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统计师> 解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解放(1 / 2)

 1946年,夏至。</p>

昨天下午,西边隐隐约约传来枪炮声。今天早晨,郭队长的三个马弁来到我家。一进屋就问:“搬家了?”“是,老杨家要用前屋开果香铺,把我们家换到后屋。”“后屋挺好,比前屋强。”另一个马弁在屋里踅摸一阵子,“奶奶!丫旦儿和黑小子呢?上谁家串门去了?”姐姐:“都死了。”“死了!?丫旦儿有病……,黑小子那么结实,说死就死了?”“闹嗓子,没治好。没法子!”“是啊!兵荒马乱的,缺医少药,真是没法子。”奶奶:“你们几个这阵子挺好的吧?”“好什么好!眼瞅着八路就要从鸡宁那边打过来了。郭队长说,在永安、黑台挡一挡,挡不住,就得撤离东安了。”“往哪撤呀?”“谁知道呢。估计这一走,就回不来了。”外面有一个士兵高喊,“别唠了!有任务!快走!”三个马弁匆匆出了家门,向西街跑去。</p>

从西街过来几辆卡车,每辆车都拽着一门野炮;车上的中央胡子东瞅西望,无精打采,满脸灰土。学校北面的公路上,骑马的、步行的,三五成群,急匆匆向东奔跑。偶尔有一两声枪响。奶奶:“看样子,中央胡子真的是不行了。(奶奶向公路上看了看,严肃地对我和姐姐说道)快都给我回屋去。”</p>

一阵慌乱之后,整个黑台街笼罩在不可名状的宁静之中。上午十点多钟阳光直射,屋里屋外特别的明亮。从东街东头传过来清晰的老母鸡咕咕咕的叫声;一条黄狗夹着尾巴,低着头,顺着阳沟,向南跑去。</p>

我和姐姐坐在摘去窗扇的后窗窗台上,沐浴着柔和的过堂风。姐姐突然喊道,“快看!北边大道上有人往东跑!”在公路上,穿着浅黄色布军装、猫着腰、手里提着步枪的士兵三五成群疾速向东边跑步前进。我说:“看样子不像中央胡子,这大概就是八路了吧!”“你什么都明白!”“那可不!”</p>

从西街传来的众人奔跑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大街上不断地有人高喊,“注意搜索!”“没有发现情况!”……几个士兵进了院子,房前房后搜索一遍,迅速地往东头走去。</p>

平静结束了。狗吠声、鸡叫声,此起彼伏。公路上、铁道上荷枪实弹的队伍,跑步向东推进。</p>

闾长领着两个国高学生,挨家挨户告诉,“各家各户快做大米饭,做好了,攥成饭团子,然后,给送到前线去。”老杨家二哥问:“前线在哪里呀?”闾长:“在东边,顺着大道和铁道往东去。”</p>

妈妈到老杨家看看之后,回来掏了一大盆米,下到锅里,盖上锅盖;坐在灶坑前,摇起了风车子。又哼哼起“小白菜……”。</p>

饭闷好了。香气扑鼻。妈妈打开锅盖,一股热浪冲上房梁。妈妈:“这饭这么烫手,可咋攥成团!”“那就凉一会再攥吧。”这时,那两个国高学生在大街上又喊了起来,“各家各户快点做!晚了就撵不上队伍了。”妈妈又到老杨家去看了看,回来之后,从水缸里舀了一盆凉水,又从碗架子里拿了两个饭碗,把碗在凉水里蘸一下,然后,把盛满饭的两个碗扣到一起,摁一摁,掰开饭碗,一个饭团子就出来了。奶奶和姐姐也各自从碗架子里拿出饭碗,依照妈妈的做法,攥起饭团子。姐姐一边攥,一边喊,“真热!真烫手!”</p>

外面又有人高喊,“都快点弄!弄完了,到魏皮匠家门口集合!”父亲把饭团子装到水桶里,挑起来试试,“哎呀,还真的挺沉的呢!”我在一旁说,“我帮你挑。”“一边去!还没有扁担高,让开!”父亲和老杨家的人一起向东头魏皮匠家走去;我和小生子、老杨家大爷的孙子,紧紧地跟在后面。</p>

人们集聚在魏皮匠家门前,有人问:“人都到齐了没有?”“还缺老曹家!”“来了!来了!”一声令下:“走!”二十几个人挑的挑、背的背,急匆匆向东走去。闾长回头一看,我们一群孩子像一个尾巴似的跟在大人们身后,于是厉声喊道,“小孩子!都给我滚回去!这是真枪真刀的打仗,当是小孩玩儿呢!都给我滚!滚回去!”我们无奈地站在那里,看着大人们迅速离去的身影。</p>

过了中午,上前线送饭的人一个人也没有回来。虽然听不到枪炮声,人们还是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妇女们、孩子们在大道上晃来晃去,不时地向东方望去,企盼亲人们归来。“把饭送哪去了!几个钟头了,还没回来?”“那些兵冲得那么快,老百姓就是不挑饭,也撵不上呀!”“到晌午了,还不休战?歇一会,吃饱了再打。”“你说也怪,打仗没听见枪响,就是一个劲地跑着追。”“追也追不上,中央胡子跑得比兔子都快,早就无影无踪了。”</p>

下午三、四点钟,老贺小山那边的铁道上出现了送饭人们的身影;同时,北面公路上也有往回走的人。西街的女人和孩子都往东街这边迎了过来。有人说:“你们看!水桶里挑的什么?还挺沉的呢!”“不是捡着野鸭蛋了?”“那得有多少野鸭子给你下!”逗得大家笑了起来。</p>

送饭的人们明显累得不行了。有的人,扁担不断地从左边换到右边,又从右边换到左边;有的人,一瘸一拐,步履维艰;有的人,老远就喊自己家的人过去接担子……。</p>

妈妈自言自语,“怎么没见到你爹呢?”我们向回来的人群中观望,把能看到的回来的人,仔细辨认,没有看到父亲。于是,我和姐姐快步向铁道走去。终于在拐过老贺小山的最后几个人中,看到了父亲。我高声呼喊,“爹!”向东跑去。妈妈也跟了上来。妈妈看到父亲筋疲力尽的模样,说了一句,“死心眼子,挑不动,就把饭倒了呗!何必遭这个洋罪。”“好好的大米饭,谁舍得扔呀!”姐姐和妈妈从父亲肩上卸下扁担,把两个装饭的水桶穿过扁担,两个人抬起来往回走。父亲双手紧紧捂着后腰眼,艰难地一步一步往回挪蹭。锛儿喽围前围后、在铁轨上跳来跳去。</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