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2 / 2)

论文写出来后,综合科几个人都认为李达明虽然写作上许多地方还值得推敲,但总体写得还是不错的,又分别帮助李达明作了润色,然后就呈了上去。相关领导看了以后,对材料结构文字都很满意,但是对论文的观点不赞同,特意在材料上作了批示,“材料很好,观点也很新颖,但是不符合淮市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办公室要检讨是否在围绕市委决策开展工作。”分管主任吕施河也找李达明谈了一次话,指出李达明善于思考,认真研究的精神是好的,但是办公室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个中心,希望李达明不要思想负担,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p>

李达明什么也说,只是作了检讨,表示将严格按照领导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李达明从网上知道,苏南、江省,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个私营经济无论是规模还是体量,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未来进一步加快私营经济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而淮市依然处在一种公有制经济的情结之中,求稳怕乱,连对加快推动现有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积极性都不高,甚至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些老同志、老干部向上级反映,给市委书记花荣写信,要求淮市珍惜老一辈辛勤劳动的成果,停止这种出卖国有资产的这种败家子行为。市委某些领导竟然也就顺势停了下来,更让李达明觉得哭笑不得,也无可奈何。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现在不进行改制,未来成本更高,况且现有资产没有正常维护和保养,不当及立断地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只能不断破损贬值,各种债务随着时间不断增加,真正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谁也没有想过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省一个小角落里,竟然也会发生这样的思想不解放事情、行为,令人难以想像。这样的思维,这样的观念,淮市何时才能真正发展起来。</p>

李达明也跟吴曼凝也说了这件事情,吴曼凝只能轻轻地安慰他,要他不要在意,人观念转变总要慢慢来,这么多年小农经济的思想向市场经济观念、向现代化工业理念的转变,总是不能一蹴而就,而且任何人也阻挡不了时代的潮流的,问题迟早总会解决的。李达明心中叹了一口气,现在已经滞后了,如果不赶紧行动起来,一步不能赶先,未来将是步步落后,淮市将会为未来发展的付出更大代价。这一切又将有谁来为淮市买单?</p>

但自己只是一个人微言轻的小家伙,对一切只能是看睁睁地看着,对一潭死水、微波无澜的淮市的经济发展,却无可奈何。也许自己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p>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