮胆气,声音却压得更低了,“鞑靼人身高体壮,精于弓马,确实要比汉人更善战,可殿下是瞅准了他们最大的弱点,人口!试想一下,我军在岭南道大肆屠戮鞑靼,从而捷报频传,一路凯歌,各路义军岂不争相效仿?这一杀,不仅杀出了汉人的威风,也在无形中大量削弱了鞑靼族的人口,更重要的是,鞑靼人为了报复,只怕会对中原的汉人祭出屠刀,这一来一往,民心可就杀回来啦!”

吴承宣越说越激动,已是双目赤红,咬牙切齿,说道:“左右都是死,何不拼个鱼死网破?到了那个时候,鞑靼族区区五百万的人口,根本禁不起咱们二十倍汉人的消耗,只怕数年之后,就会力不从心了。这种拼法,双方固然是死伤惨重,只怕真有千万人头落地。可往远里看,自古以来,又有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死这么多人?不错,汉人会死很多人,很多很多人,可鞑靼死的将是……全部!所以臣下才说,此计……甚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