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天下第一逆贼> 第二百二十一章 欲灭倭寇先除明奸【第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一章 欲灭倭寇先除明奸【第一更】(2 / 2)

前些日子在松江府的时候,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去到拓林村,但那三百零九座新坟的事情,他们听的真真切切。</p>

于文明长叹一声,老人回到钱塘多钱,对于倭患早就见怪不怪了:“太孙,倭寇与内地勾结之人,每逢朝廷用兵之时,必会如此。正是因为有那些勾结倭寇之人通风报信,才致使朝廷清剿大军,每次空手而回。”</p>

朱瞻基两世痛恨倭寇。</p>

但他更痛恨那些明奸!</p>

他们出身在中原大地之上,他们吃着这片土地产出的粮食,用着这片土地给予的一切,但是他们却毫无廉耻,恬不知耻,数典忘宗,为了弹丸小利,就能做出祸国殃民的恶事来。</p>

朱瞻基很久之前,更是听闻,有朝廷官员,已是正科……</p>

夫妻二位,为了蝇头小利,甚至于说是上杆子的,将朝廷的机密透漏出去。</p>

何其愚蠢!</p>

更是甚者,恬着脸上杆子,也要去舔那些白皮的屁眼子!</p>

致死,他们都觉得凡是中原之外,皆为仙境。</p>

死不足惜!</p>

“若要扫除倭患,必先根除明奸!”朱瞻基沉声道:“若无那等叛国之人,替倭寇通风报信,勾结内外,宵小倭寇,何以成大患!”</p>

于文明在一侧沉思着,他亦是为官多年,懂得朝野之事,此时不由出口:“太孙,请恕老臣胡言乱语。”</p>

朱瞻基笑道:“老先生但说无妨。”</p>

于文明点点头:“太孙,此时不论太孙行踪是否表露,海外倭寇,及沿海勾结倭寇之人,此时必不会再擅自妄动,太孙有意揪出这些人,只怕会很难。”</p>

朱瞻基点点头,很是满意。</p>

这就是当过官的人,对于一件事情,不能只想着如何做成,以及做成之后的结果,还要想到办这件事的时候,究竟都会遇到哪些问题。</p>

现在,朱瞻基遇到的问题就是,大明的敌人们知道大明要剿灭他们,所以他们潜伏了下来。</p>

找不到沿海的明奸,就无法将其根除,无法根除便无法出海剿灭倭寇。</p>

因为不根除明奸,大军出动的消息,必然会在第一时间被传递给倭寇。</p>

对于明奸们来说,金银财富才是最重要的。</p>

大明?</p>

不好意思。</p>

几百年后,他们甚至能放弃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为异族打开国门,向异族俯首称臣。</p>

于谦在一旁插嘴道:“太孙,如今那黄四郎已入水师,是否可以?”</p>

当初在拓林村十里外的小树林边上,郑忠最终还是背上了卖官鬻(yu)爵的的事情。</p>

他不做也不行。</p>

若是他不做着卖官鬻爵的事情,如何能够打消黄四郎对朱瞻基这几位贤弟的猜忌,又如何能通过黄四郎,将与他联系的沿海明奸们,给一网打尽呢?</p>

原先,朱瞻基还是带着几分质疑的。</p>

等到他们离开拓林村,还未进到浙江境内,就听到锦衣卫禀报,郑忠放出消息后不久,那黄四郎就带着上万两的白银,以及数十名家中仆役投身水师。</p>

直到这个时候,亲眼见识过黄家镇一切的朱瞻基,才彻底的断定,黄四郎便是明奸,且在沿海明奸群体中,拥有着不低的地位。</p>

听到于谦有打算动黄四郎的意思,朱瞻基当即摇头:“咱们这位黄老爷,是条大鱼,要用来搅乱福建拿池子浑水的!”</p>

于谦皱眉询问:“可如今倭寇来探,明奸蛰伏,若是我们什么都不做,如何揪出这些人,如何灭倭?”</p>

自一开始说完请罪的话后,就一直未曾开口的于彦昭,立马皱眉开口:“身为臣子,不思替太孙排忧解难,何以成大事!”</p>

于文明当场摆起手来,然后看向朱瞻基:“太孙,若是有天大的利益,则勾结倭寇之人,必将不管不顾,抛家舍业,也要将这些利益挣回去……”</p>

“老先生的意思……”朱瞻基不由的眼前一亮。</p>

若果现在,倭寇和明奸,是因为他在总掌灭倭之事,而不敢动弹。是因为,取得的利益,不足以抹平所需要付出的代价。</p>

那么,只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利益,就能让那些明奸,敢于冒着被抄家灭族的危险,也要拼上一把。</p>

他当即感激道:“老先生一言,当真令我茅塞顿开!老先生大才!”</p>

于文明赶紧摇头:“非是老臣大才,而是太孙足智多谋,文思敏捷。”</p>

朱瞻基道:“既如此,何以让明奸行动?”</p>

人老成精的于文明没再说话,目光静静的看着朱瞻基。</p>

老人的眼光很明亮,不带一丝浑浊,透露着熟稔世间的一切人情世故。</p>

朱瞻基平静的脸上,逐渐绽放出笑容来,随后竟然是哈哈大笑了起来。</p>

而于文明见此情景,也是放声大笑。</p>

一老一少,接连拍动着身边的桌子,砰砰作响。</p>

倒是让一旁的于彦昭和于谦父亲二人,有些无从得知。</p>

父子二人,两脸懵逼。</p>

思路被打通的朱瞻基,只觉得此时神清气爽,似乎已经看到了满地明奸头颅滚滚。</p>

于文明心念通达,见到太孙这般表现,也知对方心中业已定下计谋,便缓缓站起身:“既然太孙良计已定,老臣便先行告辞。太孙在钱塘有用得着的地方,对于家但说无妨。”</p>

朱瞻基起身相送:“累烦老先生忧心,谦哥儿如今越发的成熟,往后只怕难回钱塘,倒是万望老先生莫要责怪于我。”</p>

于文明愣了愣,然后露出笑容,点点头,便带着于彦昭回府。</p>

所谓人老成精。</p>

刚刚朱瞻基这番话,于文明听的很清楚。</p>

太孙这是在重复着,要重用自家孙儿于谦的承诺。</p>

于文明已经不指望自己这个不思进取的儿子了,半身宦海的他,如今将希望都托付在孙子于谦身上。</p>

孙子和太孙,是臣属,也是好友,这样的关系让于文明很是放心。</p>

甚至,他开始畅想,能在自己走之前,看到自家祖屋外的路上,能横跨几座牌坊!</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