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逐寇> 第086章 【朝中风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6章 【朝中风云】(1 / 2)

 这一拖延,直至巳时三刻,皇帝才告别皇后,起驾上朝。门前跪着大片文武官员,至少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多年纪老迈,此刻早已跪得东倒西歪,也只得哆嗦着垂泪紧随,唉声叹气,边走边骂:“红颜祸水!妖媚误国!”

唯独左右二相相视而笑,皆是心照不宣。这一出戏,皇后是临时演员,他俩却是同谋,心中不免暗赞皇后善体上意,更佩服她的胸襟胆魄。

御驾浩荡直行,过玄武门,途径掖庭宫,转进广运门,直至宸极宫。此宫原名大兴宫,乃是皇城大内中宫。今日乃是诸藩外臣齐聚的大朝会,因此觐见之所设在宸极宫承天门前的大广场上。

此时此刻,文武百官、宫掖宿卫、内侍宫女站得密密层层,整整齐齐。銮仪卫当值的站殿校尉举目远眺,望见黄罗伞盖缓缓而来,静鞭挥起,三旋落地,但听啪啪啪三声脆响,鼓号齐鸣,奏起悠扬雄壮的丹陛大乐。

乐声中,御驾渐停,海天踩着侍卫的脊背,从容下辇,徐步登上门楼,迈向中央的御座。

首领太监普颜高声唱道:“圣上驾临!”原本静止不动的百官一起复活,齐刷刷跪下,发出啪的一声响。

跪在首位的左右相国齐声高呼:“臣等觐见吾皇陛下,恭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一齐甩袖舞拜,随声高喊:“恭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是如此洪亮,如此整齐。在这喊声中,海天稳坐在金銮宝座上,坦然受礼,挥手道:“众卿平身”。

礼毕,乐止,宗室王公百官原位肃立。海天凝目望去,但见龙、虎、豹、狼、鹰、熊、猿七兽军大督帅,顶盔戴甲,站成一排,身后列着十大汉军绿营统领。一干战将个个抬头挺胸,威武不凡。又见二相三公九卿,各级文吏属官,手持玉圭,分列左右两个方阵,着红袍的是鞑靼族官吏,绿袍则是汉官。

这一刻,红日当空,阳光普照,全场近千名文官武将,皆是衣甲光鲜,精神饱满。海天看了心中极为振奋,方才面对皇后时的温文尔雅已然尽去,脸上满是意气风发的激昂与威严。

皇帝把手一挥,左相察尔罕迈步出列,喝道:“百官跪聆圣谕!”

一众文武再次跪倒,齐声高呼:“万岁!”

察尔罕清了清嗓子,摊开一支黄绫卷轴朗声诵读,语调抑扬顿挫,一诵三叹,文辞华瞻雅致,花团锦簇,言道:“朕开国十三载,视民如赤子,养士如兄弟,谋安泰,恩桑梓,抚蛮远。练万众以身人之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十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天之佑,获承至尊……”

这是大朝会宣读圣谕的惯例,必先称颂皇帝文治武功之能,宣示皇权天意神授之威,而后再有褒奖、勉励、鞭策之类的官样文章。

海天耳朵里听着,目光一一扫过前排众人,但见汉官摇头晃脑,胡将哈气连天,心中的激动之情渐渐退去,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心知克承汉礼、融合两族实非朝夕可就,唯有铢寸累积,历经数代之后,方可大成。

此刻,他也只得暗自摇头苦笑,心道:大哥啊,你说做皇帝又苦又累,没什么好,当时我和三妹都笑话你,如今方知,你才是最聪明的呀……

目光最后落在一名雪白锦袍的年轻人身上,他单膝跪地,神情倨傲。这个人就是察合津汗国派来的使臣么?听说是乌良哈的小儿子。海天平静的目光里暗含着深深的愤怒。

一篇文章足足念了大半个时辰。察尔罕年过六旬,早已念得气喘吁吁,声音都有些发颤,好歹撑到了最后的结尾:“今天下承平,四海安康,万民伏惟,盛哉大狄,念我鞑靼族千载百世以来,未之有也。此苍天之眷,先祖之佑,黎民之惠,众卿之功也,朕心感佩无已,朕躬夙夜忧叹,常存儆惕,仰答上苍,岂违众生之愿哉?故兹诏示,教谕百官,祭告天地。钦此!”

鸣赞官朗声喝道:“礼成!”

百官如梦初醒,山呼舞蹈:“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静鞭三响,礼乐大作,奏起雍容磅礴的中和韶乐。海天站起身,前呼后拥,转驾宸极殿。百官磕头恭送。

朝会大典至此告一段落,以上这些都是例行仪式。真正议决军国大事的,是紧随其后的小朝会,诸路藩镇,朝廷大员参与即可,二品以下京官尽皆散去,各归本司料理军政。

※※※※※※※

宸极殿内,海天高坐龙庭,众官将叙礼已毕,分文武列于左右。

海天开门见山,说道:“宣察合津使臣”。

普颜高呼:“宣察合津使臣鄂尔兰,入殿觐见圣颜”。

须臾,一身白袍的鄂尔兰昂首入殿,目不斜视,直至阶前,一撩袍襟,单膝跪地,朗声道:“察合津八王子鄂尔兰参见陛下”。

众文武见他不施全礼,无不怒目而视,站殿仪将上前一步,正要开口喝斥。海天抬手挥退,淡然道:“平身”。

“谢陛下!”鄂尔兰坦然起立,抚胸行了个鞑靼礼节,说道:“父汗嘱咐我转达他的问候,愿陛下龙体康健”。

海天点点头,拿起宫女奉上的羊奶,啜了一口,说道:“五年没个音讯,他倒还记得朕,不容易啊”。

鄂尔兰微笑道:“陛下言重了,父汗一直挂念着您老人家呢”。

海天放下金边玉座的御碗,笑道:“他自然挂念朕,二十一个兄弟都杀光了,他孤家寡人一个,岂不寂寞?”

殿上文武早已不忿,听见皇帝出言讥讽,纷纷哄笑。站殿仪将也知趣地忘记了职责,没站出来喊一声肃静。

笑声中,鄂尔兰脸色微变,一闪即没,转口说道:“陛下,下臣此来,乃是奉父汗之命,递呈察合津的国书!”

他一句国书出口,众臣无不变脸变色,左相察尔罕气的须发飞飘,凛然喝道:“荒谬!察合津乃是大狄藩屏,并非外附属国,上行之文当称奏表,何来国书?”

右相黎昕照迈步出列,奏道:“陛下,察合津僭越违制,使臣殿前失仪,合当从重治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