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国将相> 第二百二十一章:魏国的出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一章:魏国的出路(2 / 2)

换而言之,惠施看出促成三晋同盟不切实际,因此在韩、赵两国之间选择了韩国,且让少梁取代了赵国的位置,有意组建一个‘小三晋同盟’。</p>

鉴于少梁的体量,‘小三晋同盟’自然不如真正的‘三晋同盟’强大,但若双方真正较量起来,‘小三晋同盟’可未必会输,对上‘秦楚同盟’或者‘齐卫宋以及泗上十二诸侯的同盟’,也毫不逊色。</p>

说实话,惠施的这个主张其实相当具有可操作性。</p>

但很可惜惠施是瑕阳君一派的人,魏相公孙衍既已与瑕阳君撕破脸皮,又怎么会采用惠施的主张?</p>

于是公孙衍又自己想出了一个‘联三晋、抗秦齐’的外交思路。</p>

顾名思义,就是联合韩国与赵国,组建三晋同盟,对抗秦国与齐国。</p>

说实话,这个思路远不如惠施的主张有可行性,别说秦、齐、楚三国,就算是韩国也不会认同——除非韩国希望日后以‘韩梁同盟’去对抗‘魏赵同盟’。</p>

但没办法,为了维持在魏王心中的地位,公孙衍只能硬着头皮去促成三晋同盟。</p>

三月上旬,自魏王与赵侯于漳水缔结《漳水之盟》后返回大梁,公孙衍便献上了‘联三晋、抗秦齐’的策略。</p>

不得不说,这话可谓是说中了魏王的心坎。</p>

自从在河西、河东两场战争中意识到他魏国已经不如巅峰时期那样强盛后,魏王便退而求其次地考虑起了‘三晋同盟’的事,毕竟这事天下各国谈论地太多了,以至于魏王也坚信,只要他能促成以他魏国为首的三晋同盟,那么他魏国恢复霸主时期的辉煌也就指日可待了。</p>

公孙衍这项远不如惠施可行的策略,因此反而受到了魏王的采纳。</p>

不过,如何说服赵国出兵相助魏国夺回河东呢?要知道魏赵两国刚刚和解,再者赵国在先前的战争中元气大伤,除非魏国许以重利,否则赵国如何会答应?</p>

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公孙衍确实有水平,不愧能当上魏相,他给魏王出了一个主意:“许赵卫地。”</p>

言下之意,即将卫国之地许给赵国,默许赵国攻打卫国,以此换取赵国派兵相助。</p>

魏王先是一愣,随即大喜。</p>

要知道卫国在上一场战争中背叛了魏国,魏王对其恨地咬牙切齿,但由于卫国投靠了齐国,他也不敢报复卫国,如今即许诺赵国卫地之便报复了卫国,这岂不是一举两得?</p>

欣喜之余,魏王又犹豫问道:“如何向齐国交代?”</p>

公孙衍笑着说道:“何须向齐国交代?卫,背主之国,我大魏看在齐国的面子上不予教训,却没有理由去干涉赵国的兵事。再这,若齐、赵两国因此失和,这岂不是对我大魏更为有利么?”</p>

“妙!”</p>

魏王抚掌称赞,当即召集众臣商量此事。</p>

很罕见地,在这件事上,素来与公孙衍不和的瑕阳君倒也没有反对,默认了公孙衍那拿卫国利益去交换赵国支持的做法,但也没有表示支持。</p>

他只是劝说魏王:“联韩、赵不可行,不如联韩、梁。”</p>

说白了,他还是坚持惠施的主张。</p>

可惜魏王痴迷于促成‘三晋同盟’的美好景象,没有采纳瑕阳君的建议,命公孙衍立刻出使赵国。</p>

十日不到,大抵是临近三月下旬时,公孙衍抵达邯郸。</p>

此时赵侯已因为长久的忧劳卧病在床,改由太子赵语接见公孙衍。</p>

说实话,鉴于魏赵两国之前打了二年多的战争,且赵国还耻辱地被魏国打下了邯郸,这位赵国储君对公孙衍乃至魏国也没什么好脸色,以前两年的战争使赵国元气大伤为理由,婉言拒绝了魏国的要求。</p>

毕竟他赵国虽然与魏国言和,却也没有要与秦国决裂的打算,岂能答应助魏国去攻打秦国?</p>

于是公孙衍就抛出了重饵:“……若赵国能予以援助,魏王承诺可以默许贵国占据卫地。”</p>

这一番话别说太子赵语心动了,就连卧病在床的赵侯也心动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